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上学期第11周周考题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8448947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上学期第11周周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上学期第11周周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上学期第11周周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上学期第11周周考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上学期第11周周考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上学期第11周周考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上学期第11周周考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上学期第11周周考题双向细目表题型题号考点内容能力要求分值预估难度系数选择题1化学与生活了解20.82热化学方程式了解20.73物质的提纯了解20.64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理解20.75化学反应速率的理解了解20.86物质的分类(电解质、非电解质、强弱电解质等)理解20.77实验基础了解20.68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了解20.89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了解20.710外界条件对速率的影响理解20.711勒夏特列原理解释客观事实理解20.712溶液蒸干的变化理解20.613弱电解质溶液稀释后微粒的变化理解20.614盐类水解后的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理解20

2、.615一定条件溶液中离子共存理解20.616电离常数理解20.717化学平衡图像分析理解20.718有关PH的计算理解20.519等效平衡的应用理解20.520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关系理解20.5非选择题21化学反应原理(反应热的计算,盖斯定律,平衡状态判断,平衡常数)理解150.722实验(氧化还原滴定,滴定管的选择与使用,滴定管的读数,终点的判断,误差分析,待测溶液浓度的计)理解150.723工艺流程理解150.624水溶液中的有关平衡理解150.61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铵态氮肥与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不能混合使用B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将植物秸秆、动物粪便等制成沼气C海水淡化可以解决

3、淡水供应危机,向海水中加入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D开发高效氢能、太阳能等新型电动汽车,以解决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问题2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说法正确的是A已知P4(白磷,s)=4P(红磷,s)H0B熵增加有利于反应的自发进行,熵减小的反应都不会自发进行C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D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能迅速发生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H2比用浓硫酸产生H2的速率慢B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推知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C对于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D化学反应速率为0.8 mol/(Ls)是指1s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 mol/L6

4、下列物质的分类组合全部正确的是ABCD强电解质NaClH2SO4HNO3CaCO3弱电解质HFBaSO4AgClHClO非电解质Cl2CS2SO2C2H5OH7下列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选项实验内容实验目的或结论A向NaHSO3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无明显现象NaHSO3不水解B向沸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并长时间煮沸制备Fe(OH)3胶体C向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2固体,溶液红色变浅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D常温下,用精密pH试纸分别测定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2CO3溶液和NaCl溶液的pH比较碳和氯的非金属性强弱8气体A、B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

5、应:4A(g)B(g)2C(g),4s末时,测得n(A)0.5 mol,n(B)0.4 mol,n(C)0.2 mol。用A浓度的减少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A0.0125 molL1s1 B0.05 molL1s1C0.025 molL1s1 D0.1 molL1s19为探究Fe3+和Cu2+对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某同学分别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b)中的A为分液漏斗B图(b)实验可通过测定相同状况下产生的气体体积与反应时间来比较反应速率C图(a)实验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D若图(a)实验中反应速率为,则Fe3+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一定比Cu2

6、+好1010 mL浓度为1 molL1的盐酸与过量的锌粉反应,若加入适量的下列溶液K2SO4CH3COONaCuSO4Na2CO3,能减慢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氢气生成量的是A B C D11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由H2、I2蒸气、HI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B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Cl2C向新制氯水中加入碳酸钙有利于次氯酸浓度增大D在含有Fe(SCN)3的红色溶液中加铁粉,振荡静置,溶液颜色变浅或褪去12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再加热蒸干并充分灼烧至质量不变,最终一定能得到纯净物的是A向FeSO4溶液中通入过量Cl2B向NaHC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Na2O2粉末C向

7、NaI和NaBr混合溶液中通入过量Cl2D向NaOH溶液中加入过量AlCl31325时,用水稀释0.1 mol/L的氨水,下列相关量的数值随着水量增加而减小的是Ac(H+)c(OH) BOH的物质的量 C DpH14下列关于离子浓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25时,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NH4+)c(Cl)B25时,0.1 mol/L的KHA溶液,其pH10:c(HA)c(OH)c(H+)c(A2)C0.1 mol/L K2CO3溶液:c(OH)c(HCO3)+c(H)+c(H2CO3)D0.1 mol/L NaHCO3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c(Na+)2c(CO32)+

8、c(HCO3)+c(H2CO3)15室温下,下列各组粒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A0.1 mol/L Al2(SO4)3溶液中:Cu2+、NH4+、NO3、HCO3B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中:K+、Na+、AlO2、SO42C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CO32、SO42、NH4+DpH=11的溶液CO32、Na+、AlO2、NO316相同温度下,根据三种酸的电离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酸HXHYHZ电离常数K910791061102A三种酸的强弱关系:HXHYHZB反应HZ+Y=HY+Z能够发生C相同温度下,1 mol/L HX溶液的电离常数大于0.1 mol/L HX溶液D相同温度下

9、,0.1 mol/L的NaX、NaY、NaZ溶液,NaZ溶液pH最大17对可逆反应2SO2(g)+O2(g)2SO3(g) H0,下列图像正确的是A B C D18常温下,pH=13的强碱溶液与pH=2的强酸溶液混和,所得混和溶液的pH=11,则强酸与强碱的体积比是A91 B111 C111 D1919一定温度下,将4 mol PCl3和2 mol Cl2充入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PCl3(g)+Cl2(g)PCl5(g)。达平衡后,PCl5为0.8 mol。若此时再移走2 mol PCl3和1 mol Cl2,相同温度下达到平衡,PCl5的物质的量为A0.8 mol B0.

10、4 mol C0.4 molx0.8 mol D小于0.4 mol20有4种混合溶液,分别由等体积0.1 molL1的2种溶液混合而成:CH3COONa与NaCl;CH3COONa与NaOH;CH3COONa与NaHSO4;CH3COONa与NaHCO3,c(CH3COO)排序正确的是A B C D21(15分)在一恒温恒容容器内发生反应:C(s)+H2O(g)CO(g)+H2(g)。下列条件不能确定该可逆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填字母)。A气体密度不再发生变化B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C1 mol HH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 mol HO键D生成n mol CO的同时消耗n mol H2O已

11、知甲醇制备的有关化学反应以及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化学反应平衡常数温度/5008002H2(g)+CO(g)CH3OH(g) H1K12.50.15H2(g)+CO2(g)H2O(g)+CO(g) H2K21.02.503H2(g)+CO2(g)CH3OH(g)+H2O(g) H3K3(1)已知反应中相关的键能数据(CO的结构为CO,CH3OH的结构为 )如下:化学键HHCOCOHOCHE/(kJmol1)4361076343465413由此计算H1_kJmol1;已知H2+41 kJmol1,则H3_kJmol1。(2)K1的表达式为_,据反应与可推导出K1、K2与K3之间的关系,则K3=_(用K1、K2表示)。500 、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测得某时刻H2(g)、CO2(g)、CH3OH(g)、H2O(g)的物质的量分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