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下六单元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8316313 上传时间:2024-01-25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下六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语文下六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语文下六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语文下六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语文下六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下六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下六单元(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第-周备课课题:小石潭记 课型:新授任课教师- 备课日期-课时:第-课时(本学期第-课时)26小石潭记柳宗元教学目标1掌握抓住景物特征加以细致描摹的方法与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体会这些写法的妙处,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2能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与虚词,掌握其音与义,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特点,从而理解作品的内容和艺术手法。教学重难点1背诵及体会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2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怎样理解文中的乐与忧。教具准备文章以游览的顺序来写,条理十分清楚,教师可以导游的形式,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把握课文内容。辅之以多媒体手段,将配乐范读、录像画面结

2、合起来,增强直观效果。教学方法:本文条理清楚,前后多处照应,充满诗情画意,可采用诵读法、讨论法、复述法、点拨法等。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唐代有一位著名作家,他曾经被贬到湖南的永州做司马。在此期间,写下了一组著名的山水游记,合称永州八记。上学期我们曾学过他写的黔之驴=,这位作家是谁?(柳宗元。)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永州八记之一的小石潭记。(彩屏显示课题。)二、明确学习目标 1(彩屏显示。)疏通文意,落实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理清课文的思路结构。3体会作者的感情。三、整体感知课文1声屏显示朗诵录像。要求学生认真观看画面,听准字音和语气语调。2检查预习,落实字词。 (彩屏

3、显示。)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A篁竹(hung)清冽(li)为坻(d)B为屿(y)为堪(kn)怡然(y)C亻叔 尔(ch)翕忽(x)差互(ch)D寂寥(1io) 悄怆(chung) 幽邃(su) (2)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做底。B潭中鱼可百许头:潭中的鱼可以数出有百多条。C怡然不动:(鱼影)呆呆的一动不动。 D凄神寒骨: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3齐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引导讨论,完成目标 (彩屏显示以下问题。)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请用译文回答。 明确:隔着茂密的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

4、的心情也欢乐起来。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明确:一整块石头做为潭底,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的石头,成为坻、屿、岩各种不同的形状。3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明确: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散在石上,静止不动;忽然向远处游走了,往来很快。4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明确:潭的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没有人家,使得心神凄凉,寒气透骨,感到悲哀深沉。5课文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条理十分清楚,请说说本文写作思路。 (彩屏显示。)明确: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二、布置作业1熟读并背诵全文。2翻译第二自然段。第三课时一、导入

5、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了解了课文内容和思路。本文是柳宗元山水游记中的名篇,历来脍炙人口。他在文中是怎样写景抒情的,他是怎样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喻自己的心情的,这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目标。 (彩屏显示。)学习目标:1学习体会写景抒情的方法。2理解作者借景所寄喻的心情。二、学习讨论,完成目标。1指名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2引导讨论下列问题:(1)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明确:写了空竹、水声、小潭和潭边的青树、藤蔓。用“隔”“闻”“伐”取”见”等动词,写出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同时也点出小石潭位于人迹罕至的荒僻幽静之处。为下文写环境的“寂寥无人”“

6、其境过清”埋下伏笔。(2)本段写景用了什么写法?明确:用的是先闻其声,后见其形,“移步换景”的写法。作者不是停留在一点上看,而是向前走去,引导我们看到不同的景物,很像一部山水风景影片。(彩屏显示。)发现小潭篁竹一水声小潭青树翠蔓隔闻伐取见(动词准确)移步换景的写法3全班齐读第一自然段。4点一个小组读第二自然段。5讨论下列问题:(1)第二自然段写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写法?明确:描写了潭水、游鱼,用的是特写镜头。(2)潭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彩屏显示录像:潭水、游鱼画面。)明确:清澄。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描写潭水。通过具体景物,用静止和活动的画面来写,不作一点抽象的说明,整段

7、话没有一个字写到水,只是描绘出一幅画面,但又无处不在写水。你看鱼儿在水里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没有凭依一样。这就写出了水的清,清到仿佛透明的程度。太阳光照下来,鱼儿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头上了,这就更显出了水的清澄。这里虽然没有正面写水,可是通过对鱼儿、日光和影子这些具体东西的描绘,真正地写出了水清。就像画家在画风的时候,用树枝飘向一边表示风一样,是一种形象化的表现手法。这种写景的方法叫侧面描写。(3)我们再看看,作者是怎样写鱼的?这段描写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作者采用动、静相结合的方法,先描出生动的画面,再加上拟人化的手法。先写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亻台然”就是呆呆的样子。潭底石头上印着清晰

8、的鱼影儿,这是静止的画面;忽然,一些鱼飞快地窜往远处,一会儿游到这儿,一会儿游到那儿,非常活跃,这是活动的画面。这些鱼儿,又好像跟游人同样的快乐,这是作者把自己快乐的心情加到鱼儿身上,好像鱼儿也像人那样会感到快乐似的。(彩屏显示。)潭中景物:潭水、游鱼、阳光、影子侧面描写水的清澄:游鱼 亻台然不动 亻叔尔远逝动静结合特写镜头6全班齐读第二自然段。 7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8讨论以下问题:(1)第三自然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明确:抓住岸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小溪,就溪身说,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

9、;就溪水说,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2)如何理解小溪的“明灭可见”?明确:因为小溪是那样曲折,所以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看得见的一段水面反映着天光云影,所以明亮;看不见的一段光亮就灭了。一明一灭,非常精确地写出了作者所看到的特征。 (彩屏显示。)小潭源流溪身斗折蛇形明灭可见岸势 犬牙差互参差不齐9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 10教师范读第四自然段。11讨论以下问题:第四自然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明确: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作者极力描写小石潭的幽静,甚

10、至浸透到人的心灵里去,把景物跟心情结合起来,写出一种境界。在这种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这是作者被排挤、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封建社会中进步文人的痛苦心情。12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明确: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彩屏显示。)潭中气氛:幽深冷寂(孤凄悲凉心境的反映)寓情于景13文章结尾是记录同游者,是游记常用的一种格式。三、总结全文课

11、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气氛,借景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游记里各种描绘景物的手法,巧妙的比喻,情景交融的写法,精练的语言,都值得我们借鉴。至于篇末表现出来的凄苦心情,那是作者当时所处时代和身世遭遇所造成的,那样的时代已成为历史的陈迹,跟我们今天的伟大时代完全不合了,对这点我们必须有明确的认识。 四、布置作业背诵全文。五、板书设计: 小石潭记 见小石潭:隔、闻、伐、取、见移步换景 | 潭中景物特写镜头 潭水:清澄,侧面描写 游鱼:动静结合 | 小潭源流形象比喻 溪身:曲折蜿蜒 岸势:参差不齐 | 潭中气氛:幽深冷寂寓情

12、于景 | 记录同游者教学后记:学生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写作本文的心情。八年级语文第-周备课课题:岳阳楼记 课型:新授任课教师- 备课日期-课时:第-课时(本学期第-课时)岳阳楼记范仲淹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文章寓情于景、卒章显志的写法,把握作者独辟蹊径、精心设计的巧妙;正确理解名言警句的深刻内涵。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中的实词,了解文中“以”“则”等虚词和“然则”“得无”的用法。朗读、背诵全文。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自主交流、积极探究,在合作学习中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通过师生交流、相互提高,达成审美意识的共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作者胸襟、抱负的同时,体会作

13、者的政治理想,引导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对历史和传统文化思想的借鉴。二、教学重点:体会作者设意的独特,领会文章寓情于景、卒章显志的写法。 三、教学难点:领会名言警句的深刻内涵以及作者的志趣。四、教学方法:学生自主交流、师生合作探究,辅之以创设情景法五、学生分析: 六、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初步感知,自读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结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导入: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情境导入:三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上面就铭刻了很多美文妙句.以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令人神往之至;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美文妙句让人回味无穷;引出文人

14、骚客对岳阳楼的吟诵;岳阳楼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唱不衰,岳阳楼记成为写景状物抒发真情的名篇。今天,我们就来阅读这一名篇,看看它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2. 岳阳楼简介:岳阳楼楼址在湖南省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就是旧县城西门城楼。其楼高三层,下临洞庭,遥望君山,建筑雄伟,气势磅礴.可鸟瞰洞庭湖,岳阳楼始建于唐朝,到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其间又几经扩建,规模宏阔,气势壮观,以岳阳楼为题材的优美诗文美不胜收,范仲淹自己也说:“前人之述备也。”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士们登楼赋诗。自范仲淹岳阳楼记后,岳阳楼声名益著,与湖北黄鹤楼、江西滕王阁齐名,被誉为楚地三大名楼,成为游览胜地。中国四大名楼岳阳楼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