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单元综合测试新版鲁教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8568121 上传时间:2024-02-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单元综合测试新版鲁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单元综合测试新版鲁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单元综合测试新版鲁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单元综合测试新版鲁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单元综合测试新版鲁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单元综合测试新版鲁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单元综合测试新版鲁教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Cl35.5K39Mn55Fe56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6北京 下列关于SO2SO2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表示硫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B参加反应的硫与氧气的质量比为21C反应前后硫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112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说法错误的是()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成灰,质量减少,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不存在原子的得失,因此化学反应的前后质量守恒C根

2、据质量守恒定律,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一定大于镁条的质量D煤块燃烧后,变成质量小得多的煤灰,说明煤燃烧的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32017毕节 具有“天下第一洞”美誉的织金洞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溶洞中形态各异的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其中的化学反应有Ca(HCO3)2=XCO2H2O(方程式已经配平),则X的化学式是()ACaO BCaCO3 CCa(OH)2 DCaO24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不正确的是()AAlO2Al2O3 B2KMnO4K2MnO4MnO2O2CCaCO3CaOCO2 D2MgO22MgO52017扬州 某实验过程如下:取a g锡粉置于密闭容器中

3、,称得容器和固体的总质量为b g,煅烧使锡粉与氧气充分反应;冷却后打开容器时发现有空气冲入,待容器内气体组成恢复到反应前,称得容器和固体的总质量为c g;取出所有固体,称得固体为d g。则c等于()Adba Bdba Cdba Ddba6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关于该物质的组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不含氧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可能含有碳、氢元素,不含氧元素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作化学方程式 B在化学方程式CO2CO2中,“点燃”不可改成“燃烧”C化学方程式2H2O2H2

4、O2读作:水等于氢气加氧气 D化学方程式SO2SO2中的“”应当去掉82017济南改编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核心素养。如图5C1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图5C1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B生成的丙、丁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31692017天津 在反应A3B=2C3D中,已知2.3 g A跟4.8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 g C。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23 B46 C92 D9610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

5、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如果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N,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与D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物质ABCD反应前质量/g810115反应后质量/g未测2426A.11 B12 C13 D2311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5C2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5C2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一定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反应中乙物质和丁物质的质量变化之比为32 D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甲的2倍12红磷在密闭容器(含有空气)内燃烧,反应过程中有关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图5C3二、填空题(共32分)1

6、3(5分)我们常通过化学反应来认识物质的化学性质。氢气具有可燃性,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基本反应类型是_反应;氢气具有还原性,可以和CuO反应,化学方程式为:H2CuOCuH2O。我们常从元素化合价变化的角度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在化学反应中,只要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就具有还原性。上述两个反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都从_变成_,都能体现氢气具有还原性。从元素化合价的变化特点来分析,在下列四个反应中,能体现金属铁具有还原性的反应有_(填字母)。A3Fe2O2Fe3O4 BFe2FeCl3=3FeCl2C3COFe2O32Fe3CO2 DFeCuSO4=FeSO4Cu14(8分)试评价下列

7、化学方程式,并判断其反应类型,选择合适的序号填入下表。题号化学方程式评价反应类型(1)H2O2H2O2(2)PO2P2O5(3)H2CuOCuH2O(4)Ca(OH)2CO2=CaCO3H2O评价序号:A.完全正确B违背事实C没有配平D箭头不当类型序号: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其他类型15(10分)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1)_Al_O2=_Al2O3(2)_C2H4_O2_CO2_H2O(3)_H2_WO3_W_ H2O(4)_NH3_O2_N2_ H2O(5)_C2H6O_O2_CO2_ H2O16(3分)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和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填字母)。A蜡烛燃

8、烧后质量减少,说明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B每32 g S和32 g O2完全反应后,生成64 g SO2C在化学反应aAbB=cCdD中一定有:abcd17(6分)2017北京2017年5月我国海域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是资源量丰富的高效清洁能源,能释放出天然气。(1)生活中,可以利用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获得热量。甲烷(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2)工业上,可以利用甲烷获得氢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5C4所示:图5C4图甲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在图乙横线处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三、实验探究题(共12分)18为了研究质量守恒定律,设计了如图5C5所示的“白磷燃

9、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图5C5(1)装置:锥形瓶的底部铺有一层细沙,其作用是_。(2)燃烧前称量,锥形瓶的总质量为27.6 g,则图中托盘天平中游码的读数为_g。(3)白磷燃烧:白磷燃烧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_。(4)燃烧后称量,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右边,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只写一条)。(5)反思与评价:白磷燃烧_(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理由是_。四、计算题(共20分)19(10分)2017淮安 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工业上常采用次氯酸钠(NaClO)氧化法生产,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3NaClO2Fe(NO3)310Na

10、OH=2Na2FeO43NaCl6NaNO35H2O(1)在Fe(NO3)3中,铁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_(填最简整数比)。(2)现称取44.7 g次氯酸钠,最多能制得高铁酸钠的质量是多少?(列式计算)20(10分)某同学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6.0 g制取氧气。加热至混合物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冷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16.4 g,将剩余固体全部倒入大烧杯,并加水充分溶解,烧杯内物质总质量为150.5 g,过滤后得到滤渣和一定量的不饱和滤液(假设溶液无损失)。请计算:(1)生成氧气的质量是_g。(2)所得不饱和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详解详析1B解析 参加反应的硫与氧气的质量比为

11、32(162)11。2D解析 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煤块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所以煤灰的质量减小。3B解析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所以X的化学式是CaCO3。4A5.D6C解析 从燃烧产物水和二氧化碳的组成来看,共含有三种元素,即碳、氢、氧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反应物中必定也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由于可燃物是在氧气中燃烧,所以可燃物中就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7C8.B9.B10.A11.C12.D13. 2H2O22H2O化合01ABD解析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反应特点

12、为“多变一”,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两个反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都从0变成1,都能体现氢气具有还原性;在化学反应中,只要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就具有还原性,在A、B、D选项中铁元素的化合价都有升高。14(1)B(2)C(3)A(4)D15(1)432(2)1322(3)3113(4)4326(5)132316B17(1)CH42O2CO22H2O(2)CH4H2OCO3H2解析 (1)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2)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图甲表示的是甲烷和水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CH4H2OCO3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