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工业废弃地改造为工业遗址公园的规划构思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8403138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将工业废弃地改造为工业遗址公园的规划构思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将工业废弃地改造为工业遗址公园的规划构思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将工业废弃地改造为工业遗址公园的规划构思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将工业废弃地改造为工业遗址公园的规划构思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将工业废弃地改造为工业遗址公园的规划构思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将工业废弃地改造为工业遗址公园的规划构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将工业废弃地改造为工业遗址公园的规划构思(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将工业废弃地改造为工业遗址公园的规划构思中共重庆市南川区委党校摘要:N区A地保留有三线企业遗址,且该地具有区位、交通、环境、产权 等方面的优势,因此笔者在建议将A地的工业废弃地改造为工业遗址公园,在保 留原始建筑物和机器设备风貌的同时展示时空环境中承载的工业文化,根据现有 的空间布局和自然条件作出了“一带两馆四区”的规划构思,以求在保护和修复 遗址本体和环境的基础上发挥其在城市发展中的科研示范、教育展示、文化传播、 游乐休闲、生活服务、经济带动等功能。关键词:工业废弃地遗址公园规划将工业废弃地改造为工业遗址公园,不仅是改变一块土地的贫瘠与荒凉、保 留部分工业景观的遗迹,也不仅是艺术、生态等处理

2、手法的运用,最终目的是通 过改造,为工业衰退带来的社会、经济与环境问题寻找出路。N区A地有三线企业遗址,且办公楼、厂房、俱乐部与家属宿舍等设施基本 完好,现在多数处于空置状态或作为仓库使用,在部分建筑物内部还有机器设备 等实物留存。这些遗址、设备留存至今,风韵依旧,原汁原味,为工业遗址公园 的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将A地改造为工业遗址公园,具有以下几方面的 优势条件:一是距离N区城区近,仅3公里余;二是交通条件好,有高速和规划 中的高铁通过;三是生态条件优良,靠近森林公园且有河流穿越;四是遗址房地、 设备产权单一明晰,便于开发协调。一、目标定位以工业遗址的保护展示为主体,在保护和修复遗址本

3、体和环境的基础上,展 现其在时空环境中承载的历史文化,传递其独有的场所精神,发挥其在城市发展 中的科研示范、教育展示、文化传播、游乐休闲、生活服务、经济带动等功能。(一)工业文明进程的历史缩影展现NKH业进程中的发展轨迹,保留城市特定时期的历史记忆,提升“工 业提质”的影响力,打造“阅读N区”的物质依托。(二)军民融合发展的转型示范保存三线建设时期军工生产的遗留物品,体现N区工业顺利实现军转民的成 功探索,三线精神、三线担当在N区军民中的物化承载。(三)景城乡一体化的网红之地改“灰色斑块”为“绿色斑块”恢复区域活力,发挥城市连接景、乡功能打 造旅游升级版,细化旅游产品布局塑造到N区就是到景区的

4、城市印象。(四)工业园区的生活服务基地将工业遗产保护融入社会经济发展中实现保护与利用双赢,为工业园区提供 便民服务并产生良性连锁反应,优化城市功能结构和空间布局提升周边土地价值。(五)大众创业创新的孵化工场盘活荒废厂房、闲置库房、老旧宿舍等资源,打造平台促进创业创新资源集 聚,成为创业人才集聚地和地方产业发展新引擎。二、规划布局工业遗址公园的规划区内包括业厂房仓库、住宅楼及公共服务类用房等建筑 以及自然河流、生产中形成的水道、被削切的山体等周边环境,具备进行改建的 物质基础。在规划建设中应根据遗址类型差异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尽量避免因“死保”出现“保死”现象。规划布局分为“一带两馆四区”(见表

5、1),在尽可能保留工业建筑及场地 特性的基础上,通过转换、对比、镶嵌等多种手法将场地重构,根据各个建筑的 特点赋予其新的使用功能,例如博览展示、文化艺术、创新创业等,形成适合现 代发展需求的空间。表1: N区工业遗址公园规划布局区域划分区域1 名称空间布局打造策略功 能体 现开发定位i-滨江休闲公园外围复育周 边环境依托河 流、山势建 设绿带城市休憩工业遗址公园与周边开发建设地带景观带开敞公园块之间的风貌协调区废旧厂房遗产展示区相对集中 布局各处零星 点缀五场景体验区集中固定布局区游学研开放区整个遗址公园特色商业区原有公共服务类用房众创孵化原有职工直接展示、用新功能盘活废旧物体再现工业生产场景

6、、布局工业生产体验场所历整合旅史和工游线路、签程教育订战略协议的现场素材特色商以缓店、涂鸦恢解政府财区、实景演出、影视拍复地区政经费投摄基地活力的入压力引爆点政策引U|对N1区宿舍导、服务推动、活动吸进区产业发展的连结及回馈1、一带:滨江休闲景观带工业遗址是进行过工业生产的用地,人类活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其生态系统 平衡。“三线建设”工业遗址多位于山林隐蔽地区,生态自我恢复能力较强,随 着时间推移生态环境得到一定程度恢复。A地位于城市居住区和工业园区的过渡地带,有一定的占地空间但又不足以 形成商业片区,可以利用工业遗址特有的工业文化元素、场地、资源等对其周边 进行环境复育,形成工业遗址公园的滨江

7、休闲景观带,在完整保留原有工业风貌 的前提下转化功能,成为服务公众的城市休憩开敞公园。滨江休闲景观带布局在工业遗址公园的外围,可以依托河流和山势建设约10 公里的绿带,雕塑和户外活动器械布局其间,步道、自行车道贯穿全程,将公园 各部分连接起来形成整体。同时景观带还可作为工业遗址公园与周边开发建设地 块之间的风貌协调区。2、两馆:三线建设博物馆、乡镇企业博物馆工业遗址中的厂房跨度大、层高高,建筑结构稳固,内部空间大且没有多余 装饰,可变性强,将其改造为博物馆能最大限度保留其原有格局、结构和材料特 色,更能赋予其新的使用功能。三线建设博物馆全面展示中国三线建设的历史全貌,生动反映重庆作为常规 兵器

8、制造基地的战略决策,直接呈现HN、NJ等多家国防厂在N区的辉煌历史, 承载“艰苦奋斗、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乡镇企业博物馆集中展示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历史、成功经验和辉煌成就, 回溯N区造纸厂、棉纺厂等企业消失的被迫抉择,探寻企业转型发展的成功经验, 弘扬的“踏尽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历尽千难万险”的创业 精神。博物馆可通过实体文物、文献资料、历史照片、雕塑模型、亲历者口述等方 式再现当时生产生活场景,运用VR、BIM、多媒体等数字化技术丰富参观者的视 听感受,加深公众对三线建设和乡镇企业价值内涵的认知,打造历史、党性教育 基地体现博物馆的社会教育作用。3、五

9、区:遗产展示区、场景体验区、游学研开放区、特色商业区、众创孵 化区遗产展示区:工业遗址中保留着原有的废弃机械设备,如硕大的烟囱、废弃 的铁炉、杂乱的电线杆、生锈的铁门,形状特异的生产设施和机械等,这些承载 历史记忆的工业遗物散布在整个园区中,使新旧空间相互交融。遗产展示区通过安排展示设施、组织阐释信息,实现有计划地传递工业遗址 的价值、内涵、理念以及相关历史、文化、事件、人物关系、生产组织关系等。 同时用新功能盘活废旧物体,如改造高炉为观景台、磨碎废弃红砖当作混凝土道 路的颜料等,赋予遗址现实意义。场景体验区:对于有共同经历的游客,重温生产过程是一种忆往昔的珍贵体 验,对于未曾感受过工业生产的

10、游客,工业生产具有新奇和未知的魅力。场景体验区,一是再现工业生产场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展示货物从装卸、 传送到存储的过程,体现昔日工厂正常运行状态下的动态场景;二是布局工业生 产体验场所,游客亲手制作工业产品,如纺织、土陶等传统手工制造,车床、焊 接等小型精工制造,3D打印、虚拟建模等智能制造,融合旧工业气息与现代生活, 提升游客参与度。游学研开放区:工业遗产对于历史和工程教育研究是无法替代的现场素材, 可以回顾工业发展历史、了解各阶段代表技艺、理解相关工业理念,从而把工业 遗产的保护、宣传和教育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并以此为契机进行整合形成旅游线 路。游学研开放区可由政府与周边区县、大中小学校、

11、教育机构签订战略协议, 成为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的实习基地,承接中小学生、社团和家庭等的科普教育、 团队建设需求,如专业大学生可担当工业生产指导师,中小学生可参加工业体验 夏令营,将社会价值和教育价值融入园区设定的活动体系中。特色商业区:工业遗址公园作为一个城市公园,其建设、发展应考虑在经济、 社会、生态3大效益之间建立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恢复地区活力。适度引入商 业功能可以缓解政府财政经费投入压力,增强工业遗址公园开发利用的可实施性。特色商业区可利用原有集体食堂、职工俱乐部、电影院等开发商店、餐饮、 画廊、健身俱乐部等功能,如开设大树茶、方竹笋等特产商店和油茶、灰粑等特 色餐饮,借用建筑外立面

12、打造涂鸦互动街区成为网红打卡地,开发工业元素、利 用灯光效果打造文化实景演出,建设三线影视拍摄基地。众创孵化区:与巨型车间相比,遗址公园内保留的职工宿舍使用功能完好、 可塑性强,相对同等条件的使用空间价格低廉,正好与创意产业、艺术行业以及 新兴企业、小微企业的需求相符合。众创孵化区可模仿“苏荷模式”或“798模式”,借助产业支撑打造创业孵 化基地和就业培训基地。定期策划活动,提升遗址公园影响力、增强众创孵化区 吸引力。用志愿服务减免地租等方式,增强众创孵化区对遗产展示区、场景体验 区的反哺作用。加强对高新技术创业者的支持,期待这些创业对未来N区产业发 展的连结及回馈。参考文献:1 张倩,冯志敏.基于城市再生的工业遗址空间再生策略研究一一以都灵工 业遗址公园为例J.大众文艺,2021,4(05):96-98.2 刘雨萌.秦皇岛首钢工业废弃地景观更新研究J.建材与装 饰,2020,4(11):90-91.3 刘海峰,陈虹利,白国柱.南京矿冶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模式探索J.阅江 学刊,2018,10(06):122-132+136.4 陈丹,罗秋媛.深化城市修补理念,营造工业遗址公园一一以广钢公园规划 为例J.中外建筑,2017,4(08):146-14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