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总结标准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8378066 上传时间:2023-08-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仪器分析总结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仪器分析总结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仪器分析总结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仪器分析总结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仪器分析总结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仪器分析总结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仪器分析总结标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仪器分析总结标准撰写人:_日 期:_仪器分析总结标准仪器分析题目1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种类有哪些。基本组成是什么。答。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种类很多,根据其功能不同,主要分为分析型,制备型和专用型。但其基本组成是类似的,主要由输液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记录及数据处理系统组成。包括溶剂贮存器,高压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和记录仪等主要部件。2在液相色谱中,色谱柱能在室温下工作,不需要恒温的原因是什么。答。由于组分在液-液两相的分配系数随温度的变化较小,因此液相色谱柱不需恒温。3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基本概念是什么。答。在经典液相色谱的基础上,引入了气相色谱(gc)的理论,在技术上采用了高压泵,

2、高效固定相和高灵敏度检测器,使之发展成为分离速率,高分离效率,高检测灵敏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易称为现代液相色谱法。4柱外效应的解释。答。由色谱柱以外的因素引起的色谱峰形扩展的效应,柱外因素常指从进样口到检测器之间,除色谱柱以外的所有死时间,如进样器,连接管,检测器等的死体积,都会导致色谱峰形加宽,柱效下降。5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特点是什么。答: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离效能高,选择性高,检测灵敏,分析速度快,应用范围广,6_作为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流动相在使用前必须过滤、脱气。常用的脱气方法。答案:高效液相色谱仪所用溶剂在放入贮液罐之前必须经过0.45m滤膜过滤,除去溶剂中的机械杂质,以防输液管道或进样阀产

3、生阻塞现象。所有溶剂在上机使用前必须脱气;因为色谱住是带压力操作的,检测器是在常压下工作。若流动相中所含有的空气不除去,则流动相通过柱子时其中的气泡受到压力而压缩,流出柱子进入检测器时因常压而将气泡释放出来,造成检测器噪声增大,使基线不稳,仪器不能正常工作,这在梯度洗脱时尤其突出。常用的脱气法有以下几种:(1)加热脱气法;(2)抽吸脱气法;(3)吹氦脱气法;(4)超声波振荡脱气法。7对液相色谱流动相有何要求。解。用作液相色谱流动相的溶剂,其纯度和化学特性必须满足色谱过程中稳定性和重复性的要求。对样品要有一定的溶解能力,粘度小,化学稳定性好,避免发生不可逆的化学吸附。溶剂应与检测器相匹配,不干涉

4、所使用检测器的工作,制备色谱的溶剂应不干扰对分离各组分的回收。除此以外,选择的溶剂对所给定的样品组分具有合适的极性和良好的选择性。8何谓梯度洗脱,适用于哪些样品的分析。与程序升温有什么不同。解。梯度洗脱就是在分离过程中.让流动相的组成、极性、ph值等按定程序连续变化。使样品中各组分能在最佳的k下出峰。使保留时间短、拥挤不堪、甚至重叠的组分,保留时间过长而峰形扁平的组分获得很好的分离,特别适合样品中组分的k值范围很宽的复杂样品的分析。梯度洗脱十分类似气相色谱的程序升温,两者的目的相同。不同的是程序升温是通过程序改变柱温。而液相色谱是通过改变流动相组成、极性、ph值来达到改变k的目的。9什么叫正相

5、色谱。什么叫反相色谱。各适用于分离哪些化合物。在正相色谱与反相色谱体系中,组分的出峰次序正相色谱法:流动相极性小于固定相极性的色谱法。用于分离溶于有机溶剂的极性及中等极性的分子型物质,用于含有不同官能团物质的分离。反相色谱法:流动相极性大于固定相极性的色谱法。用于分离非极性至中等极性的分子型化合物。在正相色谱体系中组分的出峰次序为。极性弱的组分,在流动相中溶解度较大,因此k值小,先出峰。极性强的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溶解度较大,因此k值大,后出峰。在反相色谱中组分的出峰次序为。极性弱的组分在固定相上的溶解度大,k值大,后出峰,相反极性强的组分在流动相中溶解度大,k值小,所以先出峰。10仪器考察1)

6、补充完整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流程图。2)高效液相是由哪几部分系统构成的。3)什么是梯度洗脱。梯度洗脱有什么好处。1)134562)输液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记录与数据处理。3)梯度洗提,就是载液中含有两种(或更多)不同极性的溶剂,在分离过程中按一定的程序连续改变载液中溶剂的配比和极性,通过载液中极性的变化来改变被分离组分的分离因素,以提高分离效果。好处:改善分离,提高分离度,加快分析速度,改善峰形,减少拖尾,利于微量分析。1试述紫外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产生的原因。答。价电子跃迁;分子振动或转动;电子自旋或核自旋。或转动;电子自旋或核自旋。2简述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条件;

7、是否所有的分子振动都会产生红外吸收光谱。_。答(1)辐射应具有使物质产生振动跃迁所需的能量,即必须服从l_v答:基本依据:红外对有机化合物得定性具有鲜明的特征,因为每一化合物都有特征的红外光谱,光谱带的数目位置形状强度均随化合物及聚集态的不同而不同。分析过程:(1)试样的分离和精制;(2)了解试样有关的资料;(3)谱图解析;(4)与标准谱图对照;(5)联机检索4何为基团频率。何为特征吸收峰。答。基团频率和特征吸收峰物质的红外光谱是其分子结构的反映,谱图中的吸收峰与分子中各基团的振动形式相对应。多原子分子的红外光谱与其结构的关系,一般是通过实验手段得到。这就是通过比较大量已知化合物的红外光谱,从

8、中总结出各种基团的吸收规律。实验表明,组成分子的各种基团,如o-h、n-h、c-h、c_c、c_oh和c_c等,都有自己的特定的红外吸收区域,分子的其它部分对其吸收位置影响较小。通常把这种能代表及存在、并有较高强度的吸收谱带称为基团频率,其所在的位置一般又称为特征吸收峰5伸缩振动和弯曲振动有什么区别。答。伸缩振动指成键原子沿着价键的方向来回地相对运动。在振动过程中,键角并伸缩振动不发生改变,如碳氢单键,碳氧双键,碳氮三键之间的伸缩振动。弯曲振动又分为面内弯曲振动和面外弯曲振动,用、表示。如果弯曲振动的方向垂直于分子平面,则称面外弯曲振动,如果弯曲振动完全位于平面上,则称面内弯曲振动。剪式振动和

9、平面摇摆振动为面内弯曲振动,面外摇摆振动和扭曲变形振动为面外弯曲振动。6.影响基团频率的因素。答:内部因素:(1).电子效应包括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和中介效应,它们都是由于化学键的电子分布不均匀引起的。(2)氢键的影响氢键的形成使电子云密度平均化,从而使伸缩振动频率降低。(3)振动耦合当两个振动频率相同或相近的基团相邻具有一公共原子时,由于一个键的振动通过公共原子使另一个键的长度发生改变,产生一个“微扰”,从而形成了强烈的振动。相互作用。外部因素。(1)同一物质在不同状态时,由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不同,所得光谱也往往不同。(2)在溶液中测定光谱时,由于溶剂的种类、溶液的浓度和测定时的温度不同,同一

10、物质所测得的光谱也不相同。7简介红外光谱仪答。红外光谱仪是利用物质对不同波长的红外辐射的吸收特性,进行分子结构和化学组成分析的仪器。红外光谱仪通常由光源,单色器,探测器和计算机处理信息系统组成。根据分光装置的不同,分为色散型和干涉型。对色散型双光路光学零位平衡红外分光光度计而言,当样品吸收了一定频率的红外辐射后,分子的振动能级发生跃迁,透过的光束中相应频率的光被减弱,造成参比光路与样品光路相应辐射的强度差,从而得到所测样品的红外光谱。8什么是红外光谱法。答。红外光谱法又称“红外分光光度分析法”。简称“ir”,分子吸收光谱的一种。利用物质对红外光区的电磁辐射的选择性吸收来进行结构分析及对各种吸收

11、红外光的化合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一法。被测物质的分子在红外线照射下,只吸收与其分子振动、转动频率相一致的红外光谱。对红外光谱进行剖析,可对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化合物分子中存在着许多原子团,各原子团被激发后,都会产生特征振动,其振动频率也必然反映在红外吸收光谱上。据此可鉴定化合物中各种原子团,也可进行定量分析。9红外光谱法的特点。答:红外光谱法的哇特征性强、测定快速、不破坏试样、试样用量少、操作简便、能分析各种状态的试样、分析灵敏度较低、定量分析误差较大.10、色谱图上可以读到的信息。答:1、色谱峰个数,判断样品中所含组份最少个数2、定性tr3、定量ah4、分离效能5、流动相和固定相11、红外实际峰比理论峰少的原因。第页共页 范文仅供参考 感谢浏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