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听课记录教学类别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8422436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听课记录教学类别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化学听课记录教学类别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化学听课记录教学类别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化学听课记录教学类别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化学听课记录教学类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听课记录教学类别(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表1 听课纪录设计课题:活动一/时间目标指向一/时间情境或问题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知识技能要素知识技能结构活动经验结构量化记录提问次数( ) 个别回答人数( )是非型提问次数( ) 提问后学生沉默次数( )师生互动时间/min学习小组活动时间/min2. 案例分析“氯气的性质”听课纪录课题:氯气的性质活动一(5min)目标指向一情境或问题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知识技能要素情境:江苏淮安氯气泄漏的场景:场景:黄绿色气体弥漫在空气中;场景:大片小麦枯黄;场景:老鼠等动物死亡,几十人在医院抢救;场景:槽罐被置于水塘中,一群人分别抗着一袋物质往水塘跑。导向性问题:请依据图片分析氯气有何性质?提供素材引导学生分类

2、叙述性质组织学生拓展观点引导学生挖掘易忽略的信息聆听、阅读素材讨论集体回答:黄绿色气体、能溶于水、有剧毒A同学回答:密度比空气大,并阐述自己的见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及毒性量化纪录:提问次数(3)、个别回答人数(1)、师生互动时间(3min)活动二(3min)目表指向二情境或问题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知识技能要素活动经验结构情境:展示一瓶正放的氯气。导向性问题:依据集气瓶的放置,能说明氯气有何物理性质?关于氯气的化学性质,你知道多少?展示样品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回答组织学生拓展观点集体回答: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学生B:氯气能与金属钠反应学生C拓展:氯气能与氢气反应激发学生的原有认知:Cl2+H2Cl2+Na依

3、据集气瓶的放置判断气体的密度大小量化记录:提问次数(2)、个别回答人数(2)、师生互动时间(2min)活动三(6min)目标指向三情境或问题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知识技能要素活动经验结构研究素材:氯原子结构示意图。形成性问题:为何氯气能与金属钠、氢气反应?请用结构图表示氯化钠、氯化氢的形成过程?组织学生讨论;组织学生到黑板板演;组织学生评价、完善。学生讨论交流;学生D到黑板板演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学生E到黑板板演氯化氢的形成过程;学生评价。氯原子结构示意图用结构示意图表示氯化钠、氯化氢的形成过程 用微粒结构示意图解释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或金属单质的还原性量化记录:提问次数(3)、个别回答人数(2)、师生

4、互动时间(2min)活动四(10min)目标指向四情境或问题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知识技能要素知识技能结构情境:演示实验:铜在氯气中燃烧;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导向性问题:请用简洁语言叙述实验现象?上述实验现象说明什么问题?组织并引导学生回答、拓展观点、评价学生观察、纪录;学生F叙述实验现象,学生G补充;学生H阐释实验现象说明的问题。铜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现象反应方程式:Cl2 + CuCl2 + H2发展性问题: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下列反应:Cl2+NaCl2+Cu依据上述反应可推导出什么规律?引出发展性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参与学生讨论小结分组讨论呈报结果组间评价排在铜前面的金属均能与

5、氯气反应具有可变价态的金属与铜反应,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量化纪录:提问次数(6)、个别回答人数(5)、师生互动时间(5min)活动五(10min)目标指向情境或问题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知识技能要素活动经验结构情境:展示一瓶氯水;播放氯水见光分解的动画实验;播放氯气能使湿润有色布条退色的动画。导向性问题:氯气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吗?形成性问题:若能反应,产物是什么?发展性问题:请设计实验检验氯水中含有盐酸?发展性问题:是何种物质使有色布条退色,是氯气、盐酸、还是次氯酸?提供情境素材提问追问引导追问组织讨论交流参与讨论组织学生回答评价、小结观察思考集体回答分组讨论呈报结果实验设计学生实验讨论交流评价、小结

6、氯水的成分及氯水性质的多重性次氯酸的性质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推导反应的可能产物量化纪录:提问次数(5)、个别回答人数(3)、师生互动时间(7min)活动六(5min)目标指向情境或问题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知识、技能、策略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氯气有了哪些认识?问题:本节课我们获得了哪些规律性的知识?问题:本节课我们运用了哪些已有经验推导新知识?提问引导完善聆听回答纪录知识:氯气的性质及相关实验;技能:绘画结构示意图、书写反应、实验设计及操作、语言表达等;策略:结构推导性质、用质量守恒定律推导物质成分、运用演绎归纳推导同类物质的性质。量化纪录:提问次数(3)、师生互动时间(5min)3. 对使用者

7、的建议3.1灵活运用表1:可以横向纪录活动(情境或问题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目标指向(知识技能要素知识技能结构活动经验结构),也可纵向纪录。3.2有目的纪录:对于听课者自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必须做好翔实的纪录,这里的详记不是对授课者的口述笔录,而是把听课者的思考及时融入并记录,对于授课者的某些设计或行为,听课者还应及时纪录遗憾。3.3听课的问题准备:课堂教学中有许多典型事件,这些事件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教师在处理这些事件时的行为、态度、思想情感,提出问题的思路等,听课者应及时纪录这些问题,并从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的高度进行归纳。3.4整理听课笔记:这是听课后必不可少的环节,在问题的分类(导向

8、性问题、形成性问题、发展性问题)及目标指向这一块,有时需要听课者在课后进行综合审视才能定夺,因为有些问题及目标指向具有综合性。二、评课设计的实践研究1. 评课设计的思维框架表2 评课设计中学化学学科评课的设计思路评价项目评价要点评价指标权重得分教育理念科学发展观立足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道德观体现课堂教学的民主性、合作性、竞争性学习观学生乐于参与、多数参与、参与时间充分教师以学定教,能灵活组织教学绩效观有效性(学生较好地感知、理解教学内容、各种能力得到一定发展)与高效性(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目标定位合理性目标明确、具体、符合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核心内容呈现方式体现出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遵

9、循“结构性质用途”或“ 事实或现象原理规律应用”问题设置有效性所设置问题都是必要的渐进性沿“导向性形成性发展性评价性”提问思维度有思维特征(思维梯度、思维广度、思维深度)学习策略逻辑推理必要的辩证逻辑、形式逻辑、数理逻辑推理认知程序遵循“事实分析实验验证结论”探究程序情境设置提出问题师生活动目标指向教学辅助使用的教学辅助是必要的教学监控及时性能采用积极、多样的反馈评价方式 2. 评课的实施评“氯气的性质”一课2.1 评教育理念本节课教师提问次数22次,个别回答次数13次,师生互动时间24分钟,多数学生乐于参与教学,教学中多次使用了对比、类比、演绎、归纳等方法,学生对氯气(含氯水)的性质及相关实

10、验达到了基本了解程度、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了基本了解程度、对氯气在生活及生产的影响达到了基本了解程度,基本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科学发展观、道德观、学习观及绩效观,但教师讲解的时间约占教学总时间的60%,说明本节课没有采用实验探究教学,教学设计还有较大开发空间。2.2 评目标定位本节课定位的目标是: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及氯气与铜、氢气反应的现象,理解氯气的化学性质,分析氯气与金属反应的规律及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基本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及课标要求。2.3 评核心内容本节课从氯气泄漏事故及氯原子结构出发,引出系列问题,然后结合实验现象,依次呈现出氯气的物理性质、氯气与氢气及铜的反应、氯气与金属

11、反应的规律、氯气与水的反应,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化学及线索引探的思想。2.4 评问题设置在本节课中,教师善于设计台阶式问题,从导向性问题到形成性问题再到发展性问题,降低了提问的难度,课堂教学连续性较好。2.5 评学习策略本节课通过多媒体播放氯气泄漏的场景及氯水见光分解的动画、展示氯水样品、演示实验,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在分析氯气化学性质时,应用了辩证逻辑推理(结构决定性质)及形势逻辑推理(演绎归纳演绎),使学生认识从理性抽象到理性具体。可见学习策略的使用是合理且必要的。2.6评教学监控本节课主要采用问题讨论综合教学法,评价方式比较单一,缺少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3. 对使用者的建议3.1 本评课设计属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而综合评价一节课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因此评课时可以找侧重点,从局部上评。3.2 评课时评价指标可以多样化,其中有四点是应该关注的:一面(课堂的整体效果)、二线(教师教的主线及学生学的主线)、三点(课堂教学的亮点)、四辅助(教学媒体的使用情况)。1随堂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