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与方法论文创新思维方法论文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8389350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思维与方法论文创新思维方法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创新思维与方法论文创新思维方法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创新思维与方法论文创新思维方法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创新思维与方法论文创新思维方法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创新思维与方法论文创新思维方法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思维与方法论文创新思维方法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思维与方法论文创新思维方法论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思维方法的本质与自主创新研究【摘要】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提出了“思维方法”范畴。本文从经典作家关于思 维方法的论述中,把“方法”界定为“知”的“思维方法”与“行”的“实践 方法”,阐明思维方法是主体观念地把握客体的思想工具。从中揭示出思维方法 的本质是主体认识和自主创新的源头工具。思维方法本质理论,为切实从源头上 创新思维方法,特别是掌握唯物辩证思维方法伟大认识工具,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指导自主创新,促进创新型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思维方法 本质自主创新源头工具一、“思维方法”范畴的提出和科学内涵1. “思维方法”范畴的提出实践的发展史体现为认识的发展史和科学的发展史,本质上是思维的

2、发展 史。在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社会实践中,正是思维揭示出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引领科学技术和实践的发展,进而对人类思维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又促进思 维的发展。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人类思维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 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辩证发展历程呢?其根本原因是思维方法。恩格斯在 反杜林论中分析批评了形而上学方法的局限性,阐明了辩证思维方法在理论 思维中的重要性,并首次提出“思维方法”范畴。他指出:“所有这些过程和思 维方法都是形而上学思维的框子所容纳不下的自然界的一切归根到底是辩 证地而不是形而上学地发生的。”并强调指出:“辩证法是唯一的、最高度地适 合于自然观这一发展阶段的思维

3、方法。”以上论述说明:第一,恩格斯提出了 “思维方法”范畴;第二,进一步指明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科学的思维方法。2. 思维方法的科学内涵人们通常把主体把握客体的工具统称方法。但是,这种称谓没有区分认识世 界的方法与改造世界的方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实质上,方法在逻辑上理应区分 为“知”的“思维方法”和“行”的“实践方法”。“思维方法”是“实践方 法”的源头和先导,“实践方法”是“思维方法”的体现和应用,二者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辅相成。总之,思维方法指导实践方法并通过实践方法作 用(指导)于实践,达到创造性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日的。“思维方法”与“实践 方法”之间的关系,以简图表示如下

4、:所谓思维方法,是主体观念地把握客体的思想工具。以品质为依据,思维方 法分为逻辑思维方法、形象思维方法和灵感(直觉、顿悟)思维方法。人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与认识和掌握科思维方法密切相关。毛泽东 说:“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 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 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因此,认识和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具有重要的意义。二、思维方法的本质所谓思维方法的本质是认识和自主创新的源头工具。这一命题可以从以下 三方面把握:1.思维方法的本质是源头工具所谓源头工具是指思维方法处于认识和创新过程的源头。

5、它包括三层含义, 第一,思维方法是思维的本源工具。孟子说:“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 得也。”孟子告子上这说明:只有掌握了思维的“源头工具”,才能“思 则得之”,否则“思则不得也”。第二,思维方法是认识的源头工具。认识过程 的思维机制是:掌握思维方法,开发思维创新能力,取得认识成果。第三,思维方 法是创新的源头工具。巴甫诺夫说:“科学的跃进往往取决于研究方法上的成 就。研究方法每前进一步,我们仿佛随之升高一层,从那高处我们就可以望见更 加广阔的远景,望见先前许多望不见的事物,因此,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制定研究 方法。”2.思维方法的本质是认识的源头工具什么是认识呢?所谓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6、,包括主体、客体和反映成果 三大要素。为什么认识呢?这是指为一定日的去解决问题、矛盾和课题以满足社会发展 需要的价值追求过程。日的性、解决问题、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是为什么认识的 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为了追求认识过程的价值。怎样认识呢?从认识过程的认识机制看:首先,主体掌握搜集材料的思维方 法,搜集认识对象的信息材料;其次,主体掌握整理材料的思维方法,加工整理材 料,形成认识成果;再次,主体掌握验证思维方法,验证认识成果,检验认识的真 理性。可见,认识过程是掌握思维方法,开发思维创新能力,形成认识成果,验证 认识成果,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不断深化,促进认识的辩证发展。恩格斯在总结 18世纪至19世纪

7、认识自然科学的思维方法时指出:“事实上,直到上一个世纪 末,自然科学主要是搜集材料的科学,关于既成事物的科学,但是在本世纪,自然 科学本质上是整理材料的科学,关于过程、关于这些事物的发生和发展以及关于 把这些自然过程结合为一个伟大整体的联系的科学。”又说:“辩证法是唯一 的、最高度地适合与自然观的这一发展阶段的思维方法。”从实质上说,唯物辩证思维方法成为从搜集材料科学向整理材料科学发展的源头工具,并引领着科 学的全面飞跃。3. 思维方法的本质是创新的源头工具思维方法的本质是创新的源头工具,这要从回答“什么是创新”、“为什么 创新”和“怎样创新”的问题中把握。什么是创新呢?所谓创新是创新主体突破

8、旧事物体系而创立有社会意义新 成果的首创性活动,包括创新主体、创新中介、创新客体、有社会意义创新成果 (新概念、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等)。为什么创新呢?这需要回答创新的日的和价值两大问题。首先,创新日的就 是通过创新取得科学发现或者技术发明成果,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福祉。同 时,创新价值是通过创新获得“有社会意义的创新成果”,满足社会和人们的发 展需要,实现创新的价值。怎样创新呢?创新主体是怎样掌握创新工具变革创新客体而形成有社会意 义创新成果的呢?第一,创新主体从源头上创新思维方法或者创新技术方法;第 二,提供创新客体及其信息材料或者技术材料等;第三,创新主体自觉能动地发 挥创新

9、思维方法功能加工或者变革创新客体,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做出科学 发现;第四,创新知识成果通过实践转化,以知识创新推动技术进步,做出新技术 成果或者新产品成果。爱因斯坦的伟大科学发现证明,思维方法的本质是创新的源头工具。20世 纪之交,爱因斯坦突破“科学幼年时代以归纳为主”的方法,从源头上创新“探 索性的演绎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伟大科学探索,创造出相对论奇迹。爱 因斯坦指出:“理论科学家在他探索理论时,就不得不越来越听从纯粹数学的、形式的考虑,因为实验家的物理经验不能把它提高到最抽象的领域中去。适合于科学幼年时代的以归纳为主的方法,正在让位给探索性的演绎法。”“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技

10、术发明证明,思维方法的本质是创新的源头 工具。1999年11月2日,袁隆平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 表彰大会的发言中指出:“我认真总结了国内外近100多年来农作物育种的历 史,总结了三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和应用的丰富经验,特别是当时水稻育种研究上 的最新发现和最新成果,形成了杂交水稻研究的新设想,提出了杂交水稻研究的 三个战略发展阶段。即以三系法为主的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到以两系法为主的 袖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再到一系法远缘杂种优势利用。在这三个发展阶段中, 水稻育种方法由繁到简,杂种优势程度由低到高,水稻单产将更上几层楼;但研 究难度则越来越大。”他又说:“几十年来,我所走过的

11、杂交水稻研究道路,是一 条成功之路,更是一条艰辛之路。”综上所述,思维方法的本质不仅是认识的源头工具,而且是创新的源头工 具。因此,思维方法的本质是认识和创新的源头工具。三、思维方法本质理论的意义思维方法本质理论,对切实从源头上创新思维方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 进创新型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从理论上说,思维方法本质理论奠定了思维方法理论的一块基石。恩格斯指 出:思维科学“是人的思维的历史发展的科学。”钱学森说:“思维科学只研究 思维的规律和方法。”这说明,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是思维科学中的两大基础理 论。因此,思维方法本质理论丰富了思维方法理论的内容,奠定了思维方法理论 的重要基石。从实践上说,其有利于指导人们自觉地从源头上创新思维方法,自觉掌握思 维方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学技术创新,促进创新型国家发展。“自主 创新,方法先行。创新方法是自主创新的根本之源。”“我们要解放思想,转 变观念,将创新方法作为一项长期性、战略性工作来抓,确实从源头上提升自主 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