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名言警句2010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8585985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孟子的名言警句2010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孟子的名言警句2010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孟子的名言警句2010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孟子的名言警句2010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孟子的名言警句2010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孟子的名言警句20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孟子的名言警句2010(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孟子的名言警句 2010-09-27 16:59孟子曰: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 行有不得者皆反 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离娄上)译文 (孟子说:)“你爱护别人但人家不亲近你,就反省自己的仁爱够不够;你管理 人民却管不好,就要反省自己才智够不够; 待人以礼对方不报答, 就要反省自己恭敬够不够。 任何行为如果没有取得效果, 都要反过来检查一下自己, 只要自己本身端正了, 天下人民就 会归顺你了。 ”孟子曰: “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离 娄上)译文 (孟子说:)“人们有句口头常言,都这样说 ,天下国家 ?。

2、天下的根本在于国家, 国家的根本在于家,家的根本在于个人。 ”孟子曰: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 (离娄上)译文 (孟子说:)“一个人有了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一个家有了自己毁 坏的因素,别人才能毁坏它;一个国家自己有了被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 ” 孟子曰: “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离娄上)译文 (孟子说:)“有预料不到的赞扬,也有过份苛刻的诋毁。”孟子曰: “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 ”(离娄上)译文 (孟子说:)“一个人把什么话都轻易地说出口,那便(要出现很多错处,对他就) 不足责备了。 ”孟子曰: “人之患,在好为人

3、师。 ”(离娄上)译文 (孟子说:) “一个人(妨碍自己进步)的坏毛病,就在于他自满到老是喜欢当别人 的老师。”孟子曰: “仲尼不为已甚者。 ”(离娄下)译文 (孟子说:)“孔子是一个不会做过火的事的人。 ”孟子曰: “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虽有恶人,斋戎沐浴,则可以祀上帝。 ”(离娄 下)译文 (孟子说:)“如果西子施身上沾了肮脏,别人走过她身边时也会掩着鼻子;虽然是 个面貌丑陋的人,如果他斋戎沐浴,也一样可以祭祀上帝。 ”孟子曰: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隋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欲酒,不顾父 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

4、戮, 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离娄下)译文 (孟子说:)“世上人常说不孝的事有五件: 四肢懒惰,(不事生产)不管父母的生活, 一不孝;好下棋、饮酒,不管父母的生活,二不孝;贪恋钱财,偏袒妻子儿女,不管父母的 生活,三不孝;放纵耳目的欲望,使父母受到耻辱,四不孝;逞勇力好打架,危害了父母, 五不孝。” 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 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 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告子上)译文 (孟子说:)“同情别人的心,人人都有;知道羞耻的心,人人都

5、有;对别人恭敬的 心,人人都有;明辨是非的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属于仁,羞恶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礼, 是非心属于智。这仁义礼智,不是外人强加给我的, 是我本来就有的,不过是没有去思考追 求罢了。”孟子曰: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告子上)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译文 (孟子说:)“仁是人的心,义是人的路。放弃正路不去走,丧失了良心不去求,太 可悲了!人丢了鸡犬,都知道去找,良心丢了却不知去找,治学问的道理没有别的,就是把 丧失了的良心找回来就行了。 ”孟子曰: “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至于身,而不

6、知所以养之者,岂爱 身不若桐梓哉?弗思甚也。 ”(告子上)译文 (孟子说:)“仅仅一两把粗的桐树梓树,人们要想叫它生长起来,都知道怎样去培 养它。至于对自己,却不知道怎样去培养, 难道爱自己还不如爱桐树梓树吗?真是太不动脑 子了。”孟子曰: “体有贵贱,有大小。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大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 人。 ”(告子上)译文 (孟子说:) “身体有重要部分和不重要的部分,有大处也有小处。不要因保养小的 部位而影响大的部位, 不要因为保护次要的部分而影响了重要的部分。 只保养小部位的人是 道德低下的小人,而养其身体中大部位的人则是高尚的君子 ”孟子曰: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

7、矣。 ”(尽心上)译文 (孟子说:) “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不知道羞耻的那种羞耻,是真正的羞耻了。曹交问曰: “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 ”孟子曰: “然。”(告子下)译文 曹交问道: “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这样的好人,有这话吗? 孟子说: “有的。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尽心上)译文 (孟子说:)“羞耻之心对于人关系重大,干诡诈投机事情的人是没有地方用得着羞 耻之心的。如果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那又怎样能赶上别人呢? ”孟子曰: “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饮食之正也,饮渴害之也。岂惟口腹有饥渴之害? 人心亦皆有害。人能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则不

8、及人不为忧矣。 ”(尽心上)译文 (孟子说:)“饥饿的人吃什么都美,干渴的人喝什么都甜,这是由于没有尝到饮水 和食物的正常味道,因为饥饿与干渴损害了他的味觉。 难道只有嘴舌和肚子有饥饿干渴的损 害吗?人心也都有类似的损害。 如果人能够不使饥饿干渴造成的那种损害, 成为人心的损害, 那就不会把比不上别人作为忧虑了。 ”孟子曰: “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 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 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尽心下)译文 (孟子说:)“语言浅近而意义深远的话,这属于善言;运用简单但影响广泛的方法, 这属于善道。君子的语言

9、,看去平平凡凡但都含着很深的道义; 君子的操守,以修养本身入 手进而达到使天下太平。 一般人的毛病就在于放下自己的田不去种而来耕别人的田 对 别人要求十分严格,可自己承担的却很少。 ”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尽心下)译文 (孟子说:)“修养心性的办法最好是减少物质欲望。一个人如果欲望不多,他的善 性虽然有点丧失,但不会多;一个人如果欲望很多, 他的善性虽然有所保存, 但是极少了。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 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译: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的历史任

10、务交给这个人,定要首先磨难他的心志, 劳累他的筋络骨骼, 饥饿他的肉体皮肤, 空匮疲乏他的身体, 所作所为总是被干扰搅乱, 借以撼动他的心 志使他性情更加坚韧,以增加他原来不具备的能力。2、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译:孔子登上东山便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也变小了。3、独乐(y ue)乐(I ),与人乐乐,孰乐?译:一个人独自欣赏乐音快乐,和别人一道欣赏音乐也快乐,到底哪一个更快乐呢?4、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译:您老人家这么一说,使我的思想豁然开朗也。 (戚戚:感动的样子)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译:贫穷时就搞好品德的修养,得志时就帮助天下人民都走善道。6、老

11、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译:尊敬自己的父母, 并且将这种感情推及到别人的父母身上, 爱护自己的儿女, 并且将这 种感情推及到别人的儿女身上。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译:得到天时还不如得到地形便利好, 得了地形便利还不如得到和顺的人心好。 (要得天下, 必先得人心)8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获得道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译:人民是最重要的,江山国土次于人民,而君主应该在最次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译:在忧患中生存,在安乐中死亡。1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译:富贵不能使我

12、放纵享乐, 贫贱不能使我改变志向, 威武不能使我卑躬屈膝, 这样的人才够叫大丈夫。12、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译:完全相信书 (指尚书 ),那就还不如没有书为好。13、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14、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译:如果想要让天下太平,在当今的世上,除了我能做到还有谁呢?15、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译:杨子主张为我(自己) ,尽管只要拨掉一根汗毛而有利天下,他也不肯干。墨子主张兼 爱,即使磨光秃头顶走破脚跟只要有利天下,他也愿做。 (用儒家的中庸之道批驳杨、墨二 家“执一 ”的片面主张)16

1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译:一个人应当对某些事放弃不做,才能够集中力量有所作为。 (做事应当有所选择)17、尽信书, 孟子 ?尽心下18、以其昏昏, 孟子 ?尽心下19、不以规矩,孟子 ?离娄上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2)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 ? 没有能够再生长的。(5)其进锐者,其退速。【译文】前

14、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译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 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 ? 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 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译文】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 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

15、己的身体。(10) 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译文】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11) 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Au)o【译文】减免刑罚,减轻赋税,让百姓能深耕细作,早除秽草。( 12 )仁者无敌。【译文】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13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 七十者可以 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 ? 申之以孝悌之义,颁 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译文】每家给他五亩土地的住宅,四围种植着桑树,那么,? 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有丝棉袄穿了。鸡狗与猪这类家畜,都有力量去饲养繁殖,那么,? 七十岁以上的人就都有肉可吃了。一家给他一百亩土地,并且不去妨碍他的生产, ? 八口人的家庭便都可以吃得饱饱的 了。办好各级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 ? 敬爱兄长的大道理来开导他们,那么,须发花白 的老人便会有人代劳,不致头顶着、 ? 背负着东西在路上行走了。( 14 )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译文】搞好耕种,减轻税收,可以使百姓富足。( 15 )君仁,莫不仁;君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