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教学反思(3)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8953838 上传时间:2022-08-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征》教学反思(3)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长征》教学反思(3)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长征》教学反思(3)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长征》教学反思(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征》教学反思(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征教学反思在年前听了管向英老师长征的课堂展示,有两处我感触很深:片断设计之一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5课长征这首诗。(板书课题)师:谁能说一说你知道的发生在长征途中的故事。生:我读过艰苦岁月,写的就是长征中的故事。生:老师,我还读过飞夺泸淀桥,写的是长征中红军与敌人抢时间,夺取泸淀桥的事。生:还有倔强的小红军,那位机灵的小红军,为了不拖累其他同志,自己却活活地饿死了。师:同学们讲的都是发生在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出示红军长征的线路图),长征是非常艰苦的(讲解长征略)。师:红军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根据地,这时毛主席挥笔作诗长征,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诗,注意

2、读准字音。片断设计之二(在学生把握了诗句的基本意思后的“情感升华”)师:(深情地)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你们愿意听一听用长征这首诗谱写的歌曲吗?(播放歌曲,歌曲正好配有一些长征画面)生:专注地听、看。师:听了这首歌,看了这些画面,请你闭目回味回味。生: 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心里有什么感受要急切地表达?生:我仿佛看到了红军英勇战斗的场面,红军真是不怕牺牲。生:我仿佛看到了红军翻越崇山峻岭的情景,红军长征真难啊。生:我仿佛看到了红军一路欢歌的情景,他们虽然很苦,但一点也不怕苦,非常乐观。生:我头脑里出现了毛泽东的形象。师:啊,毛泽东在你的头脑中是什么形象?生:伟人!他高高的个子,此时站

3、在高高的山坡上,两手叉腰,面带微笑,两眼炯炯有神师:这首诗引起了我们不尽的遐想,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的无畏精神和豪迈气概深深地震撼着我们,千言万语都难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受,让我们放声朗读吧,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生:自由练读。师:谁来读给大家听听。生:朗读。(读读评评,最后播放长征这首歌曲的音乐和所配的画面,学生齐读)管老师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之后,运用简笔画、背景资料、音频等多种资源让学生在直观中、在情境中体验,从而达到与文本对话的目的,生发出对红军战士豪迈、乐观情绪的赞叹。诗歌是很讲究炼字炼句的具有音乐美的一种语言艺术。因此,读诗对语言要进行咀嚼,反复地深入地体会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有所表现的丰富的内涵,还要通过吟诵,体会诗的音韵美和节奏美,逐步培养欣赏和朗诵诗歌的能力。管老师为了强化情感,拉近时空距离,大量采用情境引读,使学生随着作者想像一幅幅鲜活、生动的画面,在层层推进中,情感走向高潮。引导学生高声朗读课文,范读、自由读、点名读,集体读,采用各种形式进行朗读,充分引导学生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深入浅出地让学生在浓浓的文学殿堂徜徉,使这节课充满了语文味。聆听了管向英老师长征的课堂教学,深刻体会到介绍背景、高声朗读、特别是运用想象再现诗的意境,确实是学习诗歌的一种良好方法。在以后的诗歌学习当中,我将学习运用这些方法,使学生们更好的掌握课文的思想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