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8311890 上传时间:2023-12-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梧州七中关秀霞教学目标1、速读课文,复述故事,提高学生概括课文的能力。2、学习探险队员表现出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教学重点、难点:故事复述,合作探究。教法情景教学法愉快教学法讨论点拨法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利用多媒体放映登山队登上珠峰的录像,使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教学过程一、解题导入,激发兴趣。1、教师 :地球之巅指的是什么?2、学生明确是指珠穆朗玛峰后,教师让学生自由谈一谈对珠峰的认识。3、学生发表看法。二、登山图片,进一步激趣1、投影有关珠穆朗玛峰和登山队登上珠峰的图片,让学生加强对珠峰的认识,体会登山

2、的艰辛与危险。2、教师介绍珠穆朗玛峰的情况中国西部的山脉,大多横亘绵长,山体高峻雄伟。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同尼泊尔、印度等国边境上的喜马拉雅山脉,绵延长达2400多公里,主脉海拔平均超过6000米,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 在喜马拉雅山脉之中,海拔在7000米以上的高峰有40座,8000米以上的有11座,著名的有南峰、希夏邦马峰、干城章嘉峰。“喜马拉雅”在藏语中就是“冰雪之乡”的意思。这里终年冰雪覆盖,一座座冰峰如倚天的宝剑,一条条冰川像蜿蜒的银蛇。其中最为高耸的则是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界上的珠穆朗玛峰,它高达884813米,是世界最高峰。 珠穆朗玛峰,峰高势伟,地理环境独特,峰顶的最低气温常年在零

3、下三四十摄氏度。山上一些地方常年积雪不化,冰川、冰坡、冰塔林到处可见。峰顶空气稀薄,空气的含氧量只有东部平原地区的四分之一,经常刮七、八级大风。十二级大风也不少见。风吹积雪,四溅飞舞,弥漫天际。 珠峰所在的喜马拉雅山地区原是一片海洋,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从陆地上冲刷来大量的碎石和泥沙,堆积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形成了这里厚达3万米以上的海相沉积岩层。以后,由于强烈的造山运动,使喜马拉雅山地区受挤压而猛烈抬升,据测算,平均每一万年大约升高2030米,直至如今,喜马拉雅山区仍处在不断上升之中。3、激趣引读:教师介绍世界上首次登上珠峰顶的情况1953年5月29日,十人组成的英国登山队,由队长约汉特带领,从

4、珠峰的北路登顶,新西兰人依希拉里和尼泊尔人藤辛诺尔盖登上珠顶,这是人类首次登上地球第三极。教师介绍中国登山队首次从北坡成功登顶的情况及有关内容1960年5月,英勇的中国登山健儿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从珠穆朗玛峰北坡成功登顶,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上了地球之巅,书写了世界登山史上的新纪录。本文记述的是这次登山突击顶峰的过程。珠峰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很早就为人们所注目。1960年中国登山运动员和科学工作者不畏艰险,克服重重困难,首次从北坡登上了珠穆朗玛峰顶,创造了世界登山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从60年代起,中国科学工作者对珠峰地区进行了全面考察,在古生物、自然地理、高山气候以及现代冰川、

5、地貌等多方面,都获得了丰富而有价值的资料。1975年,中国测绘工作者在中国登山队的配合下,再次登上珠穆朗玛峰,精确地测定了它的高度,并绘出了珠峰地区的详细地图。所有这些,为中国开发利用西藏高原的自然资源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科学依据。作者介绍A、生展示搜集到的作者的资料B、师补充介绍郭超人,北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奔赴西藏,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从事新闻工作。当时,他作为随登山队采访的一名记者,直接或间接了解到这次登山活动过程中的许多感人故事。登山成功后,郭超人以最快的速度写成长篇通讯报道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并发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登山成功那一刹那的喜悦与幸福吧。三、快速阅读,初步感知1、快速阅读:学生

6、快速阅读课文,圈点勾画。2、学生自己解决生字词,积累字词。(生利用多媒体展示)示例:砭骨履践养精蓄锐齐心协力头昏眼花腰酸背痛勇往直前3、学生谈谈内容大意。四、竞赛整体感知,把握全文内容(一)教师把学生分为两组开展小竞赛。第一、二组为第一竞赛组,第三、四组为第二竞赛组。指定两名学生任评委。(二)开展知识抢答竞赛,为复述作准备1、多媒体显示竞赛规则每答对一题得20分,答错扣10分每人可多次抢答。举手获准再作答,不获准答题者擅自答题扣10分。2、学生阅读全文,找关键的词语(表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的词语),为抢答作准备。3、多媒体展示问题,学生抢答在珠穆朗玛峰最后的多少米时由四名年轻的登山队员向

7、顶峰冲击?(380米)四名年轻的登山队员在珠穆朗玛峰最后的380米向顶峰冲击的具体时间是多少?(北京时间5月24日上午9时30分)谁让队员踩在自己的肩膀上登上“第二台阶”的岩顶?(刘连满)这四名队员攀登整个“第二台阶”共花费了多少时间?(五个多小时)队员们前进道路上的第二道难关是什么?(黑夜)到达多少米的地方,三名队员的氧气已经全部用完?(8830米左右)最后登上顶峰的三名队员是谁?(王富洲、屈银华、贡布)我们中国年轻的队员是从珠穆朗玛峰的哪一面登上顶峰?(北面)我们中国年轻的队员登上顶峰的时间是多少?(5月25日凌晨4点20分)4、学生评委宣布得分情况(三)开展复述竞赛1、多媒体显示复述要求

8、和规则复述突击主峰的经过,清晰有序,每组各推荐两名学生参加,分两次进行,每次的优胜者得20分,稍逊者得10分。2、学生复述。示例:经过充分的准备,5月24日上午9时,登山队员王富洲、刘连满、屈银华和贡布向珠峰最后380米高度冲击。他们艰难地向前行进着。两个多小时后,著名的“第二台阶”挡住了他们的去路。他们沿着第三次行军侦察的路线,冒着严寒,花了五个多小时,用搭人梯的方式,爬上了不到7米高的“第二台阶”。这时,队员们又不得不面对另一个对手黑夜的挑战。他们借着雪夜的反光,一步一步地前进。由于前面用时过多,他们背上的氧气已经所剩不多了,他们现在又受到缺氧的严重威胁。反应最强烈的是刘连满,他每前进一步

9、都非常困难了。为了争取时间,大家决定刘连满留下,其余三人以最快速度突击登顶。严重缺氧的刘连满躺在一块避风的大石块旁边休息,开始进入一种半昏迷状态。这时,他冒着生命危险,毅然决定把自己所剩不多的氧气留给登山的同志,并留下了一封感人的短信。与此同时,三位登山队员正搏斗在前进的道路上。他们匍匐在地上,借着星光和反照的雪光,辨认路途,艰难前进。到8830米时,三人的氧气已经全部用完,他们果断地抛掉背上的空氧气筒,开始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艰难而危险的无氧攀登。这样的攀登,其艰苦程度可想而知。他们四肢更加沉重了,行动更加迟缓了,有时攀过一米高的岩石,也要用半个多小时。但必胜的信念在支持着他们。凌晨,他们

10、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坡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创举。3、学生评委宣布得分情况(四)公布竞赛结果,表扬优胜者,鼓励失败者五、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解决问题1、教师投影问题(1)登顶过程中对生命构成极大威胁的三大困难是寒冷、黑夜和缺氧。你认为突击顶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为什么?(2)哪位登山队员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2、学生以每两桌一组的形式展开讨论3、学生代表发言4、教师总结六、互动释疑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小组内讨论。小组内解决不了的,全班交流解决。七、拓展延伸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探险需要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那么在学习上、生活中我们是否也应该要有探险家的精神呢?请你联系实际谈一谈吧八、布置作业下面是课文中描写景物的句子,注意观察夜色,试着选择其中两句仿写。 1、5月24日清晨,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峰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 2、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 3、夜色深沉,山上山下到处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珠穆朗玛顶峰的黑影在他们面前开始变得非常低矮了。 4、举目四望,朦胧的夜色中,珠穆朗玛山区群峰的座座黑影,都匍匐在他们的脚下。现在,他们三人的头上,只有闪闪发光的星斗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