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子政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学习资料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8434484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电子政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学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国电子政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学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我国电子政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学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我国电子政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学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我国电子政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学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电子政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学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电子政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学习资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电子政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结合 2007 年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中编办四部门开展的国家电子政务检查,我就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谈一些个人观点。关于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我谈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成就的总体判断2002 年中办 17 号文发布以后,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已从部门办公自动化,开始走上了支撑部门职能业务的发展道路。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和中办18 号文发布以后, 进一步推动了各部门的电子政务建设的应用深化和整体发展。经过近几年的建设,中央级传输骨干网已经开通,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也投入运行,可承载中央和地方部门的部分政务业务,为进一步整合内、外网及专项网资源,实现

2、国家电子政务网络的互连互通和政务业务系统的协同互动奠定了基础;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已开通运行, 各级政府网站基本建立, 为党和政府有效联系群众服务人民建立了新的桥梁和纽带。 政务信息系统建设已经覆盖了税务、 海关、农业、银行、公安和社会保障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为政务部门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电子政务治国理政和服务于民的架构已具雏形。第二、电子政务建设管理的重要创新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管理, 取得了许多创新成果, 其中以下三个方面值得特别肯定。首先是各建设单位把电子政务作为一把手工程,这对加大业务部门和建设部门的协调力度, 强化业务应用的先导性,

3、 确保资源的优化配置等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各项目建设单位也初步形成了高层次、组织化和规范化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形成了一系列工程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保障了工程建设的质量和顺利实施。其次,各部门在建设电子政务工程时,注重发展模式的创新,包括运行与维护模式的探索、 国产设备的应用和工程建设的管理等方面。例如,中联部建设的政党外交信息系统, 所有软硬件设备都具备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其表现的安全与稳定性不逊于国外同类产品。中储棉总公司建设的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在管理上采取商业化的服务外包模式, 既有效解决了自身技术力量的不足, 又降低了运行维护的成本。 文化部和扶贫办在运行与维护模式上进行了大胆探索,

4、 利用电子政务外网平台的资源托管数据, 从而既避免了数据管理设备场地的重复建设,又得到了专业化的运维保障服务。 第三,电子政务建设的制度规范逐步建立,加强了项目的申报审批、工程建设、资金管理、监督检查,以及验收评价等环节的管理,对保证电子政务工程质量、 有效控制建设规模、 提高投资效益发挥了积极作用。第三,电子政务发展中的主要问题电子政务建设一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和有益经验, 另一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以下三个问题值得高度重视。首先是重建设、 轻应用的问题。 在电子政务工程建设中, 普遍偏重硬件资源的投入,软件投入在整体投入中的比例普遍低于30%,硬件投入中, 片面追求高性

5、能配置,形成的资源能力远远超过实际应用的需要。一些网络资源的当前利用率不足 5%,个别项目的存储资源可支撑10 年的业务增长需求。 电子政务应用方面,主要侧重于内部事务处理和自我服务,支撑政府决策和面向公众服务的信息化能力亟待提高。 已建电子政务工程中, 面向公众服务的业务应用功能不到3%;面向决策支持的业务应用功能不到8%。电子政务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和普惠公众的效能尚未充分显现出来。其次是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能力不强的问题。 各部门丰富的专业信息资源还没有形成共享机制。 跨部门业务协同亟待从国家层面予以梳理和完善, 支撑业务协同的技术条件尚需在各部门的工程中予以落实。 电子政务系统对已建公共资源

6、的使用还不充分。中央部委 90 多个专网的业务,目前仅有 3 个部门的 6 项应用迁移到电子政务外网平台, 规范和指导电子政务建设的国家标准, 还没有得到广泛采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子政务的互连互通和整体发展。第三是电子政务带动自主产业发展的问题。 电子政务工程采购的软硬件产品中,自主品牌产品的装备严重不足, 采购金额还不到采购总额的四成。 国产软硬件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 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基本为国外产品。 国产软硬件产品中,合资、外资产品占绝大部分,自主品牌所占比例仍然很低。核心的软硬件产品基本为国外垄断, 我国自主生产的数据库、 操作系统、 高端服务器和存储设备,几乎没有得到应用。 国家

7、电子政务工程建设对自主产业的拉动作用明显不足。未来五年我国电子政务将进入深化应用、 全面推进的发展新阶段。 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发展的趋势,我重点谈三个方面。第一、未来五年的建设重点关于未来五年电子政务建设的着眼点是进一步提高党和政府的信息化水平,增强快速准确地掌握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加强适应体制和机制变革的灵活性,丰富政府的公共服务方式, 强化透明监督和公众参与的手段。着力点是大力推动业务信息系统由独立运行向按需协同方向发展,积极促进政务信息资源由部门应用向依法公开共享方向发展, 加快推进电子政务网络由部门专网向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方向发展。 总之,加强以政府信息能力为基础的国家信息能力建设

8、,是未来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第二、未来五年的管理重点电子政务建设的管理, 涉及到审批部门和建设单位方方面面的工作, 针对前面提到的电子政务存在的突出问题,未来五年将重点在以下三方面加强管理。一是抓好项目建设立项前的需求分析, 一方面解决电子政务面向业务、 面向应用的问题,真正提高电子政务建设的效能和效益。 另一方面解决电子政务项目审批时间长的问题,切实缩短审批时间,提高审批效率。同时,通过积极培育需求分析、建模仿真等专业化的服务队伍, 鼓励社会化的专业咨询服务, 为国家电子政务项目的审批、建设和评价,提供科学的依据。二是逐步建设和完善国家电子政务工程的绩效评价和公示制度。 围绕项目的需求符合度

9、、公众满意度和投入产出效益等方面开展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价工作,从根本上改变电子政务工程建设后期矫正和约束机制严重不足的状况。三是加强对建设资金和运维资金的管理。 国家发展改革委与财政部将建立电子政务项目和部门信息化建设项目审批信息通报机制, 有效避免项目建设资金的重复投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电子政务项目运行维护资金的测算依据、 定额标准和使用程序, 以确保运行维护资金有效和规范使用。第三、未来五年的创新重点首先是政务活动方式的创新。 电子政务建设, 不是简单地将现有工作流程电子化,更不是将现有部门间的工作关系通过电子方式封闭化, 而是不断促进政务本身的创新,如对影响效率

10、的现有流程进行优化再造和部门间的共享协同, 以及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决策支持时进行深入的业务研究, 包括社会问题和矛盾、 基础理论和政策法律, 以及专业业务的分析方法和模型等的研究。 这些伴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创新活动,必将极大地提升政府的行政能力。其次是建设模式的创新。 鼓励更多的部门采用服务外包的方式, 实现电子政务发展目标。这不仅是电子政务建设模式的机制创新, 也将有力地推动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创新发展。第三是系统工程方法的创新。 我国各部门电子政务建设的工程形态, 将从纵向系统为主的离散形态, 逐步转向平台化的集约形态, 实现内部不同应用基于共性平台的统一支撑,包括信息资源从监测获取到存储处理的

11、统一规划和充分共享、工程体系结构和功能模块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复杂流程的优化和接口的通用化等。通过建设高度集约化的系统工程, 实现最大化的系统效率和投入产出效益,从根本上实现我国电子政务的可持续发展。第四是产业创新。 在今后的电子政务工程建设中, 国家将把自主创新的软硬件产品纳入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并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如将有关采购情况作为项目验收和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等, 以极大地促进建设项目优先采购自主软硬件产品,使电子政务建设有效带动自主产业的创新发展。站在电子政务建设发展新阶段的起点上,从宏观上把握电子政务发展的正确方向,从微观上落实电子政务建设的管理措施,是我们走向电子政务深化应用、全面推进这一新阶段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我们希望得到大家一如既往地支持,通过各种方式, 包括今天这种论坛方式进行交流,不断深化我们的共识, 又好又快地建设国家电子政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