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守株待兔教学反思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8568763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守株待兔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三年级守株待兔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三年级守株待兔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三年级守株待兔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三年级守株待兔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守株待兔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守株待兔教学反思(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三年级守株待兔教学反思精选5 篇守株待兔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最后一组课文的一那么寓言故事。课文透过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时机得到一只撞死的兔子,他就放下农活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兔子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想不劳而获是不行的这一比拟深奥的道理。本着三年级语文教学大纲“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根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教学守株待兔这那么寓言故事时,我以新根底教育理念为指导,主要透过在教课本知识的同时,也教给学生学习这类知识的方法程序结构,也就是把“两类结构的学习和运用作为本课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揭题伊始,我就呈现学习方法,之后透过

2、解题: “守株、 “待兔,让学生很快地把握了这那么寓言的主要资料,并巧妙地根据题目 “守株和“待兔,让学生既快速又准确地理清了文章的段落。这种做法不仅仅化难为易,而且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同时也获得了新知的方法,得到了用心主动的. 开展。然后透过设计的表格让学生自己读,自己想,自己填,最后归纳出寓意。这样就克服了传统教学繁琐的分析和空洞的说教。学生经历了这样获得新知识的过程,不但对新知识掌握得牢固,而且掌握了学习这类知识的方法程序结构。教学中我还努力地为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谈谈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守

3、株待兔的人和事, 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并力求透过读作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 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气氛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 动探究中读懂寓言故事,体会寓意,受到教育。整个课堂充分表达了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将课堂教学时间还给了学生, 让学生真正获得健康主动的开展。守株待兔是一那么寓言故事。课文通过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时机 得到一只撞死的兔子,他就放弃农活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兔子的 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 “想不劳而获是不行的这 一比拟深奥的道理。教学守株待兔这那么寓言故事时,揭题伊始,我首先引导学生解 题:“守株、“待兔,让学生读文,理清文章的

4、脉络;然后让学生 自读自悟,说说这那么寓言的意思;接着出示设计的表格让学生自己 再次读文,自己想,自己填;最后全班讨论归纳出寓意。这样就克服 了传统教学繁琐的分析和空洞的说教。学生掌握了学习寓言的方法。教学中我还努力地为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 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谈谈生活中还有哪 些类似“守株待兔的人和事,怎样防止“守株待兔的现象发生。 这样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气氛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 主动探究中读懂寓言故事,体会寓意,受到教育。本篇课文是一那么寓言故事。课文主要讲的是一个种田人,偶然 得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一心一意在树桩旁边等着。

5、文章 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就是:不能仅仅依靠运气过日子。在本节课第一节主要是让学生读准生字,读通节奏,让学生更好 地理解课文。在字词教学方面,它仍然是教学中的重点,教学时通过 多种方法,使他们掌握字词。所以对于学生来说,生字的掌握度应该 是不错的。但是没有过多地强调生字的意思,还有个别学生没有理解 个别生字的意思,导致翻译时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多强调 词语解释,课堂上就牢记。个别学生不理解翻译课文的意思,写成了对文章的概括,这样是 不准确的,应该向学生强调什么是翻译课文,让学生知道要把重点的 生字翻译出来。守株待兔是一篇文言文,对于学生来说还是一定难度的,需要多 读,尤其是带着节奏读,这

6、样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就能理解课文,比教 师的直接讲解效果好很多,在第一课时过分强调教师的讲解,导致学 生的朗读还需要加强。讲完了这节课,我觉得大局部学生的掌握还是可以的,但是仍然 需要及时稳固,否那么很容易遗忘,下一节课加一些对课文的复习会 更好。守株待兔是一那么寓言故事。课文通过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时机 拾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从此,他就放弃农活,整天守着树桩 等待撞死的兔子,结果什么也得不到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 学生介绍了 “偶然得到意外好处就产生侥幸心理,不再努力,想不劳 而获,结果什么也得不到。这一道理。教学守株待兔这那么寓言故事时,我以新课程教育理念为指导,主要通过在教本课知

7、识的同时,也教给学生学习这类知识的学习方法。首先通过解题:“守株、“待兔,让学生很快地把握了这那么寓言 的主要内容,并巧妙地根据题目“守株和“待兔,让学生快速又 准确地理清了文章的段落。这种做法不仅化难为易,而且让学生把学 到的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同时也获得了新 知的方法,得到了积极主动的开展。然后再通过师生互动、对话、引 导和启发,最后归纳出寓意。教学中我还努力地为学生架设生活与语文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 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谈谈生活中还有哪 些类似“守株待兔的人和事,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并力求通过读 作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主动、民

8、主的气氛中学习, 体会寓意,受到教育。这是一篇成语故事,讲述的是一个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时机得到 一只撞死的兔子,他就放弃农活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兔子,故事 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 “想不劳而获是不行的这一比 拟深奥的道理。这那么寓言的教学,我主要采取读中感悟的方式引导孩子学习。学生读完课文后,引导学生说出“种田人印象,学生根据自我 的感悟,都有自我的见解。之后我对种田人进行了评价,让学生从文 中找到教师评价的根据。“真幸运、真敢想、真耐心、真伤悲四个“真 引领学生感悟了文中的重点句子,同时种田人的形象在孩子的头脑中也更加生动在最终一个环节,我说:假设这个种田人是你的邻居,你每一天

9、都看到他坐在树桩旁边等待着兔子来撞死,好美滋滋地拿回家美餐一 顿,可是,兔子再也没有来过了,他田里的庄稼都没了。这时的你, 应当怎样劝他呢?我的话音刚一落,一个个小手便举起了。陈仁俊迫 不急待地说:“你快点去种田吧!兔子不会再来了,要不然你会没有东 西吃的。紧之后吴哲宇说:“上次你捡到的兔子只是幸运才捡到的, 天底下哪里有那么多好事,劝你还是回去种田吧。林茂也不甘示弱, 说:“你想不劳而获,那是不可能的。你想要得到就赶紧去劳动吧,不 要再等了。哎呀,班里真是热闹得很呢!真是佩服孩子们说得 这么好。每一那么寓言故事都会蕴含一个深刻的道理,课文学完了, 要让他们生硬地说这个道理来,恐怕也难些。可是,他们能够经过读 课文,然后如此地劝说种田人,我认为这说明孩子们真正地懂得了这 个故事所蕴含的道理。这堂课在我们的讨论声中结束,孩子们却意犹未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