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青岛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8829326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山东青岛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年山东青岛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年山东青岛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2年山东青岛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2年山东青岛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山东青岛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山东青岛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二三年山东省青岛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友情提示:Hi,展示自己的时候到啦,你可要冷静思考、沉着答卷啊!祝你成功!1请你务必在指定的位置填写座号,并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2本试题共五道大题,含23道小题。其中,1-5小题为“单项选择题”,答案要用2B铅笔涂 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6、7小题为“古诗文理解题”,812小题为“课内阅读题”,13 22小题为“课外阅读题”,23小题为“作文”,623小题均在试题上作答。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满分10分,共5道小题每小题2分】请注意: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2、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斗笠(l) 褶皱(zhu) B唿哨(h) 汲取(j)C猝然(c) 竹篾(mi) D琥珀(b) 阴霾(mi)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眼花瞭乱 肆虐 B南辕北辙 雄浑C姹紫嫣红 苍穹 D拈轻怕重 匿名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顶是( )A因此,气象学家们总是忧心忡忡,深感内疚和不安。(形容心事重重忧愁不安的样子) B干裂的嘴唇一张一翕地发出低低的声音。(一开一合的意思)C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适应时代 的需要而出现或发生)D我们跟大家讨论厂下岗职下如何克服困难自强不息的事迹。(形容性格坚

3、强,做事 果断)4下列句子与课文原句不一致的一项是( )A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 逝的光阴。B请他们准备欢迎,请所有的人准备欢迎,当雄鸡最后一次鸣叫的时候我就到来。C最早出现的启明星,在这深蓝色的天幕上闪烁起来了。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活像一盏 悬挂在高空的明灯。D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5用部首查字法和音序查字法查找下列汉字有错误的一项是( )序号ABCD汉字等渠忍魁部首竹巨心鬼部首查字法笔画6734音序查字法DQRK二、古诗文理解题【本题满分15分,第6小题3分,第7小题12分;其中,第7小题的(1)(2) (3)

4、小题分别为3分、4分、5分】6默写(3分)请注意:此题为选做题,请任选三道小题作答,多做不多得分;若多做,阅卷时只阅前 三个小题。男儿何不带吴钩, 。(李贺南园)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越明年, ,以告富者。(彭端淑为学)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常用来比喻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句子是:, 。马说一文中揭示千里马被埋没原因的句子是。过零丁洋一诗表明作者以死明志的千古名句是 , 。7阅读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文后(1)(3)小题鱼 我 所 欲 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 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

5、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 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 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 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 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官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而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

6、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此文选自初中语文第六册)(1)解释句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苟得: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患: )(辟: )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 )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 )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心: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3)简答题(5分)从全文看,本文先后运用了 论证和 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 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这一观点。生活中有许多人将这个观点奉为行为的准则, 请你根据对这个观

7、点的认识,列举一个奉行这种行为准则的事例,加以简要阐述(要求:举例典型,叙议结合)。(3分)作为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请根据 自己的积累,试写出其中的两条(不得从本文中选取)。(2分)ab三、课内阅读题【本题满分15分,共5道小题,其中第8、10、11小题各3分,第9小题2 分,第12小题4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812小题气 候 的 威 力(节选)人类在与大自然的较量中,最直接、最经常的对手则是变幻莫测的气候。气候可 以造福于人类,也可以将人类置于死地。因此,人类对于气候是既乞求,又敬畏;既感激, 又恐惧,所以才有“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的感慨。

8、然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在到达南极之前,实际上并不真正了解气候到底有多 大的威力!就拿风来说吧,在世界其他地方,12级台风的风速也不过是米每秒,但10级以上的大 风就足以使墙倾屋毁、地动山摇,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使人类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而 在南极,风速却常常可以达到米每秒,有时甚至可达三百多千米每小时!因此,人们把南极 叫做“暴风雪之家”,或者称之为“风极”。这样的风速对于人类的生存来说,无疑是一种 严重的威胁。例如,1960年,在日本昭和基地越冬的考察队员福岛,走出基地楼房没有几步, 便被咆哮而来的大风席卷而去,不知去向。直到7年之后,人们才在很远的地方发现了他的 尸体。大风的直接后

9、果是导致了极度的寒冷。1960年8月24日,前苏联人在他们设在东南极中 心地区的东方站里,观测到了的极低温度。而在1983年7月21日,在东方站又记录到了 的低温;同年7月,新西兰人在他们的万达站也记录到了同样的温度。这还不是最低温度。 据说,1967年初,挪威人在极点站曾经记录到的最低温度。在这样的气温之中,一块钢板 掉在地上就会摔得粉碎,一杯热水泼到空中落下来就变成了冰雹。在这种条件之下,人类的 生存将会受到多大的威胁和考验就可想而知了。南极的气候不仅表现在狂风和严寒上,而且表现在它的变幻莫测上,常常出人意料, 防不胜防。例如,1970年,有六架美国海军的运输机,满载着准备越冬的人员和物资

10、,从新 西兰飞往麦克默多基地。前面五架飞机都平安地抵达机场。而当第六架飞机只剩下最后40 分钟的航程时,突然刮起了特大的暴风,驾驶员被迫紧急着陆。结果,巨大的C130运输机 被狂风吹得飘飘摇摇,失去了控制,折断了一个翅膀,撞坏了着陆架。值得庆幸的是,八名 人员全部脱险。在南极的活动中,像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 (此文选自初 中语文第四册)8本文主要介绍了南极的气候。请通读全文,概括出南极气候的基本特点。9气候对人类具有两面性,既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以将人类置于死地。请根据自己掌握 的气候方面的知识,各举一个气候造福于人类和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例子(要求:举例典型, 表述具体,且不得引用文中的例子)。

11、(1)造福于人类的例子:(2)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例子:10本文采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其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采用的表达方式是 ,从内容上看,文中运用画横线的句子是为了说明什么?11本文第段中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有和 ,试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目的。12请根据对本文的理解,顺着本文的写作思路,为本文续写一个结尾(要求:语言简明概 括,过渡自然,60字以内)。四、课外阅读题(一)【本题满分15分,共5道小题,其中第13、14小题各2分,第15、17小题各4分,第16 小题3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317小题学 贵 质 疑 黄 菊我们说有成就的人有“学问”,既然是“学问”,那么就要既“学”

12、且“问”“。问” 从何而来?从疑而来。只有多疑、善疑、质疑、探疑,才能获得渊博的知识,用之于人民的 事业。清朝学者陈宪章认为,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所 以,我们说:学贵质疑。人们常常把知识比作海洋,海洋是无边无际的, 。一个人,无论他有多大的学问,总会有无知的地方,而多疑、善疑、质疑、探段则是获取新 知识的途径。正是基于这一点,法国伟大作家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 义地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的确如此,如果达尔文没有 对“特创论”的怀疑,就不会有“自然选择学说”的确立。所以说,只有疑才能使我们的智 慧之树开出艳丽的花,结

13、出丰硕的果。但是,我们必须明白,疑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和认真思考之上的,绝不是无端的猜疑 或随便的怀疑。达尔文对“特创论”的怀疑,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在于他随“贝格尔” 号帆船环球旅行之后,观察和采集了大量的动植物标本,考察和研究了无数的地质资料,经 过综合探讨之后,才向根深蒂固的“特创论”发出了强有力的挑战。这是一场真理对谬误的 挑战,其结果自然是真理胜利。可见,任何有效的怀疑,都依赖于对事实的仔细分析和对理 论的深入研究。可是我们有许多青年,他们不善于怀疑,不善于发现。他们相信,凡是书上写的便是 正确的,凡是前人说的便是真理。他们迷信书本,崇拜前人,不敢越雷池一步。这样的人, 自然不会有

14、什么发现,更不可能有什么创见。他们对于社会的进步没有什么贡献,还可能成 为社会前进的绊脚石,阻碍人类文明的发展。这样的人多了,我们的社会就不会进步,人类 的文明就会停滞不前。所以我们必须提倡怀疑精神。半个多世纪以前,鲁迅先生就曾通过狂 人日记倡导这一精神。如今,历史的车轮已转过了一周又一周,我们也早该拿起反向思维 这把钢枪,作为我们向科学进军的武器了。地质学家李四光曾对他的学生说:“不怀疑就不能见真理。”这句话对我们也同样适 用。我们要增长知识,寻求真理,就必须多疑、善疑,而且质疑、探疑,这才是我们打开知 识大门的金钥匙。年轻的朋友们,勇敢地拿起这把钥匙,去打开科学的大门吧!(此文选自语文课外阅读,有改动)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文章开头引述清代学者陈宪章的话 的目的是。14根据自己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的意思,在文中第段的横线上填写一句恰当的话。人们常常把知识比作海洋,海洋是无边无际的, 。 15本文第段中画曲线的句子从正面举例论证了一观点,从而得出这一结论。16“如果达尔文没有对特创论的怀疑,就不会有自然选择学说的确立”一句,运 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请你采用与这句话相同的句式,再补写一个 内容相近的例子来证明中心论点(不得引用本试题中的例子)。17据报载:某专家以每分钟25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