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班级老师个人教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8416613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班级老师个人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班班级老师个人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班班级老师个人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班班级老师个人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班班级老师个人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班班级老师个人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班级老师个人教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班班级老师个人教案 传授任何一部分知识,它总有个相应的基础,即所谓的知识的生长点,同时也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班班级老师个人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中班班级老师个人教案1 一、活动目标 1、巩固对常见蔬菜食用部位的了解。 2、乐意与同伴交流自己知道的蔬菜营养。 3、能够用几种分类规则对蔬菜进行简单的分类。 二、活动准备 1、幼儿已经认识了几种常见的蔬菜。 2、每组3-7种蔬菜,如:白菜、豌豆、黄瓜、丝瓜、马铃薯、西红柿等。 三、活动过程 (一)小组讨论 1、介绍几种常见的蔬菜的营养的知识。 2、引导幼儿与小组同伴一起观察桌面上的各种蔬菜,说一说这些蔬菜的颜色,吃什么

2、部位?有什么营养? (二)集体分享 1、组织幼儿交流小组讨论的结果:这是什么蔬菜?什么颜色?我们吃它们的什么部位? 2、提问:你知道这些蔬菜有什么营养? 3、小结:蔬菜中含有大量水分、多种矿物质、维生素和食物纤维等。这些都是我们身体所需要的营养,因此小朋友们要多吃蔬菜。 (三)整理蔬菜 1、出示分类筐,引导幼儿讨论:要整理桌子上的蔬菜,要怎么整理? 2、引导幼儿根据讨论的分类规则将蔬菜整理到不同的框子中。 3、组织幼儿互相检查讨论分类是否正确。 中班班级老师个人教案2 教学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各种食物的营养价值。 2、通过情景创设、故事让孩子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3、帮助幼儿形成健康饮食

3、的习惯。 4、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5、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让幼儿了解身体需要多种营养,不挑食才健康。 2、了解各种食物的营养价值。 教具准备: 1、相关课件 2、手偶 3、幼儿课前准备的食物贴 4、班级互动墙面我们爱吃的食物大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音乐律动坐姿歌 二、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小客人,(出示手偶)他们一个叫壮壮,一个叫小小。小朋友你们说一说他们长得什么样?知道为什么壮壮这么壮,而小小这么小吗? 他们之间还有一个小故事,现在让老师讲给小朋友听好吗? 故事:(出示手偶壮壮)我叫壮壮,什么东西都爱吃,爱吃萝卜、西红柿、白菜,还爱

4、吃苹果、香蕉,爱吃好多东西,你们看!我长得壮壮的。(出示手偶小小)他叫小小,他看到萝卜摇摇头,说我不爱吃;看到西红柿又摇摇头,说我不爱吃;好多蔬菜都不吃,苹果不爱吃,香蕉不爱吃,人长得很瘦小,而且总生病。 结合故事内容,提出问题:壮壮长得这样壮,说一说他爱吃什么?小小长得很瘦小,是因为什么?你们要想身体棒,怎么办呢?引导幼儿知道想要身体棒,就要吃各种食物。 三、播放幻灯片,观看日常生活视频片段。 1、结合实际生活,出示一段日常生活视频片段。视频主要内容为:一位妈妈到幼儿园接孩子回家,经过超市,孩子哭闹着,要去买零食。孩子回到家后,只吃零食不吃饭。 提问:看了这段录像,小朋友来说一说这位小朋友做

5、得对不对?你们平时是不是也和这位小朋友一样呢?教育幼儿不能把零食作为主食,否则就会像小小一样,身体瘦弱,还会经常生病。要想有健康的身体,就要像壮壮一样各种食物都要吃。 2、出示互动墙面我们爱吃的食物大表,教师组织幼儿交流最喜欢吃的食物,并将最喜欢吃的食物粘贴在互动墙面上。 我们爱吃的食物大表中,教师和幼儿共同统计出哪些食物是幼儿最喜欢吃的,多少幼儿爱吃这种食物。教师引导幼儿讨论:爱吃的东西能不能吃很多?哪些东西要少吃? 3、老师向幼儿介绍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蔬菜和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含有从其他食物中补充不到的营养成分。并且有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功效。)总结: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营养成分,吃不同

6、的食物就能获得不同的营养,有了丰富的营养,身体才能更加健康。 四、延伸活动家园配合: 1、让家长记录幼儿饮食情况,反馈给老师。 2、根据记录情况,开展不挑食的好孩子颁奖会,可以邀请家长参加,鼓励挑食的孩子做到各种食物都要吃,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中班班级老师个人教案3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营养与人成长的关系,让幼儿理解合理科学的搭配。 2、尝试为自己设计一份营养餐,对食物的搭配感兴趣。 3、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4、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各种食物图片、一次性纸盘、健康笑脸贴纸。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了解各种食物的营养,说说平时喜欢

7、吃的食物。 导入:今天,营养博士要带我们去参观快乐食物王国,你们想去吗?让我们一起开着汽车出发吧! 1、看谷类食物。 教师:你刚才看到了什么? 教师: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食物就是食物王国里的谷类食物(出示字卡)。谷类食物可以使我们有很大的力气,所以我们一定要多吃。 2、看水果蔬菜。 教师:现在你又看到了什么? 教师:各种各样的水果和蔬菜吃了会使我们的皮肤又白又嫩,所以我们小朋友一定要多吃哦! 3、出示肉类 教师:你刚才看到了什么? 教师:这些是食物王国里的肉类食物。吃了会使我们变得更聪明更健康!但不能多吃哦! 4、出示豆制品。 5、出示牛奶。 教师:豆制品非常有营养,我们要多吃。牛奶可以天天吃。

8、 6、教师:食物王国的东西真多呀!你们平时喜欢吃些什么? 接下来营养博士要带我们去看三位小朋友,他们长得有什么不一样?你喜欢哪一位小朋友? 这是小小,因为她只吃蔬菜,所以长得又瘦又小;这是胖胖,为什么叫胖胖呢?只吃荤菜,所以长成了小胖子;这是丽丽,她什么都喜欢吃,所以长得不胖也不瘦,健康又美丽! 7、教师:怎样吃才有营养呢?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 二、到底怎样吃才有营养呢?我们一起参观一下食物王国的营养宝塔,听一听,营养博士是怎么说的? 小朋友,我们吃的食物呀,就像这座营养宝塔。 最顶层:是油脂类,就是肥肉和荤油,每天吃得要适量,不可贪吃哟。 接下来的一层是奶类和豆类食物,比如牛奶呀、豆

9、腐之类,多吃点儿更聪明哦。 第三层是鸡鸭鱼肉和禽蛋等动物性食物,每天少吃一些,营养才会均衡。 第四层住着水果和蔬菜,每天都要和它们做朋友,我们才会长得越来越健康。 最底层是谷类食物,就是我们平时吃的米饭、面包之类,离开他们小朋友们就会没力气。所以要多吃一些。 教师:营养博士的话,你们记住了吗? 三、刚才我们向营养博士学了那么多本领,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回营养设计师,为自己设计一份营养餐!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很多食物的图片,还有纸盘,请你们用这些食物来设计一份营养餐。现在让我们开始吧! 中班班级老师个人教案4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乐的情绪。 2、随着音乐大胆地用肢体动作表达自己愉快的心情。 活动

10、准备: 视频(人们欢度新年的情景)。 活动重难点: 如何激发歌曲内容激发幼儿的幸福体验,并用相应的表情、声音、姿态来表现。 活动过程: 一、欢天喜地庆新年。 师:新年刚刚过去,你们都是怎么来庆祝新年的呢? 师:你们看到人们都是会怎样庆祝新年呢?你觉得最有趣的是什么? 请幼儿来观看视频,看看其他地方的人们是怎么样来欢度春节的,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二、新年带着幸福来。 师:下面先请小朋友来欣赏一段音乐,听完以后用一个词来形容。 师总结:我们小朋友用了这么多好听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觉你们真棒!(甜甜的、优美、高兴、舒服等)师:接下来请听老师来说一遍歌词,一定要认真听哦。听完告诉老师新年是怎么

11、来的?带着什么来?为什么? 师有节奏的朗诵歌词,幼儿有节奏的拍打身体的某一部位。 再次欣赏歌曲,边听边跟着歌曲哼唱。 讨论:怎样唱出幸福的声音? 引导幼儿完整学唱,要求幼儿能将喜庆幸福的心情表现出来。 三、新年幸福舞一舞。 师:你想用什么动作来表演这首歌曲呢?试一试! 随音乐边唱边做动作。 师将幼儿想的动作串联起来编成一组完整的动作。 全体幼儿拉成圆圈,面带幸福的微笑,边唱边一起按节奏做动作,表达自己愉快的心情。 中班班级老师个人教案5 教学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聆听的习惯,感受小猴和熊不同形态的音乐,引导创扁各种猴的动作,表现其音乐形式。 2.激发幼儿喜欢小猴的情感及做音乐游戏的兴趣。 教

12、学过程: 一、幼儿听音乐,开火车来到森林。 问:我们来到了哪里? 森林里有什么呀? 幼儿自由想象,教师根据回答,在图中放上各种动物等。 用游戏开火车的形式自然导入,在游戏情景之中,用森林背景图和启发式提问,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发挥想象,为下一个环节作铺垫。 二、初步感受小猴和熊的音乐。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想听吗?我们来听吧!(完整欣赏音乐一遍) 问:你听了音乐,有什么感受? 2.小猴和熊也来了,听听看,哪是小猴,哪是熊。(完整欣赏一遍) (1)欣赏小猴的音乐,创编小猴的动作。 A.我们来听这段音乐是谁来了。(幼儿欣赏辨别) B.小猴是什么样的? C.我们跟着音乐来做做吧!幼

13、儿跟着音乐做小猴的动作。 D.小猴还可以怎么样?让幼儿创编各种不同的小猴的动作。 E.跟音乐学小猴。 (2)欣赏理解熊的音乐。 A.听听这段音乐是谁来了? B.熊的音乐听上去怎么样?(幼儿自由想象) C.熊遇到小猴会怎么样?(幼儿自由述说) 这一环节中我比较注重孩子的相互学习,比如说,在创编小猴子的动作时,我不是让幼儿跟着老师转,打破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变我来教,你来学为你有什么新的动作,我们来学,教师及时退位,达到了教与学的共同目的。这样,不仅让孩子有一种成就感,还能鼓励其他孩子去创新。 三、师生合作游戏。 1.出示头饰,激发幼儿玩游戏的热情。 2.交代游戏要求: 老师扮做熊,小朋友扮做小猴,小猴可以按自己喜欢的小猴动作参加游戏。 3.游戏。 4.简短小结,请一幼儿扮做熊再次游戏。 这一环节可以使孩子参与的积极性增高,每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体验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尤其是最后一个环节打熊,这使整个活动推向了一个.。 中班班级老师个人教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