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情感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8772702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情感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情感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情感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情感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情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情感(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情感雷州市白沙中学 郑良伟阅读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过程,更是作者情感、教师的教学情感和学生的学习情感三者沟通融会的过程,只有这三者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教学才会产生最佳效果。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内在心理状态,即情感心理状态如何。这是由于情感对于人的认识和行为具有巨大的调节和推动作用,只有激起并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才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学习过程中这种积极的情绪如果能得以保持,就会形成“情感动力”,它能推动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地运用多种方法、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调

2、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浓郁的教学情感氛围中把握知识,训练思维,陶冶性情,提高语文素养。那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呢?一、教之以情,激起共鸣阅读教学中尤其要注意情感的熏陶。因为任何一篇文学作品总是包含着作者对社会对生活的态度和看法,都是作家真情实感的外化和人生浓缩的写真。因此,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过程中心灵必定会受到感染,情感必定会激起波澜。教师在调动起自己的情感后,一定要通过自己的言行和神情等外部手段,用自己火热的情感去触动学生平静的心,从而对他们进行是与非、善与恶、真与假、美与丑的情感教育。如果阅读教学能做到“披文以入情,”以及“讲文以入情”,就一定能使学生在情感

3、上得以认同并引起共鸣。这就跟演员演戏要进入角色是一样的。那么关键是如何使学生“进入角色”。首先,讲究开讲艺术,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新课导入”这一关尤其重要。上课伊始,学生的情感,处于蛰伏状态,如何掀起学生情感波澜,促使学生进入最佳情境?实践证明,或演染一种气氛,或创设一种情境,或高唱一首歌,或竞猜一个谜,或播放一段音乐,或表演一个小品,或朗诵一首诗,等等,均有良好的效果。总之,开讲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创造,它是打开学生求知大门的金钥匙,更是架设教学目标的认知领域与情感领域的金桥。实践证明,好的开场白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心入其境,让文中所写景和事、人和物、情和意,猛烈叩击学生心扉,在学生心中

4、产生共鸣,让学生跨越时空,激发兴趣、丰富想象、激活思维,受到情感的熏陶。其次,以读入情,以读入境,以读会心。掌握一定技巧,富有感情的朗读,能将学生引入意境,从而认识文章反映的客观现实而受到教育。人们常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让学生去意会文章不可言传的入微之处,唤起激情,进入意境,就是凭借朗读来加强情感体验的,所以要求教师示范朗读。示范朗读时,教师的情感一定要与教材(作者)的情感保持一致,喜则声高气扬,怒则声疾气足,忧则声低气馁,爱则声柔气徐,这样融之以情,读出感情,才能激起学生的感情。否则,教师朗读缺情寡味,学生听了如披冰雪,不知所以,哪还谈得上什么向学生传情并让学生从中深受感染呢?如,高

5、中新教材戴望舒的雨巷,如不通过一字一顿、低沉幽怨的反复吟咏,怎么也不能使学生仿佛步入“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不能使学生仿佛遇见那位有着“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而获得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感受。再次,语文课上,教师要善于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再现课文所提供的艺术形象和具体画面,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的情感沿着作者的思路,进入作品的情境之中。因为教师讲解课文的过程,不仅是师生共同进行文学鉴赏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情感交流,艺术形象再创造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统观全局,充当导演角色,同时还要细致入微,惟妙惟肖地充当演员角色。如新教材李密的陈情表是一篇催人泪下,感人肺腑的抒情散文。讲解这

6、篇课文,教师应进入境界,声音低缓,心情沉重,充满怜悯之情。通过教师披文入情的引导分析,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听录音、集体朗读课文都非常投入情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主旨的领悟比较深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二、启迪想象,引入意境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情感体会和情感移植往往离不开想象,因为它可以活化语言情境容易使人受到感情的熏陶。如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应怎样理解“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句丰富的意蕴呢?教师要求学生结合生活,结合平时的观察进行想象。有个别学生描述出自己这样想象的画面:西斜的夕阳给湖畔的柳枝镀上了一层灿烂的金黄色,轻风徐来,柳条也舒展着自己柔美修长的双臂,那娉娉袅袅

7、的样子,真如一位艳美绝伦的新娘一般。她的影子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也荡漾在诗人的心湖里。多情的柳树宛若一位娇羞的新娘,在无奈地与自己的丈夫作别。此情此景,人何以堪?这里,徐志摩的真正情感,已不再停留在“蜜甜的忧愁”上了,试想,新婚而别,娇羞之后是多么的依恋与心酸。通过想象,我们可以领悟到徐志摩对康桥无限眷恋之情。又如赏析郁达夫的故郁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该怎样去领会这段文字描写什么景表达什么情呢?教师通过激励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调动以往的生活

8、体验,学生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尽管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但通过想象,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这样的想象,学生走近生活,走近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的清、静、悲凉的韵味。综上所述:“披文以入情”,并进一步做到“讲文以入情”以情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以情再现课文的形象、意境,以情朗读,以情激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阅读教学情感熏陶的良好途径。有一位教育家如是说:“语言是生命主体的东西,语文课应体现生命主体的特征情感熏陶与情感体验,尤其是文学作品。”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