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彭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8837294 上传时间:2023-09-2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彭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成都市彭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班级填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机读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黒,如需改动,用像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案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5.考试结束后,请将机读卡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题,共48分)1.促进小农经济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A. 铁犁牛耕的出现及普及B.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C. 精耕细作技术的形成D. 原始

2、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的形成【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小农经济属于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形成应该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所以答案选择A项。B项与材料内容是同一内容,C项是生产力发展的表现,D项明显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土地制度2.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革命最早出现在A. 西周晚期B. 春秋战国C. 秦朝D. 汉朝【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出现,牛耕出现标志着农用动力由原来的人力变成了畜力,所以答案选择B项。春秋战国是东周时期,不是西周时期。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农用动力的变化3.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

3、提高的标志是A. 牛耕的推广B. 手工业的发展C.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D. 铁器时代的到来【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生产的准确识记。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A表明耕作技术的进步,不如D项的表述,故排除;B项是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故排除;C项是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故排除。 D表明生产工具的进步,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故选D项。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铁器时代的到来4.下列有关西周井田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 它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度B. 春秋时,由于铁农具使用,井田制被废除C. 受田者只能世代使用,不得转让与买卖

4、D. 它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答案】B【解析】西周的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度,一切土地名义属于周王所有,故A项正确;井田制被废除是在战国时期而不是在春秋时期,故B项错误;西周时期,国王把直接控制之外的土地分赐给诸侯,诸侯又将土地分赐给卿大夫,层层分赐,受田者只能世代使用,不得转让与买卖土地,故C项正确;在井田制之上建立起了我国奴隶社会的各项政治制度,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故D项正确。根据题干要求应选择对井田制认识不正确的选项,故符合题意的选项应为B。点睛: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井田制春秋时期开始瓦解,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通过变法废除井田制。5.黄梅戏天仙配里有一段经典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

5、你浇园。”这是古代中国传统经济的写照。这种传统经济被称为A. 商品经济B. 小农经济C. 市场经济D. 计划经济【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反应的是男耕女织的简单性别分工,联系搜学知识可知,这是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故此题应选B项考点:小农经济点评:小农经济主要特点:(1)生产方式:以一家一户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2)生产目的: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3)经济形态: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6.下图这种工具的名称、出现时间和用途是A. 耦犁、汉朝、松土工具B. 耧车、汉朝、播种工具C. 曲辕犁、唐朝、松

6、土工具D. 耧车、唐朝、松土工具【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知识点。由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不难直接判断出,此种农业生产工具是西汉时期出现的播种工具耧车。据此可知B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发展状况生产技术的进步7.某地发现一座古墓,考古人发掘出的随葬文物有以下物品,请判断此古墓的大致年代丝织品景德年间瓷罐唐三彩哥窑瓷瓶珐琅彩A. 唐朝B. 北宋C. 南宋D. 清朝【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手工业成就知识点。联系所学知识判断选项:丝织品,距今四、五千年已经出现;景德年间瓷罐

7、 、哥窑瓷瓶均出现于宋代;唐三彩,是唐代著名的陶器;珐琅彩出现于清朝时期。综上,应该以出现得“最晚”的为准。据此可知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故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发展成就陶瓷业的发展状况8.战国时期,商鞅把原来“百步为亩”的小田界“阡陌”和每一井田的大田界“封疆”,统统破除,重新设置田界,不许私自移动;并把土地授给农民,土地可以买卖。这种做法实际上A. 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B. 巩固了奴隶主的权力C. 进一步推广了井田制D. 将所有土地公有化【答案】A【解析】【详解】商鞅把土地授给农民,允许土地买卖,这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故A正确;商鞅变法打击了奴隶主的权力,故B错误;商鞅变法

8、废除了井田制,故C错误;商鞅变法确立土地私有,故D错误。9.中央电视台在某地举行的大型专家鉴宝会上,有人拿出其收藏的一件唐代瓷器(如下图)请专家鉴定。专家认定这是一件粉彩瓷,并一口否定了该藏品的真实性,其理由应是A. 唐代只有白瓷B. 唐代只有青瓷C. 古代中国没有彩瓷D. 唐代以后才有彩瓷【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的瓷器的发展。根据所学知识,粉彩瓷是清朝才出现的,元代的青花瓷,中国瓷器进入彩瓷时代,所以专家认定这个藏品不是唐代的瓷器。所以答案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瓷器的发展10.宋代出现了“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的现象,这反映了当时A. 财产平均分配B

9、. 禁止土地买卖C. 实行土地国有化D. 土地兼并,所有权转移频繁【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田宅无定主”可知土地买卖普遍,所有权流转频繁,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财产分配情况,也没有体现土地所有权在国家手中,故A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故B项错误。11.如果你是生活在唐朝的商人,你来到长安,能够进行的商贸活动有可以到西市与波斯、大食商人进行交易 为了财产安全,你将大部分金银储存在柜坊 你通过设在长安的市舶使进行对外贸易 你通过飞钱方法,可以回老家再将钱取出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商业发展的状况。根据所学知

10、识,市舶使是负责对外(海上)贸易之事,唐朝时主要在广州等通商口岸设置,而长安即今天的西安,属于内陆城市,再次设置市舶使不合史实,排除。所以答案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唐朝商业发展的状况12.下列关于我国历史上商业发展的各项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局面被打破B. 唐朝政府允许外商在境内自由贸易C. 明清时期,商帮大量出现D. 我国对外贸易的商品主要是铁器和纸张【答案】D【解析】我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商品主要是瓷器和丝绸,D表述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局面被打破,出现民营商业,A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唐朝实行开放的外交政策,允许外商

11、在境内自由贸易,B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出现商帮,C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13.与唐朝前期的都城长安相比,北宋东京城最大的特点是:A. 商业活动更加频繁B. 城市布局整齐、环境优美C. 商业活动不局限“市”里D. 依傍河流两岸而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市在宋代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就是说,市不再局限在政府规定的墙垣之内,而是分散在宅屋之间,官府取消了对交易时间的限制,故项正确;商业活动不是最大区别,故项错误;城市布局整齐和城市的建筑均不是二者主要区别,故B和D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商业发展城市发展【名师点睛】古代“市”的基本形态(1)“市”

12、是指城市中集中贸易的地点或场所,前期有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同时受到官府的直接监管,这种情况到宋朝时发生改变。(2)“草市”主要是指在农村交通便利的地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打破了“市”的地域限制。(3)“夜市”打破了政府对“市”的时间限制。(4)“晓市”即早市,也打破了政府对“市”的时间限制。14.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这段材料反映了明代丝织业中A. 官营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B. 私营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C. 产生了雇佣劳动关系D. 工匠与机户关系紧密【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资本主义萌芽的理解。由“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

13、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得知明代丝织业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所以选C。15.清政府“申饬沿海一带文武各官,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将边海居人尽移内地”。其影响是A. 杜绝倭寇对沿海的掠夺B. 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C. 加快了统一台湾的进程D. 阻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答案】D【解析】材料是“海禁”政策的表现,“海禁”政策的实行阻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所以答案为D项。倭寇问题在明朝已经解决,排除A项;沿海不以农业生产为主,故将边海居民移入内地,对当地农业生产没有太大影响,B项错误;C项与史实不符,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点睛:本题考查清代的海禁政策。明清之际,西方殖

14、民势力已经东来,满清入关后,东部沿海的抗清势力比较强大,清朝统治者担心这些力量会给自己的统治造成威胁,长期实行海禁政策。海禁政策给中国航海业和对外贸易带来沉重打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高额利润长期被外国商人垄断,使中国日渐脱离了世界发展大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和推进工业化的契机。16.有学者认为,战国至西汉初农民的桑麻纺织业、家畜饲养和园艺种植等多种经营的收入,可占农家生产总收入的40以上。这种观点A. 推翻了对古代抑商政策的固有认识B. 否定了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C. 深化了对古代中国自然经济的理解D. 肯定了战国至汉初私营纺织业的发达【答案】C【解析】试题

15、分析:据材料提到,战国至西汉初农民桑麻纺织业、家畜饲养和园艺种植等多种经营的收入,可占农家生产总收入的40%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都属于古代家庭农业和手工业,是自然经济的构成部分,故这种观点深化了对古代中国自然经济的理解,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推翻了对古代抑商政策的固有认识,故A排除。材料也没有否定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故B排除。家庭手工业不等于私营纺织业,故D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家庭手工业【名师点睛】小农经济是长期以来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在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17.汉书食货志认为,“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东汉王充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