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项目建设总结报告(1128)(DOC 21页)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8621101 上传时间:2023-12-2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项目建设总结报告(1128)(DOC 21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完整word版)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项目建设总结报告(1128)(DOC 21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完整word版)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项目建设总结报告(1128)(DOC 21页)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完整word版)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项目建设总结报告(1128)(DOC 21页)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完整word版)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项目建设总结报告(1128)(DOC 21页)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项目建设总结报告(1128)(DOC 21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项目建设总结报告(1128)(DOC 21页)(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芜湖技师学院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总结报告2014年11月芜湖技师学院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项目建设总结报告一、学院概况安徽芜湖技师学院是安徽省政府首批批准的公办技师学院,是一所专门培养中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国家重点技工类高职院校,是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和全国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学校。芜湖汽车工程学校和芜湖县职教中心是学院附属中专学校,均为省级示范中职学校。 学院始建于1958年,占地面积480亩,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其中新校区占地面积370亩。全日制教育分为中专和高职(五年制高职、高级技工、技师)两个层次。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实训条件优越,拥有各级

2、各类教师300余人,建有标准化实训中心2万平方米,教学设备总值达8000万元,拥有模具制作与维修、汽车维修两大国家级实训基地。学院现设有八个教学系部,开设近30个专业,涵盖一、二、三产业,办学领域广泛、优势明显,近年来,学院学生在省、市各类技能竞赛中成绩骄人,荣获多项大奖。学院设有国家开放大学机械工业学院安徽芜湖技师学院学习中心、安徽省电大芜湖县工作站、安徽财经大学、安徽工程大学函授站,与安徽工程大学、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天津职业师范大学等高校开展多层次教育合作。 目前,学院已形成全日制在校生1万人,年短期培训学员1万人的办学能力,校园环境优美,办学理念先进,设施一流,是理想的学习生活场所。二、

3、项目建设总体情况2012年5月份以来,我院严格按照关于实施2012年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精神和具体要求,根据我院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扎实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项目建设工作,围绕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为主,展开了以培训模式、课程设置、教材开发、师资建设、培训装备和能力评价等为内容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建设,取得了较好成绩,大大提升了高技能人才培训能力和校企合作能力。项目总投入268万元,各项目建设进度符合任务书规定,现已完成项目建设任务,资金完成度100%。表1 项目建设考核指标完成情况项 目建设完成情况组织与管理项目组织设立专门组织机构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下设项

4、目办公室人员分工安排制定了人员分工,4个重点专业建设人与学院签订责任状项目管理制度建设情况新出台制度11个,运行记录完整。项目档案及相关资料资料完整培训能力场地条件所报各专业培训场所总面积17000平方米装备设备实训教学仪器设备数100台/套实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00万元师资条件师生比 1:161:18高级工以上的专职培训教师比例要求100 %高级实习指导教师(高级技师)占实训教师总数比例要求45 %项目产出高技能培训规模学制教育年培训人数社会培训年培训人数评价反馈用人单位满意率要求85%培训学员满意率要求85%表2 四个建设专业任务完成情况表项目名称单位建设目标完成情况完成率(%)构建完善的

5、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高技能人才培训方案个11100一体化课程标准套44100校本教材、讲义本66100正式出版教材本11100专业带头人培养人22100骨干教师培养人2424聘请企业高技术人员人88100改扩建实训场地个1314新增设备数台/套560新增设备值万元200制定评价方案个44校企合作提升培训能力高技能培训协议个9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人2020100校外实习基地(新增)个9提炼培训基地建设工作经验专业建设总结报告个44100典型案例个44100三、项目建设工作机制与举措项目建设中,我院坚持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安排部署,统一管理程序,统一工作进度,积极推进高技能人才基地项目建设。(一)强化领

6、导,全员激发成立了由学院副院长任顾问,汽电系书记任组长,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项目建设办公室、汽车维修专业建设项目小组和专业建设委员会,明确了各自的工作职责和要求。以项目建设为推力,统筹安排和协调,整体联动,全系所有教职员工参与了项目建设。(二)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建设中,我院一方面紧紧抓住汽车维修这个重点专业,以点带面,推动了汽车维修与检测、汽车底盘维修、汽车车身喷涂等相关专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以培训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为重点建设内容,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改革在全系各个专业中全面铺开。全院两年来共完成10项培训课程体系改革,培训教师50人次,深化校

7、企合作12家。充分发挥项目建设效益,与国家中职示范校、省级精品专业等项目的建设成果共建共享,全面提升了我院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力。(三)规范管理,落实责任学院制定了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项目经费管理实施细则等专项工作管理办法,落实工作责任,规范工作程序,严格效果考核。建立了工作例会制度、专家论证制度、验收考核办法等16项管理制度。对项目建设的实施过程实行全程监控,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按期达标。学院与汽车维修专业负责人签订了目标责任状,并明确了多项奖惩措施,从而激发和调动了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四)对照问题,有的放矢我院对照实施方案要求,加强过程监控管理,确保了建设质量。同时,我们针对项目建设中存在

8、的问题,及时进行梳理和分析,制定和实施整改方案。为保证建设成果达到预期目标,专门出台了相关的技术规范文件芜湖技师学院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技术规范,做到了各方面建设有章有循。我们还虚心学习其他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工作经验,先后赴各兄弟院校学习项目建设经验,有力地促进了项目建设,确保了项目建设各项任务的完成。四、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和成效(一)重点建设专业项目在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期间,汽车检测与维修重点建设专业开展了以就业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员为中心,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将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融合贯通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块式一

9、体化改革;探索构建了以职业活动和工作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新型课程体系;着力提高师资的专业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建设“双师型”队伍;对各专业培训装备逐步完善,科学管理;积极探索高技能人才培训的基本规律和科学方法,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奠定了基础。现已全面达成了实施方案中重点建设专业的相关预期目标。 1构建完善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 (1)创新人才培训模式各重点专业均成立了由企业技术人员、专家、学院管理人员和专业教师联合组成专业建设委员会,共同制定专业教学方案,评价培训效果。两年来汽车维修重点建设专业,派出24名教师到芜湖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大陆汽车电子芜湖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对技能人才的岗位与职

10、业能力需求开展调研,通过与本地区行业企业的高管、技术人员座谈、问卷调查,以及对企业一线员工、学校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形成问卷调查表550份;还到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等5家同类院校的相同或相近专业就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等情况开展调研,共形成调研报告4份。对汽车维修专业进行岗位与职业能力分析,形成职业能力分析报告。在此基础上,汽车维修专业结合本行业和专业特点,形成了个性鲜明的的高技能人才培训模式。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形成了“校中厂”的高技能人才学制教育培训模式和开展模块式、培训包短期人才培训模式。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培训,教学内容与企业高度融合,在学校依照企业的生产情景建设“校中厂”,实行“工学结合”的教

11、学方式,融“教、学、做”为一体。我们根据汽修行业岗位分工,将培训内容开发出培训包,再依据学员工作需要选择模块进行短期培训。(2)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学院紧扣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两个关键点,在人才需求调研和岗位分析的基础上,设计教学模块,优化课程设置、更新培训内容,以确保各专业的技能要求标准、知识结构能够适应岗位最新技能要求。通过两年的建设实践,汽车维修专业共形成了2个学制教育高技能人才培训方案,2个短期培训方案,6套一体化课程标准(大纲),建设了6门精品课程。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我院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想设计课程体系,要求课程体系的构建彰显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理念,坚持培养生产一线的高技能

12、型人才。具体做法为:一是建立以基于工作过程的高技能项目课程体系,制定新的培养方案、培训计划和培训大纲;二是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重组、整合课程内容,删除或减弱部分文化课和职业基础课的课时和内容,加重专业课程的份量;三是专业技能教学发挥现有循序渐进的优势,改革以理论教学为主,技能训练为辅的教学方式,探讨理论与实操一体化教学模式,全面改革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形成一体化教学体系。四是进一步探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汽车维修专业构建了与培养高技能人才需求相适应的培训课程体系。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构建了“技能模块化”和“培训包”,“模块式一体化教学”课程体系,引入职业资格标准或企业认证标准,按照岗位

13、不同等级职业资格证书及企业认证标准的技能培养要求,对应设置专业主干课程。(3)开发特色校本教材为提高培训质量和突出学校特色,采取了教师自主开发、校企联合开发等多种方式进行了校本教材(讲义)的开发。两年来,各专业针对企业岗位的具体要求,结合校内实训基地的设施条件,总共开发校本教材(讲义)6本。(4)强化师资团队建设学院通过采取内培外引、专兼并重、多形式培养教师的措施,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着力提高师资的培训教学能力和培训实践能力,建设“双师型”队伍。在具体做法上,一是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方式,组建了数控技术应用等四个重点建设专业的优质教学团队;二是以提升技能教学能力为重点,通过下企业全脱产顶岗

14、实践、短期培训和与企业合作开展横向课题研究等方式,安排教师承担“产、学、研”工作重任;三是以提升教师职业化能力水平为落脚点,促使专业课教师的技能等级向技师、高级技师水平提升;四是以优胜劣汰为推动力,通过采取竞争上岗、资格筛选、考核定级的方式选拔院级名师、骨干教师、合格教师,淘汰部分不合格教师,并将其待遇与所定级别挂钩,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不断高移。五是从行业企业中聘请技术能手担任兼职教师,进一步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在高技能人才基地建设期间,遴选出汽车维修重点建设专业的学科带头人2名,另吴友林、宋翼飞、胡成等7名教师被定为专业带头人;共选派20名教师外出参加高等院校、国家、省级人社部门和教育部门

15、所组织的骨干教师短期培训;邀请专家教授来校开展教学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专题培训及业务指导,全校教师和中层以上干部均参加了专题培训;共选派10名专业教师到企业参加顶岗实践、挂职锻炼、短期培训或课题研究。如今,在汽车维修重点建设专业中,原有高级讲师、高级实习指导教师和高级工程师 5 名,新增3名;高级技师、技师10名,新增8名;“双师型”教师占91.5%,新增7%。通过引进、聘用等途径,聘请了各大企业包括技术能手、技术骨干8名。 经过项目建设实践,专业教师对本专业的建设思路更为清晰,课程开发能力得到增强,一体化课程教学技巧更为娴熟。基础课教师对所任教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明晰,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的教学结合更加密切。目前,一支专业结构较为合理、发展梯次较为齐全、“双师型”教师阵容较为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