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语文教学中怎样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8462251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谈语文教学中怎样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谈谈语文教学中怎样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谈谈语文教学中怎样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谈谈语文教学中怎样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谈语文教学中怎样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谈语文教学中怎样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谈语文教学中怎样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中学语文新课标要求:学习是学生从内部自主生成知识结构和提升人生价值的过程。所以,在此过程中,学生对自己的活动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利和能力。充足发挥本身潜能,主动地去学习,向老师请教,相互研讨,达成自己的学习目标。然而,传统的教学则是老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课堂节奏缓慢平板,无波澜起伏,课堂气氛如死水一潭,老师滔滔不绝,学生昏昏欲睡。那么,怎样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一、建立一个平等、民主、友好、宽松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学就是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二者统一的实质就是交往互动。这种交往不但发生在人和人之间,也发生在人和物之间,是一个多元互动。在教学过

2、程中,交往已成为师生共创、共生、共识、共享的基础形式。传统的师道尊严、老师的封建家长式的权威意识,造成了学生的绝对服从心理、惰性心理、因循守旧的保守心理等。究其根源,在于我们老师观念的滞后。我们老师要勇于放下架子,勇于丢掉面子,给学生发明一个敢说、敢想、敢做的开放气氛。学生只有在多说、多写、多做的锻炼中,才能提升语言利用的能力。比如,和学生建立坦诚、平等的兄长、好友式的师生关系,课堂上,学生能够和老师展开剧烈的辩论,学生能够指出老师的不足,学生也能够上讲台讲课这么不仅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参加意识,一样赢得了同学们的信任、尊敬和亲近,也正迎合了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发挥了学生的潜在主体作用。二、采

3、取情境感染的方法,激起学生的爱好情境感染即情感心理交流过程。人的情绪和情感总是相互感染的,教学活动既是知识、信息的交流过程,又是老师、教材、学生间情感交流的过程,老师力争挖掘教材中健康、愉悦的情感去感染自己的对象,从而把自己的教育要求内化为学生的动机和需要,也就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语文教学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教材全部是文质兼美的,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或以其高尚的情操震撼人的灵魂,或以其完美的人格荡涤净化人的情操,或以哲理启发人思索,或用美感熏陶人格。总而言之,语文教学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情感教育,能够说任何一位成功的老师全部是调动学生情感原因的高手,使学生内心真正被文章所蕴

4、含的美感所折服。比如,在教学中将音乐、美术、语言三种艺术手段完美结合,充足调动学生的手、脑、眼、耳、口多个感官,创设艺术教学情境,让学生经过多个艺术手段产生情感共鸣。1.以优美的画面牵动学生对情感的体验比如在教春这篇课文的时候,不要让学生先读课文,而是先让学生看画面,一幅色彩明快、生机盎然的春之图唤起学生对春的美好情感,然后让学生给图配文,结合课文再看图,这么学生在图、文之中就体会到了朱自清先生的生花妙笔。2.以震撼心灵的音乐,激发学生对情境的感悟比如,在教当代作家史铁生的我和地坛时,为了让学生深刻感悟到作者对母亲的深深依恋、愧疚之情,我播放了MTV懂你,学生经过如泣如诉的旋律,体悟到了母爱的

5、高尚和伟大母爱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母爱是我们的生命航标,母爱是我们心中永远熠熠生辉的太阳!3.用情感丰富的语言,感染学生对情境的再现比如,在学习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时,我以悲痛、沉重、撕心裂肺的呼叫将学生带进了痛悼总理的哀伤情景之中,有的同学为总理的逝世惋惜不已,有的学生悲痛得几欲出声教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三、经过实践竞争的方法,激起学生的爱好新课标要求:语文应该把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全方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利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和生活紧密相连,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就是生活,因此要提倡学生大胆实践,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重复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素

6、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放开学生的手脚,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中去学习语文。比如,在学习议论文时,能够采取辩论赛的形式,让学生在论辩的过程中提升口头表示能力和思辨能力;在教童话、寓言时,能够把它改编成书本剧,经过演出的形式让学生体悟其中的内涵;在教诗歌时,能够采取诗歌朗诵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朗诵中体会作者所要表示的意蕴;在教小说时,能够让学生分角色朗诵课文,仔细琢磨小说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把握文章的主旨;在教新闻时,我让学生模拟做小记者,进行校园新闻采访、写作;在进行作文训练时,能够让学生先口头作文,然后再行之于文,争取做到条理清楚。我把每一次作文训练中的优异习作全部装订成册,在班上给

7、予传阅,并主动激励学生向外投稿,让学生取得一个成功感。这么,学生的写作爱好大增,不再把写作当成一个苦差使。在课外,要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重归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动手、动脑、动口。比如,“给父母语言表示挑刺”、“给广告找毛病”、“我最喜爱(讨厌)的广告”、“给家庭拟计划”、“给班级写申明”等。这么就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爱好,又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总而言之,教和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交流过程。我们应该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采取多个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内部潜能,让学生主动参加,自主学习,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使其个性得到张扬,能力得到充足提升,实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