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第3单元教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8372906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上第3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二上第3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二上第3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二上第3单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二上第3单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上第3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上第3单元教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7、数星星的孩子教学目标: 1、学会课后田字格里的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生字。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读课文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妙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教学重点: 张衡是怎样数星星的?教学难点: 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探索宇宙奥秘。教学时间: 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学会课后田字格里的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生字。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 师:在晴朗的夜晚,我们抬起头,就能看见天上有许多明亮的星星,一闪一闪的,非常有趣。你们有没有数过星星? 2 师生共唱数星星的歌

2、曲,营造氛围。 3 师:古时候有个孩子,最喜欢数星星,经常注意观察天上的星星。他就是著名的天文学家张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星星的孩子这个故事。(二)自学生字,初读课文。 1 教师范读,学生将田字格里的生字及读不准的字 2 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读不准的字多读几遍。 3 同位读生字,正音。 4 抽读生字卡,请小老师带读。 5 全班齐读课文,教师指导阅读。(三)自主读书,感受星空灿烂。 1 出示灿烂星空图片。2 天上星星多吗? 导读:“天上有无数的星星”、“天上的星星数不清” 3 天上的星星美吗?课文是怎样写的呢?你能说一说吗? 4 指导阅读描写星星的句子,感受星空灿烂。 过渡:这么多、

3、这么美的星星,难怪小张衡忍不住要仔细的数数星星,我们就来看看他是怎样数星星的。(四)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读课文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妙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一)复习导入 朗读课文(二)合作探究,了解张衡是怎样数星星的。 A 数的认真 1 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画出张衡数星星认真的句子。 2 师:“一颗、两颗”后面是什么标点?指名上黑板加标点。 3 师出示:一颗、两颗一直数到几百颗。 一颗、两颗一直数到几百颗。 B 善于发现 师:这么多的星星哪数的清呢?奶奶也和老师一样有这样的问题,看看小张衡是怎么说的吧。 1

4、 同位读第2、3自然段,奶奶和张衡的对话。 2 女同学读奶奶的话,男同学读张衡的话。 3 请学生发言。 4 感悟张衡的话:“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您看,这颗性和那颗星总是离的那么远。” C 刻苦钻研 1 师:这时爷爷也来了,自由读爷爷的话。(第四自然段) 2 爷爷讲的知识你们读懂了吗?(不要求回答) 3 展示星象图,结合描述:现在让我们和小张衡一块儿去数星星吧,瞧,这七颗星连起来成为一组,叫北斗星。离它们不远的那颗星叫北极星。 4 现在你们说说,爷爷告诉了张衡哪些天文知识? 5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爷爷的话。 6 指导读懂第5自然段: (1)张衡听了爷爷的话心里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老

5、师给你们开个头,“张衡听了爷爷的话”你们接着说吧! (2)读第5自然段,找答案。 (3)这里的“几次”起来看星星的“几次”能省掉吗? (4)学生回答。 (5)指导朗读:“几次”要重读,当张衡看清楚星星的高兴之情也要读出来。(三)多种形式阅读,渗透思想教育。 1 齐读全文,加深理解。 2 分角色朗读,突出张衡是个爱学习的孩子。 3 分角色扮演。 4 师:正是由于张衡从小刻苦钻研,长大了才能成为著名的科学家,读了张衡的故事你学习到了什么呢?学生畅谈学后体会。(四)指导学写生字板书: 7数星星的孩子 无数的星星 数不清 动作 张衡数星星 语言 8、徐悲鸿画马教学目标: 1 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会

6、认双横线中的生字。 2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 3 通过读书体会到徐悲鸿画马画得好,是他勤学苦练的结果,从而让学生知道不管学什么都要有勤奋、刻苦的精神,才能学有所成。教学重点: 徐悲鸿是怎样细心观察、刻苦学画马的。教学难点: 欣赏徐悲鸿笔下马的神韵。教学时间: 二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 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生字。 2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一)导入新课。 师:在中国,画家徐悲鸿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所以为人熟悉,是与他善于画马有关。徐悲鸿笔下的马,超凡脱俗、豪迈奔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徐悲鸿画

7、马的故事。(二)初读课文。 1 学生借助拼音尝试自读课文。 2 找出文中要求学会和会认的字,用圆圈和横线标出来,借助拼音读几遍,小组合作练读。 3 用多种形式(同位读、小老师带读)巩固生字认读。 4 把学生放在课文中,你会读吗?练习把课文读正确。(三)精读课文。 学习第一自然段 1 师范读第1自然段,画出难懂的词语。 2 小组合作,理解词语。 3 全班交流,用词语造句加深理解。 4 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四)指导学习生字,写生字。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 2、通过读书体会到徐悲鸿画马画得好,是他勤学苦练的结果,从而让学生知道不管学什么都要有勤奋、刻

8、苦的精神,才能学有所成。一、复习导入 朗读课文二、精读课文(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 展示奔马图,师:这就是徐悲鸿的作品。你看他笔下的马多像真的呀!他是怎样 画的这么好的呢?自由读第2自然段。 2 师:徐悲鸿为了画好奔跑的马,他是怎么做的呢?3 指导阅读相应的语句。 4 齐读“徐悲鸿画马摔跤”的故事,交流:此事说明了什么? 5 结合学生实际,体会徐悲鸿勤学苦练的精神。 6 指导阅读该段,让学生说说徐悲鸿画马是怎样细心观察、刻苦学画的。(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 自由读第3自然段,画出说明徐悲鸿画马入迷的句子。 2 全班交流所画的句子。 3 指导阅读该段,重点突出徐悲鸿画马入了迷的词句 过渡:正式

9、由于徐悲鸿的刻苦年个十时亿年 ,最后终于获得了成功。我们接着看,看看他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三)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 齐读第4自然段,想想徐悲鸿笔下的马有什么特点。 2 指名回答。 3 小老师带读描写奔马图的语句,图文结合加深理解。 4 指导阅读该段,边读边想像奔马图所描绘的情景。 5 师:最后一自然段又告诉我们什么? (四)小结: 1 齐读课文。 2 全班交流学后感受。四、指导书写 1 这些字的结构有什么特点?归类说说。 2 你看清了哪个字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说一说。 3 教师范写。 4 学生描红。 5 展示评价。板书设计: 8 徐悲鸿画马 仔细观察 入了迷 获得成功 常常 擦破 整天

10、奔马图 继续追赶 贴满课后小记: 9、爱问的霍金教学目标: 1 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生字。 2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3 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平时多留心观察事物,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教学重点: 抓住霍金“爱问”的特点及指导阅读对话。教学难点: 课文中“探求科学知识的种子,已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扎下了根。”的理解及情感教育。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图画课时: 2 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 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生字。 2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一)迁移导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数

11、星星的孩子,知道了张衡小时候在动脑筋,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才成为一个著名的科学家。今天我们又要认识一位科学家霍金,他小时候也是一个爱动脑筋、爱发问的孩子,看看他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吧!(二)识字教学 1 这节课我们又要认识几个生字朋友,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在文中圈出生字。 2 这些生字中哪些是你的新朋友?(不认识的)哪些是老朋友(已经认识的)你是怎 么记住老朋友的样子的? 3 小组合作,看谁结识的新朋友多。(比比谁读得好,记得快) 4(教师出示生字卡)检查反馈,学生开火车读,个别读,齐读。(三)初读课文 1 生字朋友要回家了,你记住了它吗?自己试着读读课文。 2 鼓励读自己认为读得好的段落,其余同

12、学指出发现的问题,比比谁会读,谁会听。 对读得好的学生和听的认真的学生给予鼓励。(四)精读课文 1 学生齐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段告诉我们什么? 2 指名回答。 3 师:课题为爱问的霍金,课文有哪些地方说明霍金爱问问题。 4 师:课文重点写了霍金爱问问题的几件事,分别是什么? 5 小组合作自学,针对以上问题,学生自由读课文,找答案。 6 全班交流,指名回答。 过渡:师:下节课我们就仔细来看看“霍金是怎样爱问问题的。”(五)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3、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平时多留心观察事物,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一)复习导入 朗读课文(二)精读课文 A 1 霍金在什么情况下向谁提过问题?他当时是怎么想的? 2 出示句子:“妈妈,收音机为什么会说话,会唱歌呢?” 3 师:妈妈是怎么回答好问的霍金的呢?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妈妈的话。 B 1 出示句子:“什么是能量呢?” 这又是霍金在什么情况下向谁发问的呢? 学生互相读,看谁读得好。 2 师:爸爸解答了霍金的疑问,自由读爸爸的话。 3 教师指导学生读,读出极力的语气。 4 师:从爸爸的话中,你明白了些什么? 5 学生交流发言。 (三)小结: 1 分角色朗读对话:分别请学生扮演妈妈、爸爸、霍金。 2 从两次提问中你觉得霍金是什么样的孩子呢? (四)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