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与乐业(教学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8453191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敬业与乐业(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敬业与乐业(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敬业与乐业(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敬业与乐业(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敬业与乐业(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敬业与乐业(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敬业与乐业(教学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备课资料一、 课题:敬业与乐业二、 上课时间:2课时,第 周星期 (2012年 月 日)三、学习目标:1理清本文的结构,理解本文的主题;2掌握文中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这两种论证方法;3积累经典语句和格言,体会演讲的口语特色;4认识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四、 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线字注音。旁骛( )拣择( ) 衔着( ) 承蜩( ) 层累( ) 粘蝉( )佝偻( ) ( ) 亵渎( ) ( ) 强聒不舍( ) 2解释下列词语断章取义: 不二法门: 安居乐业: 强聒不舍: 3讨论文章结构,理清思路。 明确:课文共9段,总体结构是“总一分一总”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

2、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条理清晰,纲举目张。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 段): 第二部分(第 段): 第三部分(第 段): 4精思细想:综观全文,作者先后谈了哪几个问题? 第1段引用儒家、道家格言有何作用? 阅读2-5段,作者是怎样论述“有业”的必要性的? 阅读6-7段,什么叫敬业?为什么要敬业?怎样做到敬业?以上问题作者是怎样论述的? 阅读第8段,作者是怎样论证“乐业”的重要性的? 第9段中“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五、课堂教学过程:1齐读文章,熟悉课文。2作者介绍:梁启超(1873.2.231929.1.19),生于广东新会。

3、1894年,梁启超提倡变法,并于上海主撰时务报,著变法通议,刊布报端,启发国人之革新思想。与谭嗣同等6人同参新政,因保守派所反对,变法失败,谭嗣同等被杀,梁启超逃亡日本。中华民国成立后,梁启超返回中国,并参与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斗争。晚年远离政治,专以著述讲学为务,又深研佛学。1929年病逝。著有墨子学案、先秦政治思想史、饮冰室文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背景介绍: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1922年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所作的演讲。读过课文的同学想必一定能感受到大师的博学、幽默与平易吧,同时也一定会为他的演讲所折服: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语言通俗严密。让我们一起走近大师,与大师对话吧。4 检

4、查落实自主学习中对文章结构的把握情况。(总体结构:“总一分一总”)【总:提出问题】第一部分(第15段):提出论题。引用儒,佛两家的例子论证“有业”的必要性,并提出如何对待现有职业的问题。 【分:分析问题】第二部分(第68段):论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 【总:解决问题】第三部分(第9段):勉励人们“敬业”“乐业”。 重点:培养让学生在阅读中养成通过段落与段落大意去整体把握文章的习惯。5. 精读课文:综观全文,作者先后谈了哪几个问题?作者先后谈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 第1段引用儒家、道家名言言有何作用?(明确:引名言,引出论题“敬业”与“乐业”,顺势提出作者自己的观点“敬

5、业与乐业是人类生活的最好办法”。) 阅读2-5段,作者是怎样论述“有业”的必要性的?(明确:首先在第2段指出“有业”是前提,是“敬业”“乐业”的必要条件。然后在第3段运用道理论证,引儒门的言论,论证有业的必要性。接着在第4段运用事例论证,引佛门“百丈禅师”事例,证明人应当有职业。最后在第5段作者陈述自己观点,具体论证了“有业”的必要性,并提出如何对待现有职业的问题。) 阅读6-7段,什么叫敬业?为什么要敬业?怎样做到敬业?以上问题作者是怎样论述的?(明确:作者在第6段运用道理论证的方法,引用朱熹的话,解释“敬业”的含义就是“主一无适”,即“专一于某种工作不旁及其他的事情”。同样在第6段,运用举

6、例论证的方法,以拉黄包车和当大总统为例,论述凡职业都上神圣的,人应该要敬业。第7段首先采用设问形式提出只有“敬”才能使工作圆满,然后运用举例论证,以木匠与政治家,挑粪工与军人的比较,论证敬业的重要性,接着运用道理论证,引用曾文正、庄子与孔子的话 论证敬业的重要性。) 阅读第8段,作者是怎样论证“乐业”的重要性的?(明确:首先针对“做工苦”提出“要乐业”的论点;然后运用举例论证:举两等苦人的例子,论述“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的道理;最后运用道理论证(引证法):通过作者自己的评点分析以及引用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话,论证“乐业的重要性”;第8段整段主要通过对比论证

7、,先从反面论述心境不好,什么事都苦;再从正面阐述什么职业都有乐趣。)第9段中“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明确:“人类合理的生活”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不是皱着眉头,满腹牢骚地叫苦,而是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重点:学习运用事实论据、道理论据论证论点的方法掌握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及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的运用学会归纳事实论据掌握议论文的论证思路。6写作特色: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 这篇讲演词开头提出论题,中间主体部分分两层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末尾总结全篇,条理很清晰。主体部分分别论述时,用了序次语“第一”、“第二”,更加清楚地显示出演讲的层次。证明自己论点的过程中,举了多种论据;有生活中的实例,有古代、外国著作中的事例,有作者亲身经历中卓有成效的经验,还有古人的流传至今的名言警句等。这些论据的精选运用,使讲演词具体、生动,富有说服力,尤其是引用的古代名言警句,具有权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