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考知识点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8362412 上传时间:2022-07-2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必考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语文必考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语文必考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语文必考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语文必考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必考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必考知识点(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汉语语法大全第五章 语法一、名词解释:1、语法规律:语法规律是客观存在的,词和词构成的短语,词或短语组成句子,都有规律可寻。2、语法科学:语法科学是人们对语法规律研究的结果。3、词类:指的是词在语言结构中表现出来的类别。4、量词:是词是用来计算事物或动作的单位的,包括名量词、动量词和时量词。5、词的兼类:词的兼类现象指的是有少数词具有两类词的语法功能,即既具备甲类词的特点,又具备乙类词的特点。6、句法成分:在句法结构中承担结构关系的关系项叫做句法结构成分,简称为句法成分。7、中心语:在偏正短语中,起限制或描写作用兵成分叫修饰语,被修饰的对象叫中心语。8、定语:体词性偏正短语中的修饰语叫做定语。

2、9、状语:谓词性偏正短语中的修饰语叫做状语。10、复说语:两个词语同指一个事物,一个用在句首或句末,另一个用在主语或谓语里,这句首或句末不属于主语或谓语的那个词语叫作复说语。11、非主谓句是由单个的词或主谓短语以外的其他短语构成的句子。12、主谓谓语句:由主谓短语作谓语的句子叫做主谓谓语句。13、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称兼语句。14、复句: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的句子。15、联合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平等地连接起来的复句,称为联合复句。16、偏正复句:由具有主从关系的分句构成的复句,称为偏正复句。17、关联词语:在复句中用来连接分句并表明分句之间关系的连词、副词和短语,统称关

3、联词语。18、二、散知识点:1、语法有三种含义:语法规律、语法教材、语法科学。2、语法分析的两种基本方法:A、把大类分成小类,如把词分成动词,名词等;B、把整体切成部分,如划分主语谓语等。3、词的语法功能,指的是词的组合能力,包括:A、能充当什么句法结构成分,不能充当什么句法结构成分;B、能跟什么词组合,不能跟什么词组合,组合以后发生什么样的关系。4、实词能单独充当句法结构;虚词不能单独充当句法结构。5、名量词表示事物的量,有的名量词组成量词短语只能修饰名词,如“个只根条件张粒对”;表度量衡单位的名量词组成的量词短语能够修饰演名词或形容词,如“三斤重”“两丈高”;表度量衡的名量词短语还能加上“

4、的”修饰名词。甚至构成的名词短语前还可以再加量词短语,如“一条三斤的鱼”。6、时量词表示时间的量,兼有名量词和动量词的特点,组成量词短语后,可用在名词前面,与名词之间可以加“的”,如“三年(的)计划”,也可以用在动词后面,如“忙(了)一天”。7、区别词只能修饰名词表示事物的特征和分类。8、介词“对、对于、关于、朝”等组成的介词短语,有时可以用来修饰名词,但后边一般要用助词“的”,如“关于目前形势的报告”。9、连词起连接作用,在单句中连接词或短语表示并列或选择关系,如和/跟/同/与/及/以及/并且/而/而且/或/或者。 *“和/跟/同/与/及”一般连接名词,表并列。“及”所连接的词语在意义上有主

5、次和先后之别。 *“并且/而且/并”表示进一层的意思,“并”一般只连接动词;“并且/而且”可以连接动词/形容词。 *“而”用来连接形容词,表示并列关系或转折关系;或连接动词,表示先后承接; *“或/或者”可以连接各类实词,表示选择关系。10、助词是附着在词或短语上,表示加意义的虚词(念轻声),可分为结构助词、动态助词、其他助词。11、叹词表示感叹或呼应,特点:能独立成句,或充任插说语,不跟别的词发生结构关系,如“哎哟”。12、拟声词摹拟事物声音,特点:能独立成句,或充任插说语,但也能充任定语和状语,如“哗啦的一声”“咿咿哑哑地叫”。13、兼类是指某个词经常具备两类词的特点,而活用是由于修辞的需

6、要把甲类词临时当作乙类词来用。14、法结构的分析,主要包括内部结构关系和外部结构功能。15、层次分析应注意到的问题:A、二分与多分;B、切分到词;C、按实际情况切分:1)一个句法结构切分出来的直接成分都应该是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即它们或者是词,或者是个被包含的句法结构;2)一个句法结构拆分下来的直接成分应该能够搭配;3)一个句法结构切分下来的直接成分搭配起来的意义要符合整个结构的愿意。16、句法结构层次切分的方法和顺序可概括为:由大到小,从左到右,逐层剖析,切分到词。17、汉语里动词、形容词可以充当主语,和这种主语组合的谓语通常是形容词、由“是”构成的短语、使令性动词或其他表示评价、判断的词语

7、。18、从带“得”和不带“得”的形式来看,补语有三种情况: A、情态补语必须用“得”,可能补语肯定形式必须用“得”; B、结果补语、趋向补语,有用“得”与不用“得”相平行的两种格式; C、不能用“得”的补语,如数量补语和部分程度补语。19、如果偏正短语中的谓词可以叠加,或可带宾语、补语,那么它主中谓词性的结构。20、复说语有两种:一种是称代式复说语,另一种是分式复说语。 称代式复说语:大都用在句首,有时也用在句末,句中有个代词来指称它。如“我认识她,那位女校长。” 总分式复说语:句首或句末的复说语同句中相应的部分有总分关系(A、句首的复说语是总说,句中同它相应的分说作为分句的主语;B、分说部分

8、出现在句末,总说的部分是句中谓语动词的宾语) 如:爷儿俩,一个去跑原料,一个去跑销售。(A类型) 如:他买了一大堆玩具:方的、圆的、高的、矮的。21、句子的特殊成分有两种:插说话、复说语。22、分析句子结构和格局的意义:一方面可以帮助正确理解句子的意义,识别语法错误;另一方面根据句型句式可以生成新的句子。23、单句可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24、非主谓句是根据整体功能确定其下位句型的;主谓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与功能确定的。25、与句型无关的因素有:A、语气的因素不影响句型;B、增添特殊成分不影响句型(如加复说语和插说语);C、扩展不影响句型(加定语状语);D、省略不影响句型;E、倒装不影响句型。2

9、6、句式: A、连动句,如“我写信告诉他了。”B、兼语句,如“王经理请你快去。”C、存现句,如“家里来了客人了。”D、是字句,如“寮现四个现代化是我们的共同愿望。”E、被字句,如“小林被校长批评了一顿。”F、把字句,如“校长把小林批评了一顿。”27、典型的兼语句前一动词经常是“使、叫、让、请、派、催、逼、劝、留、求、托、强迫、推举、督促、组织、召集”等表示使令或促成意义的动词,如“他给孙子起了个名字叫贝贝。” 兼语句的前一动词也可以是“有”或表示存现的动词,如“他还有几个同学睡在床上。”28、存现句最宜用来描写场景或引进后续的句子所要叙述、描写的事物。29、“是”在字指用“是”表示判断或强调的

10、句式,主要有两种类型: A、“是”是动词,表示判断,后边的宾语大多是体词性成分。B、“是”是副词,用在动词、形容词有强调的作用,如“这孩子是机灵”。30、句子的语气一般分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四种。31、语气的表达手段:语调和语气词。32、陈述语气词:的/了/呢/罢了/啊疑问语气词:吗/呢/啊祈使语气词:吧/了/啊感叹语气词:啊33、倒装句的特点:A、可以复位;B、语音上,后置部分往往轻读。书面上倒装的部分与其他部分之间要用逗号隔开。C、倒装部分表强调,后置的部分则带有“申述”或“追补”的意味。34、倒装的方式:主谓倒装、状语后置、中心语前置。35、省略句的特点:A、可还原性,即省略的成分都

11、可以确定地补出来。B、省略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可分为: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自述省。36、在“数词+量词+名词”的结构中,数词是“一”时也可以省去,如“喝杯茶”,但当这类名词性短语作主语时,数词“一”不能省。37、紧缩句的特点:A、紧缩句中各个部分之间不是句子成分的关系,而是分句间的关系,也常用关联词语来连接,构成了一些固定的格式,如“不也”“一就”“越越”。B、紧缩句中各个部分之间没有语音停顿,有些成分还有缩略。38、紧缩句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句中不能有停顿,而且又缩略掉了某些成分的。第二类紧缩句则已经形成了紧缩格式,即使加上停顿,补上缩略成分,往往也不能直接地复原为复句。如“不不”

12、“一就”“不也”“再也”“非不”“越越”。39、联合复句的特点:在语义上,各分句之间分不出主次;在结构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处在平等的地位上。40、偏正复句的特点:在语义上,两个组成部分有主有从,正句是全句正意所在。在结构上,即使全句包含两个以上的分句,也总是可以先分成偏正两个部分。偏正复句一般是偏句在前,正句在后;有时偏句在后,则带有一种追说、补充的意味。41、关联词语是复句中分句关系的语法标志。42、尽管:表转折; 不管:表条件; 只要:表充分条件; 只有:表必要条件 因为:表原因 为了:表目的43、*副词和其它词的比较:A、副词/形容词作状语的比较:形容词能单独成句,能作述语和定语,副

13、词除极少数(如不/也许)外,一般不能单独成句,只能做状语;B、时间名词/副词状语的比较:时间名词作状语,前面可加“从/到/在”等介词,时间副词不行,如“刚才”和“刚刚”,可说“在刚才”,而不能说“在刚刚”。C、部分副词和连词起关联作用的比较:连词只有关联作用,副词除了关联作用外,还有修饰作用;连词一般用于句首,而有关联作用的副词总是用在谓语的前面。如“无论(连)谁都(副)离不开他。三、图表:1、词的分类:实词体词名词:人/书/苹果/山代词我/你/他/这/那/这个/这儿/那儿/那会儿/这样那样/这么样/谁/什么/哪里/几/怎么/怎么样数词:一/十/百/千/万量词:只/尾/两/次/回谓词动词:走/

14、来/飞/打/喜欢形容词:白/高/安静/绯红加词区加词:雌/雄/副/大型/初级/高速副词:不/很/都/也/已经/全虚 词介词:把/被除数/从/比/对于连词:和/或/而/并且/因为/助词:的/地/得/了/着/过/所/似的语气词:的/了/吗/呢/吧/啊/罢了叹词:唉、哼、哦、嗯、哎哟拟声词:砰/轰/滴答/叮当/稀里哗啦*根据词能否作句法结构,可把词分为实词和虚词。*根据组合能力不同,可把实词分为体词、谓词、加词。另外还有代替各类实词的代词。*虚词在句中起着附着或连接作用。2、体词的特点体词:作主语、宾语,一般不作谓语;名词能用数量短语修饰,如“三件衣服”不能用“不”修饰(人不人,鬼不鬼,这类是古汉语

15、遗留下为的特殊格式)能直接用在介词后边组成介词短语,如“对人(热情)”“从现在(开始)”方位词单纯:东/南/中/上/下/前/内/外/旁/间/表处所(湖面上);表时间(放假之前);表某个方面(政治上);表界限(县以上)合成:单纯+之/以,如“之前”“以后”数词基/序数经常和量词组合,构成一个量词短语,如“第一次”“一条鱼”量词名量词1、 经常用在数词或指示代词“这/那”后边组成量词短语,如“一次,这次”2、 不少量词重叠,表示“每一”的意思,如“句句是实话”。3、 量词短语主要用来修饰名词,一般不带“的”,但临时腊用名词作量词时,后边可以加“的”,如“碰了一鼻子的灰”4、 重叠的量词(一A一A/一AA):可以作主语,表“每一”,如“一个个都很棒”可作定语,表“多”,如“墙上挂着一幅幅的画”;作状语,表“一个接着一个”,如“一天天冷起来”。动量词时量词3、加词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