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案例 2 苏联的探索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8380652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讲 案例 2 苏联的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六讲 案例 2 苏联的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六讲 案例 2 苏联的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六讲 案例 2 苏联的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六讲 案例 2 苏联的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讲 案例 2 苏联的探索(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讲案例 苏联的摸索 上传时间:-8-:20:5|浏览次数:54 案例2 苏联的摸索1、案例呈现: 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列宁从帝国主义时代的历史条件出发,论证了落后国家一国卖现社会主义革命的也许性,领导俄国劳动人民获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论述马克思有关共产主义社会的思想时,第一次明确地把马克思有关“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或低档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把“共产主义社会高档阶段”称为“共产主义社会”。列宁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提出了许多发明性的见解。 一方面,她对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事实上是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的结识更加具体和深刻。

2、觉得过渡时期不能不兼有两种社会经济构造的特点和特性,是衰亡着的资本主义和生长着的共产主义彼此斗争的时期;社会经济构造的基本形式是资本主义、小商品生产和社会主义,相应的基本力量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重要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斗争,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这是阶级斗争的新形势的继续;资本主义愈不发达的社会,过渡时期就愈长,任务愈艰巨,斗争愈锋利;过渡时期要通过若干阶段,在政策上要照顾到许多更小的过渡,估计到每一种过渡的特殊任务。因此,她深感马克思强调新社会诞生时的那种“长期的阵痛”不是没有缘故的。另一方面,她虽然没有明确社会主义社会有哪些发展阶段,但已经察觉到

3、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她说,苏维埃俄国只能“过渡到新的、还没有长出来的、还没有稳固基本的社会主义”,将来达到“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显然,在她的思想里有“发达的社会主义”和“不发达的社会主义”之分。并且她尚有一种提法,即从资本主义“跃进到共产主义的低档阶段,跃进到中级阶段”,“跃进到共产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的这些思想,反映了她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的新结识,并察觉到了社会主义是要划分为阶段的。列宁有关过渡时期的新结识、察觉到社会主义有不同发展阶段的新提法,对于不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务必从实际出发,不要超阶段很存指引意义。 过去的几十年里,从斯大林开始的苏联历届领导人以及东

4、欧诸国领导人都没有弄清晰本国究竟处在社会主义的哪个发展阶段上。斯大林事实上没有接受列宁提出的由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要通过一种较长的时期,要经历若干阶段的思想。196年,她宣布“我们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1938年,苏联制定第三个五年筹划就明确提出要在五年完毕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建设并从社会主义逐渐过渡到共产主义。显然,斯大林错误地把社会主义社会也视为一种短暂的历史阶段,超阶段地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也没有弄清晰苏联的基本国情,基本上继承了斯大林把社会主义看做短暂的阶段的思想,觉得20世纪年代苏联已经建成社会主义,目前的任务是准备向共产主义过渡。她急于

5、求成,在改革上实行了一套“左”的措施。91年10月,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二大上宣布“基本上建成共产主义社会”,还制定了一种时间表。因此,人们称赫鲁晓夫的主张是“共产主义建成论”。 勃列日涅夫时期,纠正了赫鲁晓夫的主观主义唯意志论,调节过“左”的改革措施,对社会主义的结识也有某些变化。勃列日涅夫停止使用“全面开展共产主义建设”的标语,提出了“发达社会主义理论”,觉得社会主义社会是一种很长的历史阶段,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但觉得已经“为顺利建成共产主义发明了条件”。 后来,苏联领导人对共产主义的结识更接近苏联实际,1982年勃列日涅夫去世,安德罗波夫及其继任者契尔年科都觉得苏联当时的社会

6、性质是处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起点”上,这被人们称为“社会主义起点论”。在这之前,苏联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结识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不够精确。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执政,竭力变化过去的见解,用“完善社会主义”取代了“完善发达社会主义”的提法,这就是“完善社会主义论”。由于苏联领导人“近年来,存在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问题”,对“如何结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弄清晰”,因此,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不坚定,在改革中左右摇晃。最后,戈尔巴乔夫完全抛弃了马克思主义,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替代科学社会主义,并最后葬送了社会主义。(辽宁省教育委员会组编:邓小平理论教程,7页,沈阳

7、,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案例讨论: (1)苏联历届领导人对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是如何结识的?(2)苏联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结识对国内有何启示?3、案例点评: (1)列宁从俄国的国情出发,提出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经历一系列阶段才干过渡到社会主义,并正式把共产主义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十月革命胜利后,她十分强调要研究革命发展的阶段问题,但当时重要致力于研究和解决需要通过哪些阶段过渡到社会主义问题,而来不及摸索社会主义社会自身有那些阶段。斯大林在领导苏联人民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后。没有进一步分析本国的具体国情,错误地觉得社会主义建成之日,就是向共产主义过渡开始之时,在生产力不够发达的基本上急于向

8、共产高档阶段过渡。她去世后来,苏共领导人并没有变化社会主义是一种暂阶段的观念,相反,15年苏共二十一大宣布,苏联进入“全面开展共产党主义社会建设时期”,1961年苏共二十二大进一步宣布“基本上建成共产主义社会”。虽然苏共后来领导人对共产主义的结识开始接近实际,由于苏联领导人“近年来,存在一种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问题”,对“如何结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弄清晰”,也就不能在对的结识国情的基本上,找到对的的发展道路。最后,必将葬送了社会主义。 (2)十一届三中全会此前,国内曾和苏联同样,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结识,总的来说,始终处在不完全苏醒的状态。这重要表目前,错误结识国内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脱离实际,超越国力,成果欲速则不达。可见,搞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深刻地结识和掌握中国的国情,也就是不仅要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并且还必须弄清现阶段国内社会主义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哪个阶段,弄清晰什么是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在现阶段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