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产名词解释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8472813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助产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助产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助产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助产名词解释(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助产名词解释巨大胎儿:胎儿体重达到或超过4000g成为巨大胎儿。妊娠合并糖尿病(GDM):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现或发生糖尿病。扁平骨盆:骶耻内径小于18cm均小骨盆:骨盆各个面均小于正常骨盆2cm或更多前不均倾:枕横位入盆,前顶骨先嵌入,矢状缝偏后,程前不均倾。后不均倾:枕横位入盆,后顶骨先嵌入,矢状缝,偏前,称后不均倾。滞产:总产程超过24小时。急产:总产程少于2小时。第二产程延长:第二产程初产妇2h,经产妇1h.(采用分娩镇痛的产妇初产大于3h,经产大于2h)产力异常(子宫收缩力异常):在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的节律性、对称性及极性不正常或强度、频率有改变。协调性宫缩乏力:又称低张性子宫收缩乏力

2、。子宫收缩力的节律性、对称性、极性正常而频率以及强度减弱。不协调性宫缩乏力:又称高张性子宫收缩乏力。多见于初产妇,临床表现为子宫收缩力的极性倒置。,宫缩的兴奋点不是起源于两侧宫角。子宫痉挛性狭窄环:当子宫出现不协调性收缩时,子宫壁某部肌肉在各相关原因下呈痉挛性不协调性子宫收缩所形成的环状狭窄,持续不放松,称为子宫痉挛性狭窄环。持续性枕后位:在分娩过程中,胎头枕部持续位于母体骨盆后方,于分娩后期仍然不能向前旋转,致使分娩发生困难者,称为持续性枕后位。胎头高直位:胎头以不屈不伸的位置衔接入盆,其矢状缝与骨盆入口前后径一致,大小囟门分别位于骨盆入口前后径两端。不均倾势:以枕横位入盆,胎头侧屈使其两顶

3、部依次入盆,呈不均倾势入盆。跨耻症阳性:产妇排空膀胱,仰卧,两腿伸直,检查者将手置于耻骨联合上方,将浮动的胎头向骨盆腔推压,胎头高于耻骨联合表面,表示明显头盆不称。忽略性横位:临产后随着宫缩加强,迫使胎肩下降,胎肩及一小部分胸廓被挤入盆腔内,胎体折叠弯曲,颈部被拉长,先露侧胎儿上肩脱出于阴道外,但胎头和躯干的大部分挤叠于骨盆入口上方,形成嵌顿性肩先露或者忽略性横位。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希汗综合征:产后大量出血,休克时间过长引起脑垂体缺血坏死,继发严重的腺垂体功能减退胎盘粘连:粘连胎盘绒毛仅穿入子宫肌壁表层。胎盘植入:胎盘绒毛穿入子宫壁肌层。羊水栓塞:是指在分娩

4、过程中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循环引起急性肺栓塞、过敏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衰竭或猝死的严重分娩并发症。脐带先露: 胎膜未破,脐带位于胎先露前方或一侧者。 脐带脱垂: 胎膜破裂后,脐带脱出于先露以下,经宫颈进入阴道内,甚至经阴道显露于外阴部。胎膜早破:临产前胎膜自然破裂。晚期产后出血:分娩24h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子宫破裂:是指在分娩期或妊娠晚期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发生破裂。病理性缩复环:因胎先露部下降受阻,子宫收缩加强,子宫体部肌肉增厚变短,下段肌肉变薄变长,两者间形成环形凹陷,称为病理缩复环。胎儿窘迫:胎儿在宫内有缺氧征象危及胎儿健康和生命者称为胎儿窘迫。胎儿窘迫是一种综合症状

5、是当前剖宫产的主要适应征之一。 缺血缺氧性脑病:胎儿严重缺氧,造成脑损伤、坏死,导致脑瘫等终身残疾。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娩出后1min,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头颅血肿:因分娩时新生儿颅骨骨膜下血管破裂,血液积聚于骨膜和颅骨之间所致。产褥感染:是指分娩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引起局部或全身感染。产褥病率:是指分娩24小时以后的10日内,每日用口表测量4次,间隔时间4小时,有2次体温38C。新生儿颅内出血:主要由于缺氧或产伤引起,早产儿多见,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存活者神经系统后遗症较多。产伤:是指胎儿在分娩过程中因机械因素对胎儿或新生儿造成的损伤。晚期妊娠引产术:妊娠满28周以后,由于母体因素或胎儿方面的原因,用人工的方法发动子宫收缩而终止妊娠的手段。人工破膜术:即用人工的方法使胎膜破裂,让羊水流出,以诱发或加强宫缩,缩短产程,加速分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