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学 第八章社区康复护理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8617834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区护理学 第八章社区康复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社区护理学 第八章社区康复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社区护理学 第八章社区康复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社区护理学 第八章社区康复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社区护理学 第八章社区康复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区护理学 第八章社区康复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护理学 第八章社区康复护理(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社区康复护理社区康复是康复医学服务的一种形式,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康复途径,也是 伤残后及残疾者在社区内继续得到服务的保证。通过利用和依靠社区人力资源,采取简单、 有效、易行的康复措施,使病、伤、残者在自己的生活区域内得到全面康复的服务。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康复的目标侧重于使残疾人能够重返社会,提高生活质量,因此社区康 复的建设与发展尤为重要,而社区康复护理作为社区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区康复过 程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第一节 社区康复概述一、基本概念(一)康复20世纪 9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对康复的定义是:康复是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最大 限度地恢复和发展病、伤

2、、残者的身体、心理、社会、职业、娱乐、教育利周围环境相适 应的潜能,以减少病、伤、残者身体、心理和社会的障碍,使其重返社会,以提高生活质 量。由此可见,康复是针对病、伤、残者的功能障碍,以整体人为对象,以提高功能水平 为主线,以提高生活质量并最终回归社会为目标,使病、伤者最大可能恢复或重建身、心、 社会功能,达到最佳状态,担负起他们能承担和应该承担的社会职能。(二)社区康复 社区康复是指以社区为基础开展的康复工作,有别于过去一向实行的医院康复。1994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发表了一份关于社区康复的意 见书,对社区康复工作的解释 :社区康复是属于社区发展计划中的一

3、项康复策略,其 目的 是促进所有伤、残者享有康复服务,实现机会均等、充分参与的目标。社区康复的实施要 依靠伤、残者自己和他们的家属、所在社区,以及相应的卫生部门、教育部门、劳动就业 部门和社会服务部门等的共同努力。(三)社区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是研究伤病者与伤残者身体、精神康复的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科学。在 总 体康复医疗计划下,围绕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减轻残障的全面康复目标,通过功能训 练, 采用与日常生活活动密切相关的运动、作业和语言等康复治疗方法,帮助残疾者提高 自理能 力的护理过程。例如:为了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直而对病人进行的被动运动、按摩, 训练 病人利用自助器具进行进餐、穿衣、梳

4、洗和排泄等。社区康复护理是将现代整体护理观融入社区康复,在康复医师的指导下,在社区层次 上,以家庭为单位,以健康为中心,以人的生命为全过程,社区护士依靠社区内各种力量, 即残疾者家属、医务工作者和所在社区的卫生、教育、劳动、就业和社会服务等部门的合 作,对社区伤残者进行护理。二、社区康复的工作内容及服务模式(一)社区康复的工作内容1. 残疾的早 期发现及预防 在社区康复中 ,初级保健与 康复工作人员合 作开展对 残疾的三级预防。通过康复预防措施,建立并形成公众意识和行为,防止和减少残疾的发 生。2. 提供康复技术服务 主要为社区中的病伤残者提供功能评定、康复治疗、巳康复护理 等服务,并且为需要

5、康复训练的病伤残者制定训练计划,/指导其使用康复辅助器具等。3. 提供社区康复转介服务 转介服务应该是社区康复的重要内容。社区康复由于其设施 及人员的限制,只能提供基础康复服务,不能提供复杂的、专业的康复服务。因此,在遇 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必须向上级专业康复机构转介。社区康复不同于医院康复,有其独特的特点:服务层次在社区。根据社区内康复对象的康复需求,依靠社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工作;提供的康复服务应是全面的。 社区对伤残者进行身体、精神、教育、职业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训练;伤残者应主动参 与制订和实施计划。在社区康复中,病伤残者不是被动接受治疗,而是主动参与到康复计 划的制定和实施中,并积

6、极开展康复训练;应有支持系统。有上级咨询、转诊系统和资源 中心的支持,以解决复杂的康复问题及较高级人员的培训等。(二)社区康复的服务模式社区康复服务模式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结构等密切相关。我 国 己经开展的模式有:1. 社区职务保障模式 主要由民政部门负责,结合基层社会保障,对社区内老、幼、伤 残者进行收容和康复。如社区内的养老机构,对老年人进行简单的护理和运动治疗 ;职业康 复训练,对有劳动能力的伤残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康复,组织和指导他们学会一门技 术,并安排到社区相关部门就业,享受政府优惠的相关政策。这种模式虽能解决伤残者的 实 际生活困难,但受经济发展限制,每位伤残

7、者谋到广个自食其力的工作很难,容易造成 单纯 依赖福利照顾的倾向。2. 卫生服务模式 主要由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负责,以伤残人为服务对象。利用初级卫 生保健组织网络,从普查残疾人开始,以家庭为基地,开展康复预防,治疗服务。如对社 区内儿童营养不良实行预防和治疗并行的方法,进行专门的膳食补充和药物治疗等;又如对 伤残者根据实际条件,进行身心功能特别是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等。这种模式对职业 康复和社会康复方面的训练相对关注较少,不利于伤残者回归社会。3. 家庭病床模式 主要由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为病人(如脑血管意外后偏瘫等)开设家 庭病床,由医务人员定期上门进行基本的康复治疗、康复护理和康复训练。

8、由于社区医疗 卫生服务机构中的医务人员专业康复知识的缺乏,强调身心功能训练不够,并且缺乏职业、 社会康复等服务内容,康复受益覆盖面就不够广泛。4. 社会化模式 在社区康复中政府起主导作用,强调各部门各级人员参与,针对社区内 需要康复的老年人、伤残人和慢性病病人进行医疗、职业和社会等方面的康复,这种模式 既有利于康复对象重返社会,也有利于整个社区向前发展。三、社区康复护理工作的对象与内容(一)社区康复护理的对象1残疾者 指心理、生理或人体结构上以及某种组织不同程度的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 造成部分或全部失去正常个人或社会生活能力的人。包括肢体、脏器等损害引起的各类残 疾者,有肢体残疾、听力残疾、语

9、言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和脏器残疾等。我国残疾 者每年都有增加的趋势。2. 老年体弱者 按照自然规律,老年人经历着一个自然衰弱的过程。其机体的脏器和器 官出现功能逐渐减退,其中老年体弱者的功能障碍会影响他们的健康,需要康复护理的帮 助。康复护理的措施有利于延缓衰老的过程,提高年老体弱者的生活质量,随着社会人口 老龄化的出现,我国老年人口迅速增加,因此年老体弱者的社区康复护理受到更多的关注。3. 慢性病病人 很多慢性病病人病程缓慢进展或反复发作,致使相应的脏器与器官出现 功能障碍,而功能障碍加重了原有的病情,形成恶性循环。慢性病病人更多的时间是在社 区家庭中生活,社区护士可以帮助慢性病病人进行

10、功能恢复等锻炼,同时也防止原发病的 恶化和并发症的发生。(二)社区康复护理的原则1. 注重功能训练 根据病人不同的性质和需要,配合康复医师及其他康复技术人员对残 疾者进行功能评价和功能训练,以最大程度地保存和恢复机体的功能,预防继发性残疾和 并发症的发生。2突出自我护理 一般情况下,病人总是处于依赖地位,日常生活依靠他人帮助,如 喂饭、洗漱、更衣和移动等,而康复护理的原则是在病情允许的条件下,训练病人进行自 理,即自我护理。因此,对病、伤、残者及家属要进行必要的康复知识教育 ;鼓励和帮助他 们掌握自我护理的技巧,从部分生活自理到全部自理,增强信心,以适应新的生活,重返 社会。3.重视心理护理

11、残疾人和慢性病病人都有其特殊的、复杂的心理活动,甚至出现精神、 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康复人员应理解和同情病人/时刻掌握康复对象的心理动态,及时、 耐心地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帮助他们树立信心,鼓励参与康复训练。(三)社区康复护理的工作内容依靠社区的力量,主要实施如下康复护理工作:1预防 落实各项有关残疾预防的措施,如给儿童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搞好优生优 育和妇幼卫生工作,开展环境卫生、营养卫生、精神卫生、保健咨询、安全防护和卫生宣 传教育等。2. 普查 在本社区范围内逐户进行调查。查出本社区的残疾人员和他们的分布,做好登 记,进行残疾总数、分类和原因等统计分析,为制订残疾预防和康复计划提供资料。3

12、. 康复训练 在家庭和社区康复站,对需要进行功能训练的残疾人,开展必要、可行的 功能训练。例如,生活自理训练、步行训练、家务活动训练、儿童游戏活动训练、简单的 语言沟通训练及心理辅导等。4教育康复 帮助残疾儿童解决上学问题,或组织社区内残疾儿童的特殊教育学习班。5. 职业康复 对社区内还有一定劳动能力、有就业潜力的青壮年残疾人,提供就业咨询 和辅导,或介绍到区、县、市的职业辅导和培训中心,进行就业前的评估和训练 ;对个别残 疾人,指导自谋生计的本领和方法。6. 社会康复 组织残疾人与非残疾人一起开展文体和社会活动,以及组织残疾人自己的 文体活动,帮助残疾人解决医疗、住房、交通及参加社会生活等方

13、面的困难和问题 ;对社区 的群众、残疾人及其家属进行宣传教育,使其能正确地对待残疾和残疾人,为残疾人重返 社会创造条件。7. 独立生活指导 协助社区内残疾人组织起“独立生活互助中心”,提供有关残疾人独立 生活的咨询和服务,如有关残疾人经济、法律、权益的咨询和维护、有关残疾人用品用具 的购置和维修服务、独立生活技能咨询和指导等。第二节 康复护理的评定与常用康复护理技术一、康复护理评定 康复护理评定是对病、伤、残者等康复对象的功能状况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综合评 定,以明确病人的残损程度,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采取相应的康复措施,使病人最大程 度地恢复机体的功能,并在康复过程中和最终阶段评定康复效果。康

14、复护理评定的目的是 使病、伤、残者丧失或受损的功能得到最大限度地恢复、重建或代偿。因此,社区护士应 该了解残疾的评定内容,并为制定康复治疗计划提供依据。(一)残疾分类 残疾是指因各种原因造成的身心功能障碍,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正常生活、工作和学 习的一种状态。主要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语言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及其他残 疾。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按残疾的性质、程度和影响,把残疾分为以下 3类:1. 残损 指身体结构和(或)功能有一定程度的缺损,身体和(或 )精神与智力活动受到不 同程度的限制,对独立生活或工作和学习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个人生活仍然自理,是生 物器官系统水平上的残疾。因此,又称

15、结构功能缺损。如脑血管意外病人出现一侧肢体肌 力减弱,但能行走、生活自理,属残损。2. 残疾 指由于身体组织结构和(或)功能缺损较严重,造成身体和(或)精神或智力方面的 明显障碍,以致不能以正常的方式和范围独立进行日常生活活动,是个体水平上的残疾。 因此,残疾又称个体能力障碍。如脑卒中后遗症出现一侧偏瘫,只能扶拐杖慢行,上下楼 梯、洗澡等有困难者属残疾。3. 残障 指由于残损或残疾,限制或阻碍完成正常情况下(按年龄、性别、社会、文化等 因素)应能完成的社会工作,是社会水平的残疾。因此,残障也称社会能力障碍。如脑卒中 后遗症出现全身瘫痪,卧床不起、个人生活不能自理,并且不能参加社会活动,属残障。

16、针对不同层次的残疾,康复护理的对策也有所不同。如结构功能障碍者要促进其功能 恢复;对并发症进行预防和治疗;个体能力障碍,采取适应和代偿的对策,发挥瘫痪肢体残存 的功能,可利用辅助器具、自助器具等来提高旧常生活活动能力,而社会活动发生障碍时, 其对策应为改善环境,对家属、单位和社区进行工作,确保对残障者进行照顾,改造公共 设施和社会环境,使残障者能方便地活动。(二)主要的评定方法1. 测量评定 测量评定法是使用皮尺、量角器等简单的工具测量肢体的长度和周径,关 节活动范围等,并与健侧做比较,以评定肢体残损情况时方法。主要内容有测量肢体长度, 肢体周径以及关节活动范围。2肌力评定 肌力测定是判断有无肌力低下的范围和程度,发现导致肌力低下的原因, 力低下的原因,为制定治疗、训练计划提供依据及检查治疗、训练效果。主要内容有手法 检查和器械检查两种方法。3日常生活活动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