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计划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8400153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计划(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计划.精品文档.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校本实践研究课题研究计划仁里集镇实验小学王 杰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校本实践研究课题研究计划仁里集镇实验小学 王杰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我们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时,应着眼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拓宽学生学习空间,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

2、,从而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一、课题的界定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指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相结合,使课堂教学方式变成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参与的生活过程,把课堂变成“小社会”。它包括三层意义:(一)教学目标的生活化,即教学目标不仅是知识技能,更重要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适应未来生活的基本素质。(二)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即教育内容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三)教学活动方式生活化。即教学活动是学生主动参与的生活过程。教学生活化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需要和丰富学生社会生活经验,使学生既学到

3、知识,又提高了能力(包括交往能力、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整体素质得到个性化发展。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本课题在新理念的思想指导下,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探索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操作模式及具体操作方法, 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教育理念,体会数学的价值;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使学生在知识形成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通过实验,初步用生活化策略构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本课题的研究实施有利于改革课堂教学单一、封闭和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焕发课堂

4、的生命活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通过课题的研究,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方式,和国家课程改革同步,并能发挥教师在教学上的创新能力。假如本课题研究成功,将形成若干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操作方式,这些方式具有一定的实践推广价值。其次,本课题研究和积累的经验资料,对于丰富和发展教育生活化理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三、课题研究的内容课题研究中针对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1、创设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应用能力。2、理清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3、构建数学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四、课题研究的方法本课题研究主要使用对比实验、经验总结、调查研究等方法:对比实验法:同类班级对比实验。从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创新精神、实践合作能力等方面对比,分析实验效果。 经验总结法:重视资料积累,在课题实验过程中注意一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实验过程中,有计划有总结。争取在各阶段做好课题研究的分析、总结和反馈工作。调查研究法:本课题的研究教学效果的测量,通过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通过试卷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检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