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CAM即将兴起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8831348 上传时间:2022-08-1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一代CAM即将兴起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一代CAM即将兴起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一代CAM即将兴起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一代CAM即将兴起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一代CAM即将兴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一代CAM即将兴起(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一代 CAM 即将兴起新一代 CAM 即将兴起近年来CAD是CAD/CAM集成系统技术创新的主角。相比之下,CAM领域却显示出不应有的沉寂。然而, 随着信息化需求的不断增加,企业同样热切企盼CAM,希望技术创新之风能吹进CAM领域,涌现出能够 与CAD系统相匹配的、功能强大、更符合加工工程化概念、易于普及的新一代CAM产品。CAM 作为整个集成系统的重要一级,向上与 CAD、 CAPP 实现无缝集成,向下方便、快捷、智能、高效地 为数控生产服务,这是CAM技术发展永远不变的主题。面向对象、面向工艺特征的新概念已经与CAD技 术中面向对象的设计、特征建模等相呼应,在一些专业化的CAM系统中得到

2、了成功的应用,为新一代CAM 的诞生进行了必要的经验积累、技术储备与思想准备。当今CAM在学习、掌握与应用上的困难,与生产快 速发展对CAM人才迫切要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新一代CAM的成熟与发展提供了市场基础。制造业 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工艺诸如高速加工技术等也对CAM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技术的发展使 CAD/CAPP/CAM/CAE/PDM 集成化体系摆脱空间的约束,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企业的生产布局及生产管理 的要求。为适应集成化体系的要求, CAM 的结构体系与功能构成也必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我们有理 由认为新一代的CAM技术正处在孕育、发展与成熟之中,新一代CAM会在不远的

3、将来兴起。? 下面将对CAM技术的发展过程、CAM的应用现状、新技术对CAM的要求等方面进行分析,进而对CAM发 展趋势做一个主观的预测。并对新一代CAM系统的结构体系做一个大胆的设想,希望能够有益于我国CAM 的研究、选型及应用,也希望借此与广大同行交流提高。 ?一、新一代 CAM 产生的必然性与发展趋势CAM 技术发展至今,无论在软、硬件平台、系统结构、功能特点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今流行的 CAM 系统在功能上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就其具有决定意义的基本处理方式与目标对象上看,主要可分为 两个主要发展阶段,可认为是两代产品。 ?第一代 CAM:APT?20世纪60年代在专业系统上开发

4、的编程机及部分编程软件如:FANOC、Semems编程机,系统结构为专 机形式,基本处理方式是人工或辅助式直接计算数控刀路,编程目标与对象也都是直接是数控刀路。特点 是功能差,操作困难,专机专用。 ?第二代CAM:曲面CAM系统?系统结构一般是 CAD/CAM 混合系统,较好地利用了 CAD 模型,以几何信息作为最终的结果,自动生成加 工刀路。自动化、智能化程度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具有代表性的是UG、DUCT、Cimatron、MarsterCAM等。 基本特点是面向局部曲面的加工方式,表现为编程的难易程度与零件的复杂程度直接相关,而与产品的工 艺特征、工艺复杂程度等没有直接相关关系。尽管该时期

5、的时间跨度达二十年,系统档次差异很大,智能 化水平高低亦不同,但在结构体系上没有质的变化。笔者认为应属于同一代产品。 ? 纵观 CAM 技术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 CAM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吸收和利用CAD及周边相关技术的应用成果,不断发展的过程;是自动化、智能 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是CAM系统结构及基本处理方式不断向适应工程化概念的方向发展的过程。? 2系统的基本处理方式,即编程的目标对象对系统的结构、智能化水平等起着决定性作用。CAM系统在APT 时代,编程的目标对象直接计算刀路轨迹。第二代CAM系统以CAD模型为编程的目标对象,自动生成刀 路轨迹。因而系统的自动化、智能

6、化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系统的操作也更符合工程化概念。 ? 3第二代CAM系统以CAD模型的局部几何特征为目标对象的基本处理形式已经成为智能、自动化水平进 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只有突破当今的固有模式,发展新一代的CAM系统:即面向模型、面向工艺特征的 CAM 系统,才能够将 CAM 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4可以预见正在孕育、成熟、发展的新一代CAM系统将采用面向对象、面向工艺特征的基本处理方式,使 系统的自动化水平、智能化程度大大提高。系统结构将独立于CAD、CAPP系统而存在,为CAPP的发展留 下空间,更符合网络集成化的要求。二、 CAM 的创新方向?CAM 作为应用

7、性、实践性极强的专业技术,直接面向数控生产实际。生产实际的需求是所有技术发展与创 新的原动力。分析总结当今 CAM 的应用现状、与生产实际要求间的差距及其原因、新工艺、新技术对 CAM 的特殊需要以及相关外围技术发展与要求等,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今后 CAM 的发展趋势。 ?1. CAM 的应用现状及与实际需求间的差距因为应用的实践性更强,专业化分工更明确,就总体而言,CAM的专业化水平高于CAD的发展。纵观当今 占主导地位的 CAM 系统,无论其界面好坏、功能强弱,都存在着共同的缺陷。 ?(1)CAD/CAM 混合化的系统结构体系?CAD功能与CAM功能交叉使用,不是面向整体模型的编程形式,工艺

8、特征需由人工提取,或需进一步CAD 处理产生。该结构体系的形成是历史的产物。多年前,集成系统特别是网络化集成的观念还没有成为系统 开发的主体思想,模型的建立与编程在同一地点由同一个操作者完成。由此会造成如下的问题。 ?1)不适应当今集成化的要求系统的模块分布、功能侧重必须与企业的组织形式、生产布局相匹配。系统混 合化不等于集成化,更不利于网络集成化的实现。 ?2)不适合现代企业专业化分工的要求? 混合化系统,无法实现设计与加工在管理上的分工,增加了生产管 理与分工的难度,也极大地阻碍了智能化、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另外,混合化系统要求操作者在CAD与 CAM 两个方面都要有深厚的背景与经验才能很好

9、地完成工作,增加了学习掌握与使用系统的难度。一般需 13年的实践才能成为称职的CAM操作人员,对企业人才的管理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3)没有给CAPP的发展留下空间与可能?众所周知,CAPP是CAD/CAM 一体化集成的桥梁,CAD/CAPP/CAM 混合化体系决定了永远不可能实现CAM的智能与自动化。因为生产工艺的标准化程度低,受到生产设备、 刀具、管理等因素的影响,至今没有一个成熟的,以创成法或派生法为推理机制的商品化的CAPP系统。 CAPP转向了类似于开发环境类软件系统的开发与研究。但随着企业CAD、CAM等技术的成功应用,工艺 库、知识库的完善,将来CAPP也会有相应的发展。逐步以

10、实现CAD/CAPP/CAM按科学意义上的一体化集 成。而混合化的系统从结构上的一体化集成。而混合化的系统从结构上为今后的发展留下了不可弥补的隐 患。 ?(2)面向曲面、以局部加工为基本处理方式?当今CAM系统一般都是曲面CAM系统,是面向局部加工的处理方式,而数控加工是以模型为结果,以工 艺为核心的工程过程。应该采取面向整体模型、面向工艺特征的处理方式。这种非工程化概念的处理方式 肯定会造成一系列的问题。 ?1)不能有效地利用CAD模型的几何信息,无法自动提取模型的工艺特征,只能够人工提取,甚至靠重新模 拟计算来取得必要的控制信息,无疑增大了操作的烦琐性,影响了编程质量与效率。致使系统的自动

11、化程 度与智能化程度很低。 ?2)局部加工计算方式靠人工或半自动进行仿过切处理,因不是面向整体模型为编程对象,系统没有从根本 上杜绝过切现象产生的可能,因而不适合高速加工等新工艺在高速条件下对安全的要求。 ?2. 当今CAM应用在生产组织与管理上的问题CAD/CAPP/CAM 需要在信息流上集成一体、无缝连接,但往往忽略了企业在生产组织与管理上要求 CAD、 CAPP、 CAM 在应用场合、操作人员、系统功能上按照生产布局合理安排。网络技术的成功应用已经为此奠 定了基础。CAM系统及操作人员远离生产现场,致使因不了解现场情况造成不应有的反复,浪费了时间, 降低了效率,甚至造成废品。 ?传统的C

12、AM系统不仅要求操作人员有深厚的工艺知识背景,还需要有很高的CAD应用技巧。一般需1至 3个月专门培训入门,1至3年的实践才能成为称职的工作人员。对CAM的应用普及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使CAM后备人员严重不足,因而造成人才竞争异常激烈、生产队伍不稳定,产生严重人才管理问题,我国 的广大国营企业,情况更加严峻。故企业迫切需要新一代的易学易用、易于普及、高智能化、专业性强的CAM 系统。3制造业新技术对CAM的特殊要求? 毋庸置疑,近年来制造业新技术的最大热点是高速加工技术。据最新的工艺研究表明,高速加工技术在简 化生产工艺与工序,减少后续处理工作量、提高加工效率、提高表面质量等几个方面,能够极大

13、地提高产 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高速加工技术对 CAM 也提出了新的特殊要求。?(1)安全性要求?高速加工采用小切削深度、小切削量、高进给速度,特征加工的一般切削速度(F值)为传统加工的10倍以 上(F可达到20008000mm/min),在高速进给条件下,一旦发生过切,几何干涉等,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故安全性要求是第一位的。传统的 CAM 系统靠人工或半自动防过切处理方式,没有从根本上杜绝过切现象 的发生。靠操作者的细心、责任心等人的因素是没有安全保障的。所以无法满足高速加工安全性的基本要 求。?(2)工艺性要求? 高速加工要求刀路的平稳性,避免刀路轨迹的尖角(刀路突然转向)、

14、尽量避免空刀切削、减少切入/切出等, 故要求 CAM 系统具有基于残余模型的智能化分析处理功能、刀路光顺化处理功能、符合高速加工工艺的优 化处理功能及进给量(F值)优化处理功能(切削优化处理)等。为适应高速加工设备的高档数控系统,CAM应 支持最新的 NURBS 编程技术。 ?(3)高效率要求? 高效率体现在两个方面:1)编程的高效率:高速加工的工艺性要求比传统数控加工高了很多,刀路长度是 传统加工的上百倍,一般编程时间远大于加工时间,故编程效率已成为影响总体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传 统的 CAM 系统采用面向局部曲面的编程方式,系统无法自动提供工艺特征,编程复杂程度很大,对编程人 员除工艺水平

15、之外(基本要求),还要求有很高的使用技巧。迫切需要具有高速加工知识库的、智能化程度 高的、面向整体模型的、新一代CAM系统。2)优化的刀路确保高效率的数控加工,如基于残余模型的智能 化编程可有效地避免空刀,进给量(F值)优化处理可提高切削效率30%等。?综上所述,当今的 CAM 系统虽然为现代制造业的发展立了汗马功劳,但在生产管理、操作使用上存在着与 实际要求的巨大矛盾;在结构上、功能专业化等方面与网络下系统集成化的要求存在严重的不协调;基本 处理方式严重阻碍智能化、自动化水平的提高。这一切都使新一代CAM的诞生与发展成为必需。CAD技术 中面向对象、面向特征的建模方式的巨大成功,为新一代CA

16、M的发展提供了参考模式,网络技术为CAM 的专业化分离与系统集成提供了可能。通过以上的分析,新一代CAM系统的大致轮廓已经显现。? 三、新一代 CAM 的基本结构与主要特征预测1新一代CAM的软硬件平台?WinTel结构体系因优异的价格性能比、方便的维护、优异的表现、平实的外围软件支持,已经取代UNIX 操作系统成为CAD/CAM集成系统的支持平台。OLE技术及D&M技术的应用将会使系统集成更方便。今后CAM的软件平台无疑将是Windows NT或Windows 2000,硬件平台将是高档PC或NT工作站系列。随着 高档NC控制系统的PC化、网络化及CAM的专业化与智能化的发展,甚至机上编程也可能会有较大的发 展。2新一代CAM系统的界面形式?今后将摈弃多层菜单式的界面形式,取而代之的是Windows界面,操作简便,并附有项目管理、工艺管理 树结构,为 PDM 的集成打下基础。3新一代CA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