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养殖创业计划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8615245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肉牛养殖创业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肉牛养殖创业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肉牛养殖创业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肉牛养殖创业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肉牛养殖创业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肉牛养殖创业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肉牛养殖创业计划(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肉牛养殖创业计划肉牛养殖创业安排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牛的存栏量、牛肉产量和人均占有量快速增长。以下是我共享的肉牛养殖创业安排,欢迎大家借鉴! 一 、项目摘要大力发展肉牛养殖,是落实菜篮子工程,发展畜牧业,调整农业结构,爱护生态治理环境的重要举措, 对促进农业增效、农夫增收,意义重大。 肉牛养殖始终是农业经济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肉牛品种结构不合理,品质差,饲养落后,一家一户养殖,成品牛外调困难,销售不畅,规模效益、抗风险实力弱,附加值低,始终制约着肉牛养殖业的发展,为了尽快适应肉牛养殖业的新形势,充分发挥肉牛养殖业的传统优势,打出特色牌,特打算发展肉牛养殖示范户。 本项目在现代先进的饲养

2、技术和管理技术条件下,引导农夫走出传统养殖圈子,进行养殖业的“”结构调整,进行“粮、经、饲”种植,肉牛采纳规模化养殖,有利于采纳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养殖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有利于促进养殖、加工、经营、销售各环节联结,进一步缓解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冲突,提高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推动畜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肉牛采纳规模化养殖,有利于采纳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养殖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发展养牛业,同时针对本地区牛的品质及养殖水平滞后的现状,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基地为依托,充分利用农业产品化调整的契机,发挥肉牛养殖业现有优势,主动引导优质商品牛生产。项目安排:欲建立了一个规模养殖示范场,厂房

3、、设备部分已经齐全,希望争取帮扶资金尽早完成厂房和其它各项设备筹建,早日投产,使肉牛规模扩大带动当地的群众致富,进一步扩大肉牛销售市场,逐步树立我们自己的品牌,切实达到创业的目的和宗旨。 二、项目的基础条件1、有利的区位优势水井槽位于*与*两省交界之处,并紧靠*,交通运输便利,有着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市场前景2、突出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在我们当地区主要生产小麦、玉米和水稻,特别适应畜牧业特殊是养牛业的发展。近年屠宰业发展快速,除原各乡镇静点屠宰场外,食品加工厂和冷冻场也大量增多,平均每天屠宰量超过千头,肉牛需求量极大。三、项目建设内容与实施规划(一)项目建设内容:成立个体肉牛养殖户,欲形成大型特色

4、规模养殖示范场和示范户,形成集饲养、饲料加工、环境爱护、肉牛生产为一体的规范化生产示范基地。 (二)项目实施规划:本项目预料在 年2月份起先实施, 年八月起先建牛舍, 年的1月份完工,2月正式起先养殖。初期预料养殖牛犊0头。 四、项目建设原则和组织形式 (一)建设原则1、坚持面对现将来,面对现代农业,高起点原则。2、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饲养适销对路的*杂种牛,保证销售;管理、饲养协调一样的原则; 3、坚持推广应用现代农业技术,搞绿色、无公害、高品质的商品牛生产的原则; 、坚持自愿与自主的原则:农户自愿参与,自我投入,遵守合同; 5、坚持多方投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 、坚持环境爱护原则:基

5、地养殖场要合理规划,合理布局,防止环境污染。(二)组织形式 、资产全部形式。前期资金来源主要由政府划出0%的财政肉牛发展基金、养殖户个人资金及银行贷款组成。政府和银行的扶贫资金由扶贫办封闭管理,扶贫办分别和企业、养殖户签定运用合同,保证资金正确运用和到期收回。 、经营形式。由政府协调,引进企业,以约定方式组成“公司养殖户”联合体,以降低养殖户投资风险。 3、管理形式。规划建设由本人统一设计、施工,保证先进性和高质量;技术服务、防疫和销售方面通过本人统一组织实施,注意爱护养殖户利益。4、政府负责协调服务,制定政策。 5、公共设施管理。水、电、路等公共设施由自己统一管理和运用,运行和维护费由自己担

6、当。 五、项目投资预料 项目现共需资金5万元(详见投资预料表)。现目前急需建厂房一间,购买良种牛犊60头,须要7万元。 肉牛养殖前景分析 一、发呈现状 (一)基本状况 1.牛肉产量快速增加,在肉类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牛的存栏量、牛肉产量和人均占有量快速增长。2001年全国牛肉产量59万吨,人均占有量4公斤,分别比90年增长.4倍和8倍。与此同时,牛肉在肉类中的比重不断提高。牛肉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从1980年的2.2%提高到200年的8%。 目前我国牛肉产量居世界第三位,牛肉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从980年的0.5%提高到201年的9%。 2.肉牛主要生产区域从牧区转向农区 自2世纪

7、0年头以来,我国牛肉生产中心逐步由传统牧区转向广阔农区。到200年,内蒙古、甘肃、新疆、青海、西藏五大牧区牛肉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从980年的44%下降到3%;同期河南、山东、河北、安徽四省牛肉产量由占全国的9.%上升到47.%,东北三省牛肉产量比重由11%上升到17%。 3饲养方式逐步由放牧转变为舍饲和半舍饲 以往我国牧区主要采纳草原放牧饲养牛,几乎不用精饲料进行育肥。这种饲养方式的优点是生产成本低廉,缺点是对我国原本生态环境较差的草地资源造成很大压力。近年来,农区普遍采纳秸秆、人工牧草和精饲料作为牛的主要饲料。其优点是充分利用了农区丰富的秸秆资源和闲置的劳动力,并缓解了肉牛对草地资源和生态环境

8、的压力。 在一些农区特殊是中原肉牛带和东北肉牛带,肉牛的饲养规模逐步扩大。不仅小农户的饲养数量增加,而且还出现了一批肉牛饲养规模在百头以上的养殖大户和养殖小区,大户和养殖小区的数量还在逐步增加。 (二)主要问题 1.生产水平较低,质量不高目前全国肉牛平均胴体重133公斤左右,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6%;每头存栏肉牛年产肉量仅相当于美国的1/3,甚至还低于墨西哥、阿根廷和巴西等发展中国家。此外,我国高档牛肉的比重不足5%,高档牛肉生产实力低是目前我国肉牛业的突出弱点。2疫病未得到有效限制 长期以来,由于防疫机构不健全,手段落后,检验设备不完善,我国肉牛饲养业中疫病时伏时起,一些重大疫病未能有效

9、限制,严峻影响肉牛生产,并成为牛肉出口的主要障碍。 .屠宰加工环节薄弱 屠宰较分散,加工企业规模较小,技术水平较低,60%以上的肉牛由个体户屠宰经营。缺乏统一的行业规范和分级标准,多数正规的屠宰加工企业没有通过国际通行的质量认证,以致生产的牛肉产品与国际通行的质量卫生要求相距甚远。二、市场前景与竞争力分析 综合考虑多方因素,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肉牛肉业会呈快速、健康发展势头。 一是国内市场需求空间大。目前我国人均牛肉消费量仅有公斤左右,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消费观念的转变,今后国内牛肉市场应有较大的需求空间。预料到2年,全国人均牛肉消费量将达到7.5公斤,国内市场牛肉需求

10、总量将达990万吨,与01年相比,有近150万吨的发展余地。 二是有生产成本及价格优势。我国牛肉的生产成本一般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0左右。牛羊肉出口价格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0%左右。 三是出口潜力大。我国的周边国家及地区是牛肉的主要进口国和地区。随着我国牛肉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市场营销网络的不断健全,对东南亚、中东和俄罗斯等周边国家及地区的出口潜力巨大。 但是必需看到,在加入世贸组织后,牛肉的进口关税将逐步下降,国外品质优良、包装精致的牛羊肉有可能涌入国内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必需刚好实行有效应对措施,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改善平安卫生条件,完善销售服务体系,主动开拓国内外市场。 三、发展思路和目标

11、 (一)发展思路 以生产优质牛肉为核心,以发展产业化经营为突破口,在重点优势区域内实行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主攻品种改良、产品质量分级、产品平安与卫生质量等关键制约环节,力争在几年内建成一批有国内外知名品牌、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牛羊肉产业带,最大限度地满意国内市场对牛羊肉产品的需求,并逐步替代部分进口产品和增加牛肉出口量。(二)发展目标到 年,中原和东北肉牛优势生产区域的62个重点县,牛肉产量将比2001年提高30左右,其中优质牛肉的比重由目前不足提高到20%以上,平均胴体重提高左右。中原、内蒙古中东部及河北北部、西北和西南肉优势区域的6个重点县,羊肉产量将比20年提高3,其中优质肉的比重达到

12、20%以上。 优势区内高档牛肉生产体系基本建立,涌现出一批牛肉知名品牌,基本满意国内市场对高档牛肉的需求,出口量也有所增加。 四、优势区域布局 (一)选择依据种畜资源优势明显。拥有优良的种群结构,不仅牛存栏数量多,而且拥有肯定数量的地方良种资源,作为产肉杂交优势利用的基础母畜群体。列入优势区域重点发展的基地县,牛的存栏量应在8万头以上,牛良种(包括地方良种)的覆盖率均在50%以上。气候与饲料资源优势突出。具备牛生长相宜的气候条件及丰富的饲草、饲料资源。产业基础良好。具有良好的技术支持服务体系,拥有肯定规模的屠宰与加工厂。基地县之间集中连片,以便形成规模优势。1.中原肉牛优势区域 该区域包括四川

13、、贵州、云南、广西4个省的7个地市38个县市。该区域地处温带,气候温柔,雨量充足,饲草饲料丰富,相宜发展肉牛生产。我国5大闻名地方良种黄牛,有4种(秦川牛、南阳牛、鲁西牛、晋南牛)发源地可以追踪到西南地区。该地区也是肉牛品种改良并取得显著成效的地区,肉牛生产水平高。01年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省牛的存栏量占全国的26.3%,牛肉产量占全国的473%。 但是,该区域从肉牛繁育、饲养到屠宰、加工与销售的一整套标准化生产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个体户屠宰占绝大多数,牛肉产品的平安性与卫生状况较差。 七、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 (一)社会效益分析:养牛场建成后能使农夫增加收入,脱贫致富,奔上小康生活,充分体

14、现国家和社会对农夫的关怀,维护社会稳定。 (二)经济效益分析:、成本以平均每年育肥100 头牛犊,每头平均体重10公斤,价格 年市场价格14元/公斤计。 (1)饲料消耗费用,60头100元/头000万元 (2)货款利息(1%)10万元5%=00元 (3)水、电:400元 (4)杂费每头0元60头元/头=00元。 (5)公共设施运行维护费00元。 ()其它50元。合计:8万元。 2、销售收入(元/公斤) 商品牛:0头1000斤/头7.元/斤万元 、获利:销售收入-成本=-3.948=.5万元。 八、风险防范 、市场风险。加强公司+养殖户合同管理,严格制定价格、数量、质量标准,确保全部回收。 、价

15、格风险。由于价格变动频繁,养牛的收益波动大, 短期内风险较大。因此养殖要有五年以上的规划,探讨降低饲养成本的方法,开发廉价饲料,例如:种植牛草。同时,要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加强管理等途径。 3、病疫风险。政策将加大对生猪养殖业的扶持。 年底,财政部出台了1项扶持政策支持生猪养殖业,详细包括能繁母牛补贴、能繁母牛保险、疫病防疫补助、肉牛良种补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强制扑杀补偿、屠宰环节病害牛无害化处理补助、肉牛调出大县嘉奖、完善肉牛生产消费监测预警体系、增加牛肉储备规模、支持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基础设施建设等。除财政部外,农业部下一步将接着支持肉牛原种场和扩繁场建设,增加供种实力。制定并实施全国肉牛品种改良安排,总结推广实施生猪良种补贴取得的胜利阅历,加快生猪品种改良步伐。主动推动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规范和技术规范的实施,激励和引导散养农户向适度规模养殖过渡。 九、环境治理 圈舍夏季冲洗两次,每头种牛日平均排粪水30公斤,育肥牛日平均排粪水1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