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社区建设的意义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8838281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社区建设的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安全社区建设的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安全社区建设的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全社区建设的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社区建设的意义(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社区建设的意义1促进社会团结与民主社区建设逐渐成为我国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也逐渐演变成 维护社会安全的重要平台。安全是广大居民生活的基本需求,安全社 区的工作能使社区安全状况得到提升,不仅包括对区域内导致身体伤 害、物质伤害的因素的控制,还包括居民精神伤害状况的改善,是经 济发展、社会和谐、工作及生活条件改善、精神健康不可或缺的有效 途径。(1) 有利于各类组织的协作与发展 安全社区建设提供了更多政府职能部门相互协作的机会,它需要 个人、社区、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等在萁所在社区共同完成对安 全改进的诉求。安全社区建设针对现存的管理漏洞,如对伤害预防与 控制的认识尚不充分、不同伤害防控

2、部门之间的力量和资源没有形成 合力、预防伤害的各个环节的监督比较薄弱、伤害信息收集有待整合 与规范、伤害救治体系需进一步完善、科学支撑不足、缺乏伤害的系 统研究等方面的问题,形成了一个完善的体系。通过开展各类安全促 进项目以及相关文化推广活动,可以将社区内各类组织机构和相关工 作人员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社区内与安全相关的组织和人员协同一 致,最终将安全促进发展为全体社区成员自觉的行动,是促进社会 团结的良好渠道。(2) 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我国安全社区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全员参与,强调针对所有类别 的人员的伤害预防。安全社区的安全促进项目主要围绕容易暴露在危 险环境中的高风险人群,尤其是儿童、老年

3、人、残疾人、妇女、外来 人口等弱势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伤害预防和风险控制。安全促进项 目的推广更是给予广大居民平等享有安全的机会,加强居民对社区的 归属感,提高居民幸福感,成为一项民心工程。(3) 有利于社会繁荣和稳定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不仅是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也是经济发展、 社会稳定的基石。避免日常生活伤害、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是人民 安居乐业的基本保障。社区安全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改善,将会制约 本地的进一步发展。安全社区是一种长效机制,通过建立事故伤害监 测体系,长期持续开展安全促进项目,对项目不断进行自我评估、自 我纠正和自我完善,将提升地区安全水平的模式长期有效地运行下去 安全社区作为一

4、种全新的公共安全管理形式,从源头上立足预防、提 高安全意识、消除安全隐患,对于有效遏制事故与伤害的发生、构建 和谐社会势必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有效减少安全隐患,降低意外伤害率研究表明,居民伤亡率,如儿童的伤害率和死亡率,与所在国家 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城市化发展程度相关。Adisak等人1999年的研究 认为,儿童的死亡率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成负相关。不同国家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伤害特征总有阶段性的相似性, 所以借鉴和分享发达国家在伤害预防方面的工作经验是非常有必要 的。工业化国家有完善的伤害预防体系,在立法、职业防护、保险、 宣传、安全教育等方面都有完善的措施,使各类事故的伤亡率得到有 效控制

5、。例如,近几十年来,发达国家的交通伤害数量已呈下降趋势, 但是在发展中国家却以每5 年增加一倍的速度急速土升。研究证明,通过安全社区建设,伤害发生率可明显降低 30%左右。 安全社区建设一方面在制度、硬件设施方面大量投入,减少危险隐患; 另一方面是通过宣传教育形成一种安全文化氛围,有助于居民摆脱个 人文化教育背景、传统观念、思维局限、生活习惯所带来的对安全认 识的局限,将每个人对安全的需求转变成自身良好的生活习惯,久而 久之,社区居民的安全意识自然会得到普遍提高。因此,安全社区建 设是预防控制伤害的有效手段。2002 年以来,安全社区建设经过近10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步确 定了“政府主导、安监部门牵头、多元参与、联合共建”的工作机制 和工作模式,并得到了广泛认可。安全社区建设由少到多、由点到面, 用事实证明了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无限生命力。一方面,这是由于安 全社区本身的魅力所致;另一方面,是由于各级政府和领导对这项工 作的全力支持。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国情也与其他国家和 地区不一样。我国开展安全社区建设的经验表明:必须走出一条适合 我国国情的安全社区建设道路,只有这样,安全社区工作才能做大、 做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