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知情告知专家共识 (上)(一)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8361692 上传时间:2023-10-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6.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接种知情告知专家共识 (上)(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预防接种知情告知专家共识 (上)(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预防接种知情告知专家共识 (上)(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预防接种知情告知专家共识 (上)(一)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预防接种知情告知专家共识 (上)(一)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防接种知情告知专家共识 (上)(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接种知情告知专家共识 (上)(一)(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预防接种知情告知专家共识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对受种者或其监护人 的疫苗和预防接种工作知情提出了要求,对预防接种告知方式和内容作出了规 定。本共识以该法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为基础,借鉴国内外经验,阐述了 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的发展和形式,制定了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理论框架、标准流 程和信息、非免疫规划疫苗知情告知原则以及各疫苗知情同意书格式,为疾病 控制和预防保健人员在预防接种服务中参考。本部分共识包括总则以及乙型肝 炎疫苗、卡介苗、含脊髓灰质炎成分疫苗、含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成分疫苗、 含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成分疫苗、乙型脑炎疫苗、脑膜炎球菌疫苗、甲型 肝炎疫苗预防接种知情

2、告知内容。【关键词】预防接种;疫苗;知情同意;专家共识。预防接种是控制乃至消灭传染病最经济、安全和有效的手段1-。3预防接种工作能否成功实 施依赖于服务提供方和受种者或监护人双方的行动,而联系双方行动的就是预防接种知识 的知情和告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疫苗管理法)第七十七条规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依法了解疫苗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 法(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公民接受医疗卫生服务,对 病情、诊疗方案、医疗风险、医疗费用等事项依法享有知情同意的权利”,明确了受种者 及其监护人对疫苗和预防接种的知情权利;疫苗管理法第四十五条也对接种单位工作 人

3、员的告知进行了规定。在中国现行法律制度中,除疫苗管理法外,基本医疗卫生 与健康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 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 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对包括预防接种在内的医疗卫生服务均作出了医疗卫生人员充 分告知的规定,同时也赋予了受种者或其监护人知情同意的权利,这是法律和伦理的基本 要求。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 th Organiza tion, WHO)认为包括预防接种在内的医疗卫生服 务都需要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 t),获得疫苗接种同意可以采用书面同意、口头同 意和其他方式,无论哪种

4、方式均需要能够证明受种者的真实意愿。在需要监护人同意的情 况下,医疗卫生人员应允许年龄较大的儿童和青少年(未成年人)表示其接种疫苗的真实 意愿。了解疫苗接种的获益和风险是知情同意的前提,沟通策略和材料不仅需要适合父 母,还需要适合年龄较大的儿童和青少年(未成年人),提供给孩子的信息水平应与他们 不断发展的智力及他们的心理成熟水平相适应4。纵观国际社会,大部分国家一直在实施 预防接种知情告知。1986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国家儿童疫苗伤害法案要求所有管理疫苗 的卫生机构在每次接种疫苗前,必须向受种者或其监护人提供“疫苗信息声明”(vaccine informa tion stat emen t, VI

5、S)。目前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制定了包括吸附无细 胞百白破联合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流感病毒疫苗、乙型肝炎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 疫苗等共28种疫苗的VIS,每个VIS的内容包括对疫苗所预防疾病的简单描述以及疫苗的 风险和益处5。日本政府要求所有父母填写一份详细的预防接种调查问卷,并在政府提供 的母子健康手册中记录任何可能的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父母必须先阅读该手册并同意 接种后,儿童才能接种疫苗6。这些国家预防接种告知的内容通常包括:适合接种的疫 苗;疫苗对个人和社区的预期获益和风险;疫苗所预防疾病及未接种疫苗的疾病风险;影 响免疫接种决定的任何其他信息(如常见不良反应、禁忌证、接种途

6、径等);如果在接种 疫苗后发生了可报告的不良事件,则必须立即与疫苗接种者或其他医务人员进行磋商7-。8一、总则1. 预防接种知情权 知情即了解并掌握事物的本质。知情权首次出现在中国1994年颁布实施的医疗机构管理 条例实施细则第六十二条中。医疗知情权是指患者及其家属在医疗活动中获取、知晓有 关自身病情、并发症、治疗效果、转归、药物不良反应等诊疗措施和风险信息的权利9。疫苗管理法第七十七条也对公民的知情权作了说明。预防接种知情权指受种者或其监 护人有权知晓所接种疫苗和疫苗所预防疾病的相关情况。2. 预防接种同意权知情是为了选择,所以除了强调知情权外,还要强调下一个步骤自主选择权,即同意权的 问题

7、。同意权是患者或其近亲属可以对医务人员所采取的防治措施决定取舍。患者的知情 同意权包含了知情和同意两个密切相关的权利。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三十二 条规定,“公民接受医疗卫生服务,对病情、诊疗方案、医疗风险、医疗费用等事项依法 享有知情同意的权利”。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九条提出,“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 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或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 及时向患者具体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明确同意;不能或者不宜 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明确同意”。预防接种属于医疗卫生 服务,以上法律条文明确了公民对预防接种等医疗卫生服务

8、除享有知情权外,还应具有同 意权。3. 预防接种知情同意知 情 同 意 自 20 世 纪 50 年 代 正 式 命 名 以 来 , 在 生 物 医 学 临 床 和 研 究 的 伦 理 规 范 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被视为保护患者和研究受试者的有效武器。国外文献将 知情同意定义为,医疗卫生人员向有能力的患者披露适当信息,使患者自愿选 择 接 受 或 拒 绝 治 疗 的 过 程 10。 从 字 面 上 来 讲 , 知 情 ( informed ) 是 指 把 医 疗 干 预措施(包括预防接种)的相关信息告诉并传达给患者或受种者,让他们充分 理 解 ; 同 意 ( consent ) 是 指 个 人

9、根 据 所 提 供 的 相 关 信 息 , 自 主 地 决 定 是 否 授 权 或选择参加医疗干预或预防接种。知情同意就是充分的告知和自愿的同意,由 信息传达和表示同意两个部分组成11。预防接种知情同意是指受种者或其监护人有权知晓所接种疫苗和疫苗所预 防疾病的相关情况,从而对预防接种措施作出自愿同意或拒绝接种的选择,如 自愿接种则包括对接种方案或疫苗品种的选择,包含知晓、理解、同意或拒 绝、自主选择等方面。预防接种知情同意能否顺利实施,一方面取决于接种人 员能否充分、准确、全面将预防接种信息告知受种者或其监护人;另一方面取 决于受种者或其监护人是否具有理解信息的能力,并就此作出符合自己利益的

10、决定。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知情同意稍有差别。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 法第十五条指出,“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 儿童的监护人应当相互配合,保证儿童及时接受预防接种”。疫苗管理法第六条规 定,“国家实行免疫规划制度。居住在中国境内的居民,依法享有接种免疫规划疫苗的权 利,履行接种免疫规划疫苗的义务”。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二十一条规定, 国家实行预防接种制度,加强免疫规划工作。居民有依法接种免疫规划疫苗的权利和义 务,政府向居民免费提供免疫规划疫苗。由此可见中国对免疫规划疫苗实行强制接种或由 其他疫苗替代接种,其知情同意应做到知晓、理解和同意;

11、有可替代免疫规划疫苗的非免 疫规划疫苗的,受种者或其监护人在知情理解后可自主选择由非免疫规划疫苗替代接种; 而非免疫规划疫苗实行自愿自费接种,其知情同意则应做到知晓、理解、同意或拒绝,最 终有同意或拒绝接种两个选择。一般情况下,受种者以签名表示知情同意,主要包括电子版签名或纸质版签名。法律要求 获得受种者或其监护人同意,同意与否不等同于“签名”与否。预防接种服务中的知情同 意最重要的是有效地传递信息,这需要通过沟通的过程来真正提供和实现,是“知情”下 的“同意”,而不仅是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名10。不应把“书面同意”简单理解为受种者或 其监护人知情同意的唯一法定形式要件之一,但有签名未必就符合民法

12、典“明确同 意”的实质法律要求,还需要接种单位能够证明在受种者或其监护人签名前的知情同意过 程符合法律要求,例如依据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条规定,医疗卫生人员应当对知情同 意书中与受种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以合理方式提示与说明,否则受种方可以主张该条 款不成为知情同意书的内容,其法律后果就是因医疗卫生人员未尽告知义务而应承担法律 责任。(二)、预防接种告知告知是指告诉某人或某个组织使其知道某件事情。预防接种告知是指医疗卫生人员告诉受 种者或其监护人所接种的疫苗和疫苗所预防的疾病等相关信息。实施预防接种告知制度体现了对公民知情权的尊重,实现了以人为本,使预防接种工作走 向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管理1

13、2-。13“ 自主选择是权利,充分告知是义务”,医疗卫生人 员未按照规定尽到告知义务,应承担相应后果,疫苗管理法第八十八条、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一十九条、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一百零二条、医疗纠纷预防和 处理条例第四十七条均有相应的处罚规定。但若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 在接种前受种者或其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受种 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病情加重,则该情形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不予补偿,疫 苗管理法第五十二条和第五十六条对此进行了规定。依据疫苗管理法,医疗卫生人员应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情 况,这些情况一般体现在疫苗说明书、疫苗

14、上市后评估报告等资料上,医疗卫生人员应依 照工作规范具体询问。在知情告知方面,需要受种方的积极配合。在接种前受种者或其监护人有如实提供受种者 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的法定义务,在医疗卫生人员依照规范对受种者健康状况以 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情况进行询问后,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等资料载明的接种禁忌而受种 方未如实提供的,如实施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病情加重,则受种方应承担 相应的后果。预防接种推动了疫苗可预防疾病的控制、消除和消灭。预防接种工作范围广,涉及人群众 多,这需要受种者及其监护人的密切配合。由于免疫接种知识或健康观念等因素影响,存 在不接种、不及时接种或认为非免疫规划疫苗不需要

15、接种等情况。因此在工作中,医疗卫 生人员充分履行告知义务和传播健康教育知识,对于争取公众的参与,保证各项免疫措施 的落实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同时保障了受种者的知情同意权14。此外,随着医患之间的 信息沟通模式由“医生最了解情况并主导做出医疗决策”到“以患者为中心由患者参与医 疗措施的决定”的变化,受种者及其监护人的预防接种知识需求日益增长。因此,鼓励医 疗卫生人员或要求医疗卫生人员为受种者或其监护人提供疫苗和预防接种相关信息,并让 他们做出选择10。(三)、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理论框架1. 框架概述如 图 1 所 示 , 医 疗 卫 生 人 员 在 依 照 规 范 具 体 询 问 后 , 受 种

16、者 或 其 监 护 人 如 实告知受种者的个人信息、健康状况、接种禁忌等信息,医疗卫生人员知情上 述信息并提出相应的接种建议,是否接种或延迟接种。医疗卫生人员告知受种 者或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疫苗所预防疾病、疫苗不良反应等信息,受种者或 其监护人对上述信息知情、理解后做出选择。免疫规划疫苗为强制接种,强调 受种者或其监护人对疫苗相关事项知情、理解和同意;非免疫规划疫苗为自愿 自费接种,受种者或其监护人知情后做出同意或拒绝接种的决定。2. 预 防接种知情和告 知自身 特点的双向性预防接种告知具有双向性的特点,即实施接种的医疗卫生人员与受种者或 其监护人的告知是双向的。预防接种知情也具有双向性的特点,一方面受种者 或其监护人应当知情所接种疫苗品种、疫苗所预防疾病(作用)、禁忌、不良 反应、注意事项等相关信息(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