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 第十二章 机械波 第4节 波的衍射和干涉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4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8781522 上传时间:2024-02-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 第十二章 机械波 第4节 波的衍射和干涉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4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 第十二章 机械波 第4节 波的衍射和干涉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4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 第十二章 机械波 第4节 波的衍射和干涉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4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 第十二章 机械波 第4节 波的衍射和干涉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4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 第十二章 机械波 第4节 波的衍射和干涉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4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 第十二章 机械波 第4节 波的衍射和干涉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 第十二章 机械波 第4节 波的衍射和干涉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4(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节 波的衍射和干涉1.波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的现象叫做波的衍射。2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缝孔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跟波长差不多,或者比波长小。3波的干涉是指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使某些区域的振幅加大,某些区域的振幅减小。一、波的衍射1定义:波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的现象。2两种衍射现象(1)在水波槽中,在波源的前方放一个障碍物,使波源振动产生水波。当障碍物较大时波被阻挡,在靠近障碍物后面没有波,只是在障碍物较远处,波才稍微有些绕到“影子”区域里,如图1241甲所示,虽然发生衍射现象,但不明显。图1241当障碍物较小时发现波能绕过障碍物继续前进,如同障碍物不存在一样,如图乙所示,衍射现象明显。(2)在

2、水波槽中,在波源前方放一个有孔的屏,使波源振动产生水波。当孔较大时发现水波经过孔后在连接波源与孔的两边的两条直线所限制的区域里传播,如图丙所示。当孔较小时发现孔后的整个区域里传播着以孔为中心的圆形波,如图丁所示,衍射现象明显。3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只有当缝、孔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跟波长相差不多,或者比波长更小时,才能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二、波的叠加1波的叠加原理几列波相遇时能够保持各自的运动状态,继续传播,在它们重叠的区域里,介质中的质点同时参与这几列波引起的振动,质点的位移等于这几列波单独传播时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图1242表示了分别向右、向左传播的两列波1和2在相遇区域内的叠加过程。2

3、波的叠加原理是波具有独立传播性的必然结果,由于总位移是两个位移的矢量和,所以叠加区域的质点的位移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两列同相波的叠加,振动加强,振幅增大。(如图1242所示)两列反相波的叠加,振动减弱,振幅减小。(如图1243所示)图1242图1243三、波的干涉1定义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时,某些区域的振幅加大、某些区域的振幅减小的现象。2稳定干涉条件(1)两列波的频率必须相同。(2)两个波源的相位差必须保持不变。3干涉的普遍性一切波都能够发生干涉,干涉是波特有的现象。1自主思考判一判(1)“隔墙有耳”指的是声波的衍射现象。()(2)在操场上不同位置听到学校喇叭的声音大小不同,是声波的干涉现

4、象。()(3)两列频率不同的水波不能发生波的干涉现象。()(4)不是所有的波都能发生干涉。()(5)只有障碍物尺寸和波长差不多时,才能发生衍射现象。()2合作探究议一议(1)既然一切波都能够发生衍射,那为什么生活中见不到光波的衍射现象?提示:光波的波长通常在0.40.7 m的范围内,跟一般障碍物的尺寸相比非常小,所以通常的情况下看不到光的衍射,看到的是光的直线传播。(2)如图1244所示,操场中两根竖直杆上各有一个扬声器,接在同一扩音机上,一位同学沿着AB方向走来。图1244结果他听到的声音会忽强忽弱,这属于什么物理现象?提示:波的干涉现象。对波的衍射现象的理解1关于衍射的条件应该说衍射是没有

5、条件的,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一切波都可以发生衍射。衍射只有“明显”与“不明显”之分,障碍物或小孔的尺寸跟波长差不多,或比波长小是产生明显衍射的条件。2波的衍射实质分析波传到小孔(障碍物)时,小孔(障碍物)仿佛是一个新波源,由它发出的与原来同频率的波在小孔(障碍物)后传播,就偏离了直线方向。波的直线传播只是在衍射不明显时的近似情况。3衍射现象与观察的矛盾当孔的尺寸远小于波长时尽管衍射十分突出,但由于衍射波的能量很弱,衍射现象不容易观察到。1(多选)“闻其声而不见其人”是因为一般障碍物的尺寸()A跟声波波长相差不大,使声波发生明显衍射B比声波波长大得多,声波不能发生衍射C可以跟光波波长相比较,使光

6、波也发生衍射D比光波波长大得多,故光波不能发生明显衍射解析:选AD“闻其声而不见其人”是因为一般障碍物的尺寸跟声波的波长相差不大,使声波发生明显衍射,而光波的波长很小,不能发生明显衍射,故A、D正确。2(多选)在做水波通过小孔衍射的演示实验中,激发水波的振子振动频率为5 Hz,水波在水槽中传播速度为5 cm/s,小孔直径d选用下列哪些尺寸可使实验效果比较明显()A1 mB0.8 mC0.8 cm D1.2 cm解析:选CD在水槽中,振子振动所激发的水波波长为 cm1 cm,小孔尺寸与波长相差不大时,易发生明显衍射现象。所以C、D正确。3.如图1245所示,正中O是水面上一波源,实、虚线分别表示

7、该时刻的波峰、波谷,A是挡板,B是小孔,经过一段时间,水面上的波形将分布于()图1245A整个区域B阴影以外区域C阴影以外区域D上述选项均不对解析:选B从图中可以看出挡板A比波长大得多,因此波不会绕过挡板A,而小孔B的大小与波长差不多,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故B正确。对干涉现象的理解1波的独立传播几列波相遇时能够保持各自的运动特征,继续传播。即各自的波长、频率等保持不变。2关于干涉的条件(1)波的叠加是无条件的,任何频率的两列波在空间相遇都会叠加。但稳定干涉图样的产生是有条件的,必须是两列同类的波,并且波的频率相同、振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相位差恒定。(2)如果两列波的频率不相等,在同一种介质中

8、传播时其波长就不相等,这样不能形成稳定的振动加强点和减弱点。因此我们就看不到稳定的干涉图样,只能是一般的振动叠加现象。3关于加强点(区)和减弱点(区)(1)加强点:在某些点两列波引起的振动始终加强,质点的振动最剧烈,振动的振幅等于两列波的振幅之和,AA1A2。(2)减弱点:在某些点两列波引起的振动始终相互削弱,质点振动的振幅等于两列波的振幅之差,A|A1A2|,若两列波振幅相同,质点振动的合振幅就等于零,并不振动,水面保持平静。4干涉图样及其特征(1)干涉图样:如图1246所示。图1246(2)特征:加强区和减弱区的位置固定不变。加强区始终加强,减弱区始终减弱(加强区与减弱区不随时间变化)。加

9、强区与减弱区互相间隔。典例波源S1和S2的振动方向相同,频率均为4 Hz,分别置于均匀介质中x轴上的O、A两点处,OA2 m,如图1247所示。两波源产生的简谐横波沿x轴相向传播,波速为4 m/s。已知两波源振动的初始相位相同。求:图1247(1)简谐横波的波长。(2)OA间合振动振幅最小的点的位置。思路点拨(1)两列频率相同的简谐横波相遇时发生干涉现象。(2)振幅最小的点到两波源的距离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解析(1)设简谐横波波长为,频率为f,则vf,代入已知数据,得1 m。(2)以O为坐标原点,设P为OA间的任意一点,其坐标为x,则两波源到P点的波程差lx(2x),0x2。其中x、l以m为

10、单位。合振动振幅最小的点的位置满足l,k为整数,所以xk,可得k,故k2、1、0、1。解得:x0.25 m,0.75 m,1.25 m,1.75 m。答案(1)1 m(2)x0.25 m,0.75 m,1.25 m,1.75 m振动加强点与振动减弱点的判断方法(1)振动加强点和振动减弱点的理解:不能认为振动加强点的位移始终最大,振动减弱点的位移始终最小,而应该是振幅增大的点为振动加强点,其实这些点也在振动着,位移可为零;振幅减小的点为振动减弱点。(2)条件判断法: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两波源产生的波叠加时,加强、减弱条件如下:设点到两波源的路程差为r,当r2k(k0,1,2,)时为振动加强点;当r

11、(2k1)(k0,1,2)时为振动减弱点。若两波源振动步调相反,则上述结论相反。(3)现象判断法:若某点总是波峰与波峰(或波谷与波谷)相遇,该点为振动加强点;若总是波峰与波谷相遇,则为振动减弱点。 1(多选)如图1248所示,P点为两波之间线段的中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248A两列波同时到达P点B两列波相遇时,P点的波峰值可达到A1A2C两列波相遇再分开后,各自保持原波形传播D因频率不同,这两列波相遇时不能叠加解析:选AC因两列波速度相等,故同时到达P点,选项A正确;但两列波的波峰不可能同时在P点相遇,选项B错误;两列波相遇时,尽管频率不同,但仍能相互叠加,两列波分开后互不影响,各自保持

12、原来的波形独立传播,故选项C正确,D错误。2.如图1249所示是甲、乙两列相互垂直传播的波,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箭头表示波传播的方向。则图中P点(小网格中央的一点)是()图1249A振动加强点B振动减弱点C既不是加强点也不是减弱点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解析:选B由图像可以看出,再经过,甲波的波峰和乙波的波谷同时到达P点,故知P点为振动减弱点,B正确。3.消除噪声污染是当前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课题,内燃机、通风机等在排放各种高速气体的过程中都发出噪声,干涉型消声器可以用来削弱高速气流产生的噪声。干涉型消声器的结构及气流运行如图12410所示,产生的波长为的声波沿水平管道自左向右传播。在声波到达

13、a处时,分成两束相干波,它们分别通过r1和r2的路程,再在b处相遇,即可达到削弱噪声的目的。若rr2r1,则r等于()图12410A波长的整数倍B波长的奇数倍C半波长的奇数倍 D半波长的偶数倍解析:选C要想达到消声的目的,应使两相干波的路程差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故选项C正确。1利用发波水槽得到的水面波形如图1(a)、(b)所示,则()图1A图(a)、(b)均显示了波的干涉现象B图(a)、(b)均显示了波的衍射现象C图(a)显示了波的干涉现象,图(b)显示了波的衍射现象D图(a)显示了波的衍射现象,图(b)显示了波的干涉现象解析:选D由波的干涉和衍射概念知,图(a)是一列波的传播,显示了波的衍射

14、现象,图(b)是两列波的传播,显示了波的干涉现象。2蝉是利用了a发出声音,某同学围绕蝉歇息的树干走了一圈,听到忽高忽低的蝉鸣声,这是由于声波的b现象,a、b组合正确的是()A蝉的嘴干涉B蝉的腹鼓干涉C蝉的翅膀共振 D蝉的嘴共振解析:选B蝉发出声音是蝉的腹鼓振动发出的,某同学围绕蝉歇息的树干走了一圈,听到忽高忽低的蝉鸣声,是声波的干涉现象,故B正确。3(多选)如图2所示,S1、S2是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两个机械波波源,a、b、c三点位于S1、S2连线的中垂线上,且abbc。某时刻a是两列波波峰的相遇点,c是两列波波谷的相遇点,则()图2Aa处质点始终处于波峰 Bc处质点始终处于波谷Cb处质点为振动加强点 Dc处质点为振动加强点解析:选CD由于a是两列波波峰的相遇点,c是两列波波谷的相遇点,所以a点和c点均为振动加强点。但是,只要a、c点有振动,位移就有变化,不能说a、c点始终在波峰或波谷,A、B错误;S1、S2传到b点的振动同步,所以b点也是振动加强点,实际上在S1、S2连线的中垂线上的任何点都是振动加强点,C、D正确。4(多选)如图3所示,S1、S2为两个振动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