传统文化下太极养生理念综述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8964184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0.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文化下太极养生理念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传统文化下太极养生理念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传统文化下太极养生理念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传统文化下太极养生理念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传统文化下太极养生理念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统文化下太极养生理念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文化下太极养生理念综述(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统文化下太极养生理念综述传统文化下太极养生理念概述序太极拳是集哲学、医学理论和拳击理论于一体的传统武术拳种, 具有强身健体、娱乐表演等多种功能。他以中国古典哲学、中医为理 论基础,以各种拳法为技术基础,形成于明末清初。人们对太极拳健 身价值的认识可以追溯到一个世纪以前。随着人们“健康第一”指导 思想的确立,独具民主特色的太极拳成为大众化、全民化的传统健身 项目。太极拳的发展和普及,不仅能强身健体,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还能终身受益,对培养人们的健身观念具有长远意义。1 太极拳对养生的论述太极拳的理论包括很多方面,很多拳手在自己的实践中总结多年 积累的经验和体会,使得太极拳的理论内容丰富,内涵深

2、刻,也让学 习者受益终身。1.1“根”健身功能“千变万化的局面有我的运气,下半身和双脚是基础”(陈欣:陈 氏太极图说);“助行器是全身的基础,是运动的枢纽!”(陈长兴: 太极拳十大要论):“其根在脚,发于腿”(吴玉祥:十三势说略) 这些文字记载说明了“根”在太极传中的重要性。除了太极拳中的少数飞行动作外,大多数动作都是在下肢的支撑 下完成的。在移动的过程中,也要让* *先平稳过渡,脚不能抖。在 这种支撑状态下,太极川形象的比喻是“根”,意思是脚像“根”一 样深入地下,这样身体的大树才能稳定下来。2研究证明,经常练习太极拳可以有效增强老年人下肢的平衡能力 提高下肢的灵活性,即关节的灵活性。发展肌

3、肉力量。增加肌肉耐力, 对预防老年人下肢肌肉萎缩和关节运动障碍有积极作用。国内外研究 人员发现,太极拳运动有助于加强老年人腿部的稳定性,降低跌倒造 成伤害的可能性。参加太极拳锻炼的60岁和 70岁老年人跌倒的概率 分别降低了 30%和 25%。3说明注重下肢运动的太极拳,确实可以延 缓老年人腿部的衰老。1.2 精神放松的健身功能太极拳把“宁心舒体”作为太极拳练习的首要要求。注意各处各 种拳谱中“心”和“身”的表达方式:“心平气和,雕刻你的心”(吴 宇翔:太极拳论要解);“心静则意适”(吴宇翔:太极拳解);“淡 定正直,用意志锻炼工作”(太极拳全书陈鑫太极拳论人类语录); 安心舒适(李:廉让堂本

4、太极拳谱序)等。以上文字记载虽然互 不相同,但都反映了共同的内容,那就是练习太极拳时,心要合一, 心无杂念,这样四肢才能放松,每一个动作才能和谐完成。2.太极美学对太极养生的影响目前对太极拳传统健身的科学研究多采用西方神经系统、心血管 系统、消化系统,采用实验对比的方法,而对太极拳健身文化的研究 较少。太极传对健身的科学阐释应该是中西结合的理论成果,东 方传统文化不可或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太极传的产生 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2.1 儒家文化影响下的太极美学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与各种家族并存。周易是 我国古代哲学经典,分为易经和易转。太极传的“太极”一 词见于易经,“意为

5、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医学的基本范畴是阴安气在武术领域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不可能指出他的具体存在, 但他在太极传中的表现很重要。世间万物都是“气”演绎变化的 结果。十三势歌说“气启迪身体很多”。太极传强调情绪的联 系,形体跟着动作走,他意识到自己生气了,他生气了。太极传 中著名的陈家人陈欣指出:“太极之道是开合,一阴一阳叫拳,其秒 皆在根。”1要求刚柔相济,这不是简单的相加或反复交替,而是刚 柔相济的巧妙组合,从而达到“末端柔韧,中间柔韧,刚柔相济,运 势不佳”22.3“* *”思想影响下的太极美学“* *”的思想是孟子早就提出来的。他主张天与人相连,人性 是“天赐”

6、。庄子也主张“* *”。他认为道是宇宙之本,人以道为本。 在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传统文化将人与自然视为一体,注重 追求人与自然的统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这一思想逐渐形成了稳 定的思维模式,贯穿于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太极拳在其产生和发展 的过程中,逐渐完善了渗透* *思想的拳法理论和技术。这些传统文化的精华为太极川美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 他在漫长的进步过程中日臻完美。人们也开始关注太极美学,被它所 吸引。从业者在其中坚守着对美的追求,太极拳的保健功能也在潜意 识中慢慢发挥作用。练习者逐渐了解和掌握太极美学的精髓,让自己处于身心娱乐的氛围中,让观者享受到美的享受,使太极拳的保健功

7、能得以广泛发挥。3 太极拳与大学生健康体育目前,一种独特的方式引起了很多大学生的关注,各大高校都有 练习太极拳的学生。主要从三个* *影响健康:心平气和,身体放松, 动作连贯圆润,形神合一。我之前已经说过了,身心的运动是连贯而 圆的,也就是说运动是圆的变化,太极传总是遵循一个弧线,这个圆 的运动路线贯穿了整个过程。练太极拳的过程就是练气的过程。也就 是说,“意顺气,意守腹”可以变胸式呼吸为腹式呼吸,变浅式呼吸 为深式呼吸,逐渐练习呼吸柔和、纤细、均匀,从而练习腹式呼吸。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腹式呼吸可以扩大胸腹腔,促进气体交换和 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吸收,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大学生长期静坐练习

8、是一种体育锻炼,容易引发各种疾病。然而, 太极拳由于对人体健康和运动特点的影响,不受场地的影响。器材, 年龄和性别的限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意于开展又能延续到社会, 适应于成年人直到老年人的终身增强体质,所以太极拳黑适合在大学 中开展和普及。4 结语太极拳精华也不可能被每一个人完全掌握,太极拳练习这虽 然很多,但大多数都限于老年人。很多人对太极拳存在误解,认为他 只是轻稳慢均的一种拳术表现形式,对其内涵不甚了解。发挥太极拳 养生功效必须从实际出发。(1)从小抓起,太极拳不是老年人的专利,他同样适应于青年人,而且青年人的参与更加有利于太极拳的发展与普及。(2)全面宣传,使人们认识了解太极拳,使它在人们心目 当中树立正确的形象。(3)培养后备人才,形成可持续性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