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洞中苦读的故事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8558225 上传时间:2024-02-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8.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屈原洞中苦读的故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屈原洞中苦读的故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屈原洞中苦读的故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屈原洞中苦读的故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屈原洞中苦读的故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屈原洞中苦读的故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屈原洞中苦读的故事屈原生身楚国没落贵族家庭,虽然家境不比鼎盛时 期,但也衣食无忧生活优渥。家中长辈满腹经纶,对屈原的 家庭教育很是重视。屈原深知自己身上流淌着楚国王室血 脉,从小对待自己的要求也非常严格。离他们家不远处有一座山,山中环境空幽寂静,除 了猎户到此打猎,平时里鲜有人迹。屈原在家中读书,冬日 里火盆烧的很旺盛,屋子里非常暖和,不一会儿屈原就感觉 昏昏欲睡。他想起古籍中记载读书人吃苦学习的故事,便想 到去家后面的山洞里读书,这样既能锻炼自己的心智,还能 不打盹把书读下去。他把想法告诉家里人后,遭到了家里人的一致反 对。但是屈原不顾家人阻拦,带着书本只身来到山里,找了 一处背风的山洞,开

2、始读书。山中气温本来就低,洞中更是 寒冷潮湿,没过多久就把屈原的手脚冻肿了。他起身跺跺脚 搓搓手待身体暖和过来就又开始坐在地上读书。家人看到屈 原这么小就能吃苦也就不再阻拦了。屈原在山洞里坚持了三 年,终于把诗经读懂读透了。这也为后来他开创楚辞奠 定了坚实的文学基础。其实,古今中外成功人士的经验中有一点是相同 的,那就是肯吃苦肯努力,做一件事付由的努力和汗水远比 其他人要多的多。屈原能够取得政治上和文学上的巨大成就就与他的吃苦精神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现 代人学习。屈原诗的总体介绍提到屈原,人们第一个浮现脑海的关联就是离 骚。离骚的文学水平极其由色,在赞扬史记时周树 人先生曾说“史

3、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由此可见离骚 的地位。作为诗人,屈原是成功的,是他开启了文学着名于 世的大门,在他之后涌现的文学家、着作才登上了中国历史 的舞台。而屈原作为政治家是失败的,空有一身抱负满腔热 忱却报国无门,他曾经在楚国得到过楚怀王的器重,朝堂之 上也曾呼风唤雨,但是他的文人气质又显得与政治局面格格 不入,最终落得被罢免流放的惨淡局面。文学家和政治家的 双重身份,使得屈原所创做的诗句带有明显的爱国主义情 怀。楚辞这一文体在屈原的笔下得以创立,在中国古代 文学史上占有着一席之地。屈原的诗句内容涉及面广泛,从 神话故事传说到人鬼神境遇,都被他拿过来创作。诗句突破 了短篇的局限,开启了长篇创

4、作的先河,对赋、比、兴的修 辞手法信手拈来,诗歌风格磅礴大气,文风跌宕起伏,音律 错落有致。可以说,屈原所创作的诗句是“前无古人后无来 者”,文学成就之高无人可与之匹敌。如果说屈原行在文学创作的路上不理政事,那么他 的结局可能会被改写。但是脱离了政局,他的爱国愤慨之情 还会如此般激昂吗,还能创作由离骚吗?这恐怕就不得 而知了。关于屈原的传说屈原是一位历史名人,耳熟能详的人物,关于他的 传说也有很多。众所周知,屈原是一位楚国贵族,与当时的 楚王是有着亲戚关系的。因为屈原太优秀了,所以楚王非常 忌惮屈原,再加上楚王身边的人总是在说屈原的坏话,所以 楚王就更加的讨厌屈原了。楚王讨厌屈原的直接后果就是

5、, 把屈原外放到了非常偏僻的地方。屈原做了很多努力,但是都以无效告终。最后的屈 原感觉走投无路了,于是跳江自杀。屈原的死,成全了一条 江的名字,那条江叫做汩罗江。在屈原跳江之前,和一个渔人有了很着名的一段对 话。屈原觉得人们都错了,都是黑的,只有自己是对的,是 白的。渔人和他讨厌尘世的想法不同,渔人喜欢的是随波逐 流,觉得顺其自然活的会更好。屈原不认同渔人的想法,觉 得高贵不能和低俗共存,因此更觉得自己不能在这世界生活 下去了。关于屈原和渔人的对话,至今人们还是分成两派, 各自为营,有着不同的价值观。百姓很爱戴屈原,传说中江里有吃人的大鱼,百姓 们不想看到自己爱戴的人被吃掉。于是在屈原跳江的这一 天,想尽办法给大鱼喂食物。江南地区的稻米多,百姓倒到 江里的稻米也多,后来就有了吃粽子的习俗。粽子外面有竹 叶或者竹筒,里面就是稻米。因为人们是划着船到江上的, 今后的每一年都有划船,后来就演变成了传说中的赛龙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