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笔记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8609058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学概论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语言学概论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语言学概论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语言学概论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语言学概论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言学概论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学概论笔记(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言学概论第一章 语言与语言学 第一节 语言的性质和范围一、为什么说社会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二、什么是符号?语言符号有什么特点?三、语言和言语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四、口语和书面语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有区别?五、什么是副语言和人工语言?二者有什么关系?1、语言:从结构上看,语言就是由词语这种符号构成的复杂系统。从功能上看,是人类进 行社会交际和思维认识的工具。语言具有符号性、系统性、社会性及其他属性民族性和生 成性(指人们可以根据有限的语言符号和组合规则生成无限的句子)模糊性 2、语言的能指和所指(什么是符号):用甲事物代表乙事物,而甲乙两事物之间没有必然

2、联系,甲事物就是代表乙事物的符号,其中甲事物就是符号的能指(形式),乙事物就是符 号的所指(内容和意义)。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人为约定的。3、语言符号的特征:语言中的词语就是一种符号,具有符号的特征。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用什么能指代表什么所指是任意的)2、稳固性(语言符号一旦约定俗成以后就具有稳固 性)3、渐变性(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采取渐变的方式)4、线条性(语言符号在言语 中只能有时间上的前后相继的关系)4、语言的社会性: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社会是语言的本质属性。自然语言系统和规则 是由特定的社会群体共同约定俗成的,而不是由个别人或少数人创造的语言的发展变化离不 开社会,

3、无论是新词语的产生,还是旧词语的消亡,都取决于社会交际的需要。由于自然语 言从生到长到死的整个过程都取决于整个社会,所以说社会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语言虽然不是人类唯一的交际工具,还有其他副语言如文字、体态等交际工具,但是副语 言只是辅助性的交际工具,一般使用范围有限,语言是一种独立的交际工具,是第一性的, 副语言是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之上的,是第二性的。因而,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5、语言和言语的区别: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语言包括语言系统、言语活动和言 语作品,狭义的语言只指语言系统,而言语则包括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 语言和言语既有一定的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主要区别在于:语言是

4、抽象的,言语是具体 的;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的;语言是现成的,言语是临时的(这种区别是区分语言单 位和言语单位的主要标准,如语素、词和固定短语属于语言单位,而自由短语和具体的句子 都属于言语单位);语言是有限、稳定的,言语是无限、多变的。联系:一方面,语言来自 言语,依存于言语,没有言语就没有语言,但是另一方面,语言又制约着言语,指导人们进 行言语实践。6、口语和书面语:语言包括口语和书面语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口语是以语音为载体的语 言形式,书面语是以文字为载体的语言形式。因为语言形式的载体不同,所以形成了不同的 表达风格。口语用词通俗,句子简短,结构松散;书面语用词文雅,句子较长,结构严

5、谨。 关系:书面语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即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但书面语又是 口语的发展和提高。他们之间总有一定的差异出现“言文不一”,但是如果书面语和口语的 差别太大,就会产生变革,如“五四”时期,废除文言改用白话文运动。7、副语言:又称为准语言,是指人类其他的辅助性交际工具,如文字、体态等,分为依附 性副语言如文字、电报代码等,是语言的代码,一般可以准确地转换为语言。另一种是独立 性副语言如体态语、美术语言,可以独立使用。副语言的价值在于不语言的不足,但由于使 用范围有限。8、人工语言:是与自然语言(是由社会群体在日常交际活动中自然形成的语言,如汉语、 英语)相对是概念,是指个别

6、人工设计出来的语言,如电报代码、计算机语言,其中,世界 语就是一种典型的人工语言。9、副语言和人工语言的联系:第二节 语言的结构一、句子应该算语言单位还是言语单位?为什么?二、语言的层级与语言的子系统有什么关系?三、举例说明语音、语义、语汇、语法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四、举例说明汉语语音、语义、语汇、语法四个子系统的特点。五、语言类型的词法分类和句法分类各有哪几种?他们有什么特点?1、语言的层级和语言子系统之间的关系:语言系统可以分为:语音、语义、语汇、语法四 个子系统。语言的层级可以分为下层和上层,其中语言层级系统的下层是语言的形式层, 即子系统中的语音层,包括音位和音节。语言层级系统的上层

7、是语言子系统中语音和语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组合层。包括:语素、词、 句子。2、语言的子系统:1、语音系统(特点:语音系统由音位和音节构成,系统性主要体现在 音位之间的对立如,汉语普通话辅音系统中有送气和不送气的系统对立,和音节内部的 组合如,汉语有丰富的复元音但是,没有复辅音)2、语义系统(特点:其系统性体现 在义项的聚合关系和句子的组合规则上)3、语汇系统(特点:包括语素、词和固定短 语三级语汇单位,又因词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分为基本语汇、通用语汇等类别)4、 语法系统(就是语言符号的组合规则系统,如结构关系中的动宾结构关系。)3、语言的基本关系(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组合关系:若干较小的语

8、言单位组合成较大的语言单位,其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就是组合关 系,又称线性序列关系,如词构成句子,同时组合关系就是结构关系且是有立体的层次关系, 如主谓结构,动宾结构等。聚合关系:具有相同组合功能的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就是聚合关系,又称联想关系。如汉 语音节中的声母之间,都是聚合关系。举例说明语音、语义、语汇、语法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4、语言的结构类型: 词法类型(分类):词根语(又称为独立语,其特点是缺乏形态变化,语法意义主要靠词序 和虚词来表示,如汉语),屈折语(通过各种屈折方式来表示语法意义,内部屈折如阿拉伯 语,外部屈折如英语的单数变复数)粘着语(附加多种词缀来表示)编插语(以动词词根

9、为 中心,在词根前后加词缀来表示语法意义和词汇意义) 句法类型(分类):主语-动词-宾语、主语-宾语-动词、动词-主语-宾语。第三节 语言的功能一、为什么说语言的交际功能是其他功能的基础?语言的文化功能是由社会功能派生 出来的吗?为什么?二、为什么很多国产商品的包装、说明书等不用中文而用外文,不用简体字而用繁体 字?这与语言的什么功能有关?三、汉语中表示亲属关系的词泾渭分明,表兄和表弟,表姐和表妹,既要说出性别,还要分出年龄的大小,而英语中却一律称为cousin。汉语中的伯父、叔父、姨夫、姑父、 舅父等,在英语中没有内涵与外延相等的词和它们一一对应,英语中一律称为uncle。 请从文化的角度说

10、明这种区别反应的什么问题。四、有人认为思维离不开语言,你认为对吗?为什么?(不对,因为人在社会交际中, 可以用语言思维也可以用其他方式,如体态语之类的副语言来思维,但语言是思维最主 要的工具)五、什么是语言的认知功能?认知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1、语言的社会功能:交际功能和标志功能2、交际功能:体现为语言与社会的密切关系上,语言是社会中的人们相互交际最主要的工 具,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是语言的本质功能,是其他诸如文化功能等的基础,因为语言就是 为了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离开了社会交际需要,语言的生命就不可能存在。 也不可能有其他功能。3、思维功能与语言交际功能的关系:语言的思维功能是语

11、言交际功能的产物,因为,语言 是在社会交际活动中产生的,而不是在个人思维活动中产生的,不在社会交际中学习和使用 语言,是不可能用语言来思维的。4、语言的标志功能:语言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社团的标志,是情感维系的纽带, 是一个人身份和文化素养的标志,同时还是作家个人言语风格的标志。如老舍小说“京味” 特征。5、语言与文化:A 文化:社会成员共同创造并拥有的所有事物现象。特征是超自然性(人为创造的)和超个 人性(社会现象)分类:物质、智能、制度、精神文化B 语言的文化特征: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具备超自然性和超个人性特征。语言还属于制度 文化(因为语言系统是一种社会惯例,言语行为是一种社会行为

12、,人们的言语行为必须符合 社会惯例)精神文化C 语言的文化功能:(1)文化镜像功能(反映其他文化面貌的镜子)表现在:1、言语作品 内容,如历史文献记录史前文化和人类文明发展。 2、语言系统本身也记录和反映人类文化 面貌,如贝壳作为货币,与钱有关物品带“贝”字, 3、语言还可以解揭示没有被语言作品 记录下来的文化(2)文化传承功能(文化传播和继承的工具):6、克服语言障碍的办法:普及和发展外语教育和提高语言信息处理包括自动翻译的能力。7、语言与心理:语言交际实质上是一种信息处理(编码-发送-传递-接受-解码),也是一种 心理活动过程。语言心理功能:指语言在人的心理活动中的作用。包括思维功能(抽象

13、思维最主要的工具就 是语言,而且可以帮助人们固定和保存思维的成果)和认知功能8、认知功能:指语言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表现在,一、语言在信息输入环节起重要作用, 如通过语言获得历史知识和非亲历的知识。二、在信息匹配环节也起重要作用,如通过语言 分类储存对事物如颜色、形状、人亲属关系,社会身份等的认识。三、在对输入信息进行特 征分析的环节也起重要作用。第四节 语言学及其发展一、什么是内部语言学?什么是外部语言学?请举例说明。二、索绪尔语言理论主要包括哪些内容?三、现代语言学与古代、近代语言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转换生成语言学与结构主义语言学有什么异同?四、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是谁?他的主要理论是

14、什么?五、综合性语言学大批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1、语言学:是研究人类语言的科学。任务:研究语言的结构和功能,追溯语言发展演变的 历史,研究语言与其他相关现象的关系。2、内部语言学:又称为本体语言学或微观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的内部结构。如20 世纪 50 年代以前,将语言看作由语音、语法和语汇构成。语音是语言的形式,语汇是语言的 建筑材料,语法是词构成和变化以及组词成句的规则。3、外部语言学:又称宏观或边缘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与其他相关现象的关系。如社会语 言学、文化语言学等,与内部语言学没有太明确的界限。4、共时语言学:研究某一时期的语言状况,如现代汉语语言学,历时语言学也称“历史语 言学”

15、研究语言的发展演变,如词源学,汉语史。5、语音学发展:古代语言学(古代西方、印度语言学和中国古代语言学)近代语言学(历 史比较语言学)现代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索绪尔)当代语言学(转换生成 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综合性语言学)6、索绪尔语言理论: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现代语言之父第一, 区分语言和言语 第二,指出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第三,区分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 第四,区分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 以上内容共同构成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基本理论。7、系统功能语言学:也叫功能主义语言学,代表人物是韩礼德,强调语言的社会功能,注 重语言的工具性质,认为语言的共性首先表现在语言所实现的功能上,其次才体现在各

16、 种结构上,因此,语法描写应从意义入手,对该语言的意义潜势做出说明。8、综合性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与社会文化、思维认知和实际应用的关系)兴起原因:一、 语言自身发展过程中克服自身局限性的必然结果二、20 世纪科学发展由分化走向综合才 主要趋势。第二章 语音学第一节 语音和语音学一、什么是语音?语音具有哪些性质?二、语音的音质形式和非音质形式有何区别和联系?三、为什么说语音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现象?四、语音学的任务是什么?五、语音学的分支学科有哪些?各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他们之间的关系怎样?1、语音:是人类大脑神经支配下由发音器官发出的负载一定意义并能为人们所理解的声音。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形式。具有声学性质(音高、音强、音长、音色、音质等四要素)生理性 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