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的迷思》读后感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8615463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养的迷思》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养的迷思》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养的迷思》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养的迷思》读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养的迷思》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养的迷思》读后感(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养的迷思读后感这当然很让我们吃惊。不过,说实话,目前父母和原生家庭的功能都 被夸大了,我们忙着用悲惨的童年解释我们为什么是目前这个不理想的状 态,我们通过指责或教导父母怎样为父母(爱与自由,温和而坚定)等等 来缓解我们自身的焦虑,尤其是老师这个职业,经常做的就是分析,那个 孩子有那样的问题是因为他所处的家庭,他的父母不作为或者非常糟糕。 但也许,这一切都是误解呢?我一直很努力,想把我的孩子培养好。不过我跟他互动过程比较艰难 如果是孩子爸爸在场,更是举步维艰。所以有时会有些绝望。但当我把孩 子带出去,他都异常听话懂事。当我带他去表弟家,表弟酷爱玩手机游戏 和IPad,他立刻就沉迷于此,整天跟他

2、表弟抢着玩游戏; 当我带他去 他表哥家,表哥家很多书,他立刻变成小书虫; 当我带他去给我陪读, 住民宿,有很多大哥哥大姐姐在旁边,他又变得独立懂事,完全不给我添 麻烦。我也很惊讶,他会有如此迥异的表现。但看到这本书,我才确定, 这一切很正常,孩子很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其实孩子在不断摸索这个世 界的规则,所以,不同的环境,他会有不同的表现。在父母面前唯唯诺诺 的孩子,或许出门后胆大冒进。李天一犯罪时,跟他在家里表现肯定不一样。所以常常有少年犯罪, 父母惊呼:“我家孩子不是这样的人啊!”这时我们责怪父母跟孩子隔阂 太深,父母完全不理解孩子,这或许也是我们的一种偏见。书中甚至给了 一个例子,有心理学

3、家收养了一只黑猩猩,让它和自己的儿子完全一样的 待遇,希望看到黑猩猩经过人类的教化,能够有不同。黑猩猩养到十九个 月,实验进行不下去了,因为他们的儿子被黑猩猩教化得十足“猩猩化” 会“嗷嗷”叫,行为动作都模仿他的猩猩兄弟。父母赶紧把猩猩送动物园, 把孩子送幼儿园。(可怜的猩猩,从小包着纸尿裤,被当做人来养的猩猩, 从此就被关在铁笼子里,它怎么适应这个变化呢?)那么,父母究竟能给孩子带来什么?父母影响孩子在家的行为,也为 孩子提供知识和训练,帮助孩子走出家门后能应付外面的世界。这才是父 母最需要做的。所以我们中国有句古话,“惯子如杀子”。如果我们在家 里过分溺爱孩子,但孩子出门后面对的是另一个不

4、能宠爱他,以他为中心 的世界,他就会特别痛苦。那时就会出现很多情绪问题和心理问题。我们 要教的是各种知识、社交技巧,管理情绪技巧等等。医学世家的孩子,从 小耳濡目染各种医学知识,虽然不当医生,也比别家孩子懂医学常识。但 是,孩子的性格,我们影响没那么大。这个网站教养的迷思读后感范文很有深度,希望可以助您一臂之 力。篇 1:教养的迷思读后感关于教养,自然是要回到人之初。性本善性本恶在中国争论两千年, 养不教父之过,在国人心目中虽然不是铁律,大致也是认可父母的教养作 用。西方来说,洛克的“白板论”盛极一时,但是白板本身也是假设。人 生来白板一块,好坏完全依赖后天,洛克是政治哲学家,这个假设奠定了

5、美国独立宣言所谓的“人人生而平等”,这个政治正确的理论,如今 看来并不成立!生物学的各种证据证明人类并非生来大脑空空,不是 blanklate。从进化论,进化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类一出生,就是带有某 种“操作系统”的功能,才能够后天习得一些东西。科学是个很讨厌的东 西,经常推翻过去千百年的所谓经验。行为遗传学第一法则否定了白板论 当然也不赞成我国的所谓性本善,毕竟有天生恶童这样的先例。美国焦虑的家长,跟我们其实一样。美国的过去正在成为今日的中国,我们今日那种焦虑的父母,曾经在美国也有过,社会到某个阶段的产物。事实上,既不存在完美的父母,教 科书意义的好父母,都是几乎不可企及的目标,如果以此为方向

6、,家长不 焦虑才怪,追逐一个可望不可即的目标,虽然有那么点儿励志,但是十几 年如此,焦虑成病,父母难免成祸害。看完这本书,能否对抚养孩子有实际的意义?我不清楚。人生是一场 冒险,要为一个孩子担起指导人生的责任更是风险巨大。所有的育儿理论, 甚至是成人生活手册,其实都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无法作为绝对遵循的 金科玉律。至于运用本书的理论,为人父母者最可能需要做的,是让自己 身处一个好的团体,为孩子选择一个好的团体。篇 2:教养的迷思读后感在教养的迷思一书中,朱迪斯哈里斯用众多的证据证明,在孩 童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影响力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大,真正具有影响力 的是孩童在家庭之外的同辈群体。换句话说,

7、双亲并不能教导孩子社会化,儿童的人格塑成主要受到他 们的小伙伴以及家庭以外的经验影响。专家们都是错的!为什么移民的第二代说话口音是和同辈人相同,而不是和他们的父母 相同?在英国的早期上流社会,许多男孩生命中的前八年是和保姆在一起, 接下来的十年是在寄宿学校生活,结果,言行举止还是和他们的父亲相似?教养的假设”不能解释这些现象,但是哈里斯可以。在教养的迷思一书中,朱迪斯哈里斯用众多的证据证明,在孩童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影响力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大,真正具有影响力的 是孩童在家庭之外的同辈群体。换句话说,双亲并不能教导孩子社会化,儿童的人格塑成主要受到他 们的小伙伴以及家庭以外的经验影响。专家们都是

8、错的!为什么移民的第二代说话口音是和同辈人相同,而不是和他们的父母 相同?在英国的早期上流社会,许多男孩生命中的前八年是和保姆在一起, 接下来的十年是在寄宿学校生活,结果,言行举止还是和他们的父亲相似?“教养的假设”不能解释这些现象,但是哈里斯可以。斯蒂芬平克说,这本书彻底改变了他“对童年和儿童的看法”,并预 测它将成为“心理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哈里斯提出的理论,将改变为人父母既有的形象。同时,哈里斯也对 父母们提出了忠告:你什么可以做,什么无法做到。同时也将父母从“不 能培育出自信、快乐、举止得宜的孩子”的罪恶深渊中解救出来。我希望大家读完这本书,能够让抚养孩子这件事变得容易一些,让家 长的压力小一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