敞开式循环水方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8830469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敞开式循环水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敞开式循环水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敞开式循环水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敞开式循环水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敞开式循环水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敞开式循环水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敞开式循环水方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司名称)水质稳定技术方案XXXXXXXXXXXX有限公司2011年月2日目录一、概述-2二、循环冷却水结垢原因及对策-4三、循环冷却水腐蚀原因及对策-四、循环冷却水细菌、藻类产生原因及对策-五、循环水工况及水质资料-六、水质稳定状况分析及处理思路-七、药剂性能试验-11八、循环水系统日常加药控制-1九、循环水系统日常指标控制-8十、售后服务项目-2附一:近三年销售业绩表-22附二:资质证明文件-25一、概述:循环冷却水系统分为间接冷却水和直接冷却水系统,间接循环水系统进入换热设备后,冷却水不被冷却介质污染,仅水温升高,回到冷却塔降温,进入凉水池,再由水泵送到所需冷却的设备,循环使用;直接循

2、环水系统和被冷却物质直接接触,温度高,悬浮物质含量大,必须经絮凝沉淀等处理才能再循环利用.循环水系统长期稳态运行是保证贵公司生产的必备条件,循环冷却水系统运行过程中般都存在腐蚀、结垢、微生物滋生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短期内会降低设备的换 热效率,使能耗上升,增加维修频率和费用;长期的累加效应更可能导致设备的渗漏、堵塞,甚至停产,影响水系统的正常运行。我厂近年来一直在为国内许多电厂、钢厂、化工和石化等的循环冷却水系统提供水处理药剂及现场应用技术服务。由于多年的实际应用、化验分析及跟踪服务,使我们对贵单位的水质变化规律有了更多的了解,并积累大量的水质分析数据。二、循环冷却水结垢原因及对策1、水垢产

3、生的原因水中溶解有各种盐类,如重碳酸盐、硫酸盐、氯化物、硅酸盐等。其中溶解的重碳酸盐如Ca(HC3)2最不稳定,受热容易分解生成碳酸钙;循环水系统般在偏碱性的条件下运行,C(3)2也易生成aC0,其反应机理如下:如果水中存在磷酸盐时,磷酸根也将与钙离子反应生成磷酸钙。生成的碳酸钙和磷酸钙均属微溶盐,它们的溶解度很小,这些微溶盐在水中很容易达到过饱和状态而结晶析出,形成水垢沉积于换热器的传热面上.由于这些水垢晶型致密、质地坚硬,导热差,影响换热器的传热效率.2、阻垢对策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投加阻垢分散剂,利用阻垢分散剂的晶格畸变作用、增加成垢化合物的溶解度和静电斥力作用,使成垢离子稳定在水中,少量

4、微生物粘泥等杂质可分散成微粒悬浮于水中,随着水流流动而不沉积在换热器表面上,从而减少污垢对传热的影响,同时部分悬浮物还可随排污水排出循环水系统或通过旁滤器过滤掉。三、循环冷却水腐蚀原因及对策1、腐蚀产生的原因循环水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溶解氧、促进腐蚀性粒子的存在,以及微生物的繁殖,均会对系统金属产生腐蚀。、防腐蚀对策循环冷却水处理-般采用磷(膦)酸盐和锌盐复配作为缓蚀剂,在碳钢表面形成-层沉积膜,减缓碳钢在水中的腐蚀.唑类是一种有效的铜和铜合金的缓蚀剂,它吸附在金属表面,抑制金属的腐蚀;并能螯合水中的铜离子,防止铜离子在碳钢材质上析出,造成点蚀,唑类缓蚀剂对其他金属也有缓蚀作用。四、循环冷却

5、水细菌、藻类产生原因及对策1、细菌、藻类产生的原因在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冷却水的水温通常被设计在34之间,这-温度范围特别有利于某些微生物的生长:冷却水在冷却塔内的喷淋曝气过程中溶入了大量的氧气,为好氧性微生物生长提供了必要条件:冷却塔则暴露在阳光下,藻类进行光合作用需要阳光,因此藻类会大量繁殖。冷却水中微生物的大量存在,会引起金属的腐蚀、微生物粘泥的增多,影响换热效率,严重时使系统出现故障。2、控制微生物的对策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一般将氧化性杀菌剂和非氧化性杀菌剂交替使用,防止微生物产生抗药性.氧化性杀菌剂用量低,杀菌快,日常以氧化性杀菌剂为主,非氧化性杀菌剂定期使用;非氧化性杀菌剂般都是

6、表面活性剂,除具有杀菌作用,还可剥离在设备表面已形成的少量微生物粘泥五、循环水工况及水质资料1、循环水工况系统名称循环水量(m3/d)保有水量(m3)系统材质备注2、水质资料序号项目单位数值1Ca+毫克/升96。812Mg2+毫克升37.23C-毫克/升5.39全硬度毫克/升1。45甲基橙碱度毫克/升40.686pH 值8.34电导率s/m88。03六、水质稳定状况分析及处理思路1。判断依据 根据水质分析结果,分别对其朗格利尔(Llir)饱和指数和雷兹纳(Rynr)稳定指数判定: (1)(Langler)饱和指数(LSI)饱和指数IS为系统补充水实测pH值与碳酸钙饱和时Hs之差值,即 LI=P

7、HHs s=(93+B)(C+)(2)(Rynr)稳定指数(RS)PHs(9.3+B)-(CD) RI=2PHsPHISI 0结垢RSI7.07轻微腐蚀SI= 0稳 定RSI=607.0水质较稳定ISI 腐蚀SI=5.00轻度结垢RSI7.5-90严重腐蚀RSI 3。7严重结垢2软件分析结果图1循环水在不同浓缩倍数下水质稳定情况分析RSI极限值3。浓缩倍数的确定在不加酸状态下运行,浓缩倍数为20时S为.9已接近阻垢分散剂有效作用的极限。因此,根据软件分析结果及现场经验建议控制循环水的浓缩倍数在小于。范围内。鉴于以上因素,为保障贵公司循环水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建议对循环水进行如下处理:v 采用

8、我公司生产的XX缓蚀阻垢剂对循环水进行水质稳定蚀处理;v 采用XXX非氧化性杀菌剂和XXXXX氧化性杀菌剂进行交替杀菌灭藻处理。七、药剂性能试验(一)、阻垢缓蚀性能试验1、阻垢试验()实验条件:执行标准:/T6632-试验用水:配制水实验条件:温度为71 自然H 蒸发浓缩至2倍 试验时间:1小时(2)试验方法试验采用碳酸钙静态沉淀法,将不同浓度药剂投入配制水中按上述条件运行,测定钙离子浓度后按下式计算其阻垢率.阻垢率(%)(CB)/(AB)100%式中:-试前配水中C2浓度;(mg) B试后空白Ca2+浓度;(mg/L) C试后加药Ca2+浓度;(m/L)(3)试验结果投药量一、XXXXX二、

9、XXXX三、XX阻垢率阻垢率%阻垢率%10g/L。9375.37520mg/L8。56826。2330mg/L87。988.6998。562、缓蚀试验在温度条件下将配制水保温72小时。试验金属材质A3钢标准试片、3不锈钢试片。(1) 试验仪器RCC-型旋转腐蚀挂片试验仪(2) 试验条件试验水质:配制水 转速:线速度0。6m/s 水温:501时间:2小时(3) 不同药剂缓蚀性能 药剂项目空白XXXXXXXXX腐蚀速率mma0。039(S)0.0050.00400.04。29(CS)0。2690.001。038缓蚀率90.6 。86888CS87。84。8.2药剂浓度mg/0303030(4)XX

10、XX在不同使用浓度下的缓蚀性能JZ-H09mg/L010152023腐蚀速mma0.3878(S)000910.0640。003970。037000370。221(S)0.04420。034800140。019.019、试验配方的确定及试验结果结论:根据以上试验,药剂XXXX缓蚀阻垢剂加药量20g/L,可以满足循环水系统浓缩倍率27时使用。阻垢率98.56;SS缓蚀率90;C缓蚀率90.5腐蚀速度(碳钢0。75mm)均好于国家标准。(二)、杀菌实验及实验结果1、试验目的:细菌和藻类在被杀菌灭藻过程中,幸存者逐渐对一种药剂不敏感,即产生抗药性,为防止细菌产生抗药性,必须交替投加不同性能杀菌灭藻剂

11、,根据我厂多年的水处理经验和对现场循环水的熟识了解,我们选用一种为氧化型,另一种为非氧化型的杀菌灭藻剂。并进行了最佳浓度筛选的杀菌实验。2、实验方法:把含菌量的富集水样200ml倒入50ml已灭菌的三角瓶中并塞上脱脂棉,取样分析化验异样菌数,然后加入一定量的杀菌灭藻剂混合,置于细菌培养箱中,加药后化验细菌结果如下表:、试验结果:取样处微生物加药前微生物个数加药后微生物降低率%经过4小时经过3周集水池细菌1.069.8真菌2.210392.891.异氧菌4.10599.39。藻类210398.892.备注集水池取样温度3, 投加10m/4、实验结论:由以上实验结论可以看出,我们选择的杀菌剂杀生效

12、果较好,为了防止杀菌剂与缓蚀剂的冲突反应,因此我们在选择杀菌剂时不仅要考虑杀菌剂有较好的杀菌效果,而且还必须考虑其与缓蚀阻垢剂无相互影响,为此我们建议现场使用氧化型和非氧化型两种杀菌剂交替使用,冲击式投加,以保证现场的杀菌效果.八、循环水系统日常加药控制(一)阻垢缓蚀剂的投加加药方式以连续性加药为最佳,一般加在泵的吸入口附近。根据每天分析结果调整加药量,使循环水中的药剂浓度始终保持在控制指标范围内。如果不能连续加药最好采取分批次投加方法,避开大量排污时加药,减少药剂的损失。、基础投加量新系统投入运行或检修后系统的重新启动,应按基础投加量进行加药.基础投加量G基础()1。VCG基础基础投加量,kg;V系统保有水量,3;-加入药剂浓度,L1;(30mgL- 按补充水量计)基础投加后,补水时不再加药,每天分析循环水中药剂浓度变化,当控制指标进入正常范围时,补水开始正常加入水处理剂.2、日常连续加药量连续加药量:根据每天补充水量,加入的药剂浓度,计算加药量G(kg)加药量G连续(kg)=QmC/1000Qm补充水量,(m3/天);C加入药剂浓度,mgL。(按30 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