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民健身运动态度的社会调查-调研报告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8373744 上传时间:2022-08-1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548.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国民健身运动态度的社会调查-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对国民健身运动态度的社会调查-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对国民健身运动态度的社会调查-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对国民健身运动态度的社会调查-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对国民健身运动态度的社会调查-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国民健身运动态度的社会调查-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国民健身运动态度的社会调查-调研报告(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对国民健身运动态度的社会调查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家越来越重视人民的体育健身状况和体质健康状况。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人民的生活更加富足了,衣食住行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人们变得越来越忙碌,进行体育运动和体力劳动的时间和机会也随之减少。国民体质健康状况影响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平稳发展,这种状况不利于国民的身体健康发展,容易埋下健康隐患。针对这种不良现象,本文对国民体质的健康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研究与思考,目的是使国民体质健康越来越全民化,所有人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和适合的体育项目,通过健身强身健体。体育健身不仅能够增强国民的体能,还能够改善国民的体质。

2、近年来,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生的身高、体重等形态发育指标水平呈增长趋势,反应速度、力量的素质指标有所提高,营养状况得到较大改善,但学生耐力素质、肺活量指标长期持续下降,肥胖学生的比例明显增多,近视眼发病率居高不下,大学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高达80以上,此外多数大学生饮食作息无规律,普遍出现身体不适、疲惫、对社会适应能力差等现象。而这一切现象的产生都与健身运动态度及其现状密切相关,因此,保持良好的健身习惯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要求。为此,对大学生健身运动态度进行一定的了解显得尤为重要。关键词:体育健身、体质健康、形态发育指标水平、全民化、健身运动态度、规律锻炼、作息习惯一、选题

3、背景学校对学生的课后体育锻炼要求与规定的不断改革,体育测试项目指标的不断简化,社会人士在校内操场锻炼现象的不断涌现,不同时间短操场上人数变化情况,几十年前国民身体素质与现今的对比等,对这些现象的观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在社会不断进步、物质水平不断提升、学习生活压力不断加大等情况下,人们对自身健身运动持有的态度如何,以及对自身未来的体质提升持有何种态度。网络科技更加便捷的背景下,网络游戏吸引力不断强大,外卖等快递网购的逐步普及,在这样的影响下,现今大学生对运动健身状况和持有的态度作调查分析并提出建议加以改善。二、实践主题“坚持锻炼,科学运动,健康生活”三、实践目的及意义本次调查项目目的直接,意义

4、明确。 (一)实践目的:以本校学生为重点对象,通过学生家庭成员扩散,学生同学之间调查为辅,通过调查,了解当代人,尤其指大学生,对健身运动的态度,找出影响人们参与健身运动的原因,探究如何正确引导和提高人们健身运动的积极性,为最终提高国民整体身体素质提供相关的科学的方法和建议。 (二)重要意义:1. 了解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当下,人们对自身身体健康和身体素质的态度;2. 改变部分人群沉迷游戏,电视剧等群体的亚健康生活态度;3. 帮助人们意识到强健体魄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性;4. 呼吁人们参与锻炼,合理锻炼,正确锻炼;5. 以及对一些目前存在的社会问题如广场舞扰民和健身器材被占用、损坏等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5、6. 真正了解大学生以及大学生家庭对健身运动所持有的态度;7. 引导人们科学健康锻炼,提高全民运动意识,加强人们身体素质;四、调查对象以江汉大学在校大学生为主,武汉市周边大学在校大学生为辅,以及通过学生家庭家长亲属扩散搜集社会人士对此问卷持有的态度。各部分人群占比:()在校大学生-70%(分本校与其它高校,占比分别为60%与40%)(2)已参加社会工作人员-20% (分参加工作时间小于10年与大于等于10年两个1部分,占比分别为70%与30%)(3)退休人员-10%五、实践内容第一部分:专业人士(1)咨询经常运动的人士,了解运动对他们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好处。(2)学习各种运动对身体各个结构的

6、锻炼,合理的各种运动时长和高强度运动对身体的损伤。(3)了解不同类型运动对身体的影响第二部分:学生(1)高校部分:调查了解他们以及他们的同学在校期间运动时间、时长、方法和运动量。向经常运动的同学了解运动对他们在学习方面是否有促进作用和运动与学习是否存在精力分配矛盾。(2)江汉大学部分:收集学生对现有体育锻炼制度的意见,收集他们在锻炼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采访学生对学校体育设施的满意程度和意见,对公共体育设施场地收费问题持有的态度,学校的现状(包括熄灯,早晚门禁,社会人士占用校园体育设施场地,体育器材的损坏与维修情况,设施场地欠缺不足部分)的建议与看法。第三部分:已参加工作人员以社会调查的形式向目前

7、的上班人士了解他们是否参与运动,如果平时运动,咨询他们运动的方法、时长以及运动后对他们的生活质量有怎样的变化。第四部分:退休人员考虑到退休人员对网络和电子产品的使用情况以及此部分人群在调查的占比,对退休人员的调查只采取实地采访方式。六、实践开展(一)时间: 2017年7月至2017年8月 (二)地点:江汉大学、其他部分高校、网络调查(三)活动单位:江汉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四)前期准备阶段: (1)材料收集信息了解 (2)策划书制作及申报工作 (3)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4)调查问卷制作 (5)调查方式种类:问卷调查结合实地调查(五)活动中期阶段: 实地调查部分:七月初,在校内

8、对在校学生进行面对面调查采访七月中旬,对社会人士进行调查采访进入社区调查采访离退休人员 网络调查部分:对2016级、2015级、2014级、2013级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同学、朋友对其他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六)活动后期阶段:整理调研报告,分类记录信息,研究问卷反映问题,寻找解决方式,提供完善意见,撰写结题书已经调查报告。七、人员分工1. 负责人、策划书及申报工作:邱德义2. 问卷调查制作:陈纪刚、陆嘉毅3. 问卷调查:黄京、马捍民4. 活动拍照、文字记录:邱德义、陆嘉毅5. 问卷整理及数据处理:全体成员6. 调查结果研究:全体成员八、调查结果与分析此次调查中,对运动健身的态度进行问卷调

9、查和SPSS数据分析。其中有效收回问卷392份,缺失或失效8份,对缺失或失效问卷进行了人工筛除不予录入,分析详情如下:第一部分:已工作人群请问您是哪一类人群? 1.您的性别? 2.您的年龄段? 3.您的职业? 4.您是否有健身习惯? 5.您每天是否有时间健身? 6.不参加运动的原因? 7.您的健身地点? 8.您是否了解一些基本的健身运动常识? 9.您一般会在什么时间段去健身? 10.您一般每天运动多长时间? 11.您对自己的身体(身材)状况满意吗? 12.您喜欢什么健身项目? 13.您运动的目的注重于哪个方面? 14.您觉得健身对生活质量的改善大吗? 15.您是否认同健身能改变生活态度? 16

10、.您是否认同健身能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从职业上看:有稳定职业的城乡居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较多,而流动性大或相对不稳定的职业的城乡居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较少;从年龄上看:青年和老年人口参加体育健身活动远远比中青年和中老年要多;从学历上看:中等学历参加体育健身活动较为频繁,高学历和低学历的城乡居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较少。中青年和中老年又正是在个人事业的黄金和高峰时期,过少地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势必会对今后的生活和身体带来不良的影响,值得忧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城乡居民大多数都选择了清晨、傍晚和下午这段时间自发进行。锻炼地点也大多数选择了单位、学校或社区体育设施进行。由于开放程度和消费较高等因素的制约,公

11、园、体育场馆等地方并没有能够吸引更多的群众来进行体育锻炼。普通居民的体育消费需求,带有较为明显的目的性,人们对体育消费需求对于促进国家发展和提高个人生活质量的作用有了充分的认同感,“花钱买健康”的观念正在形成,但城乡居民的体育消费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乡镇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仍处于较低的层次,家庭拥有的体育器材单调而数量太少。到体育场馆进行消费的人数也不多。在这方面乡镇居民的体育消费意识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大部分居民对于运动保健是一无所知的,只有少数的居民懂得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保健知识。而大部分人却不知道如何处理健身时突发的意外,尤其是老年人。当他们自己受伤时,却不会采取一定的急救,这样一来势必会影

12、响日后的伤情和康复的快慢。第二部分:大学生1. 您的性别? 2.你是哪个年级的? 4.您是否有健身习惯? 5.您每天是否有时间健身? 6.您一般会在什么时间段去健身? 7.您的健身地点? 8.您一般每天运动多长时间? 9.您是否了解一些基本的健身运动常识? 10.您的健身锻炼是否有经过专业人士的指导? 11.您对自己的身体(身材)状况满意吗? 12.您喜欢什么健身项目? 13.您运动的目的注重于哪个方面? 14.您觉得健身对生活质量的改善大吗? 15.您是否认同健身能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16.你对自己学校的体育设施满意吗? 17.学校的体育器材损耗严重吗? 18.你是否因运动而受伤,严重吗

13、? 19.对学校的体育课是否满意? 20.平时是一个人运动还是和朋友一起运动? 21.运动时会使用一些电子设备吗? 22.大学期间你参加过体育运动比赛吗? 从上图可以看出,男生占的比例为63.49,女生占的比例为36.51。由于本科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导致的低年级新生人数比高年级学生人数多,所以此次抽样中适当提高了对大一大二学生的样本比例,其中大一大二分别占比为13.76和62.96。从上面的分析得出:大一大二的身体状况要好于大三大四的,大学生在大三时期对身体健康最不关心。在不同性别对自己的健康满意程度上,男生总人数的19.37,女生总人数的12.35。这也在情理之中,男生相比女生更加活泼爱动,

14、也更加喜欢体育运动,且女大学生对自身身材要求较高,对健康状况的不满意度应高于男生,但不论男女其对自身健康满意度都不是很高。这从侧面反映,当前大学生存在“认识到问题,却不会去纠正问题”的毛病,明明知道健身运动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然而却不会去关注健身,这可能是大学生的通病,永远在做要做的事,而不是应该做的事。我们也不能一味的认为是大学生的懒,或许是大学生所处的校园环境与社交群体,需要我们接下来分析。学生在体育课能否满足健身运动需要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仅有24.7的学生认为学校开设的体育课是能够满足自己的健身需求的,有66.1的学生认为学校开设的体育课缺乏灵活性。说明目前大学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不能使学生们在学校学习期间学到系统、牢固的体育知识、健身运动方法和技术,未能真正做到从学生需要出发,从根本上做到“以人为本”。此外,大一大二的学生认为体育课程能够满足运动需要的比例明显高于大三大四,这是因为大三大四的课程里取消了体育课,因此建议学校继续设置体育课或者换一种类型的体育课程。在体育健身活动场所的选择方面,本科生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学校各区的操场(71.4),12.5的大学生选择去健身房进行锻炼,6.9的学生选择体育馆,5.6的学生选择在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