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市情教育方面心得体会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8276865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安市市情教育方面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西安市市情教育方面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西安市市情教育方面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西安市市情教育方面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安市市情教育方面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安市市情教育方面心得体会(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安市市情教育方面心得体会西安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西安的土地、文化孕育我们成长,西安也放飞着我们未来的希望。作为西安人,我们怀有生活在这座千年古都的自豪感,更抱有了解西安、热爱西安、建设西安的责任感。本次竞赛的试题涵盖了西安的历史、文化、旅游、科技、教育、经济、社会发展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通过完成试题,可以使每一位学生对西安有一个较为完整的概念。促使学生为了美丽、文明的西安而不断努力!地域文化,特别是地域文化性格,近年成为人们关注和争论的一个热点。这一点不奇怪。一个人,无论身在何处,他的身上都深深的刻上了那块故土的烙印,那块地域文化,都深深的影响着他的性格,对他的为人处世、学识修养等产生

2、莫大的影响,甚至决定着一生成就的大小。这可以说是一个人的胎记。 与此同时,随着国内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大城市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城市竞争力排行榜的出现,人们之间的议论之声也越来越热闹。不仅京沪之争、川渝之争、沪深之争等省际之间的城市之争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就是省内城市的沈大之争、广深之争也可谓不亦乐呼。 在这期间,关于陕西及陕西人的讨论,几乎从未停止,甚至有数次掀起了比较大的高潮。但可惜的是,大多不是浅尝辄止,就是几乎流于泼妇骂街式。从这个意义上讲,有必要对西安暨陕西人来一番解读,让更多的人,对这块皇天厚土的地域文化,陕西暨西安人的地域文化性格,有更深入的全面了解。 生于关中平原,成长于这块

3、皇天后土,后求学、飘泊在外近十年,但都一直对长安文化比较关注,以前断断续续也写了一些关于西安暨陕西人的文章,但都比较零散,早就萌发整理汇集成一本书,来系统全面解读西安暨陕西人。但整理起来,发现这是一项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决非易事,不仅早先写的一些文章还十分稚嫩,要动大手术;还有许多文章要补充。因为有本职工作,整日为稻粱谋,只能于业余时间伏案;加之资料有限,学识有限,查找资料,颇费时日,这样就断断续续的整理了一年多,期间还修改了数遍,也难免有不少遗憾之处。当然,还要说明的是,这并非一本全面系统阐述西安暨陕西地域文化的书,而是试图以历史的观照来反映今日之西安暨陕西人的群体性格、心态的小册子。其中的

4、文章,自然也不求系统条理化,而是从一鳞半爪的现象入手,纵深发掘,从历史到现实,探讨西安暨陕西人的地域文化性格成因。有些文章,不乏偏颇之处,直指西安暨陕西人的性格缺陷,可能让一些西安暨陕西人难以接受。但从理性的角度来讲,这有助于我们西安暨陕西人站在现代文明的角度,更新观念,改变性格中的缺陷,与时俱进,树立开放意识,形成良好的群体性格和心态,树立新世纪新西安暨陕西人的新形象。 西安,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故都。作为十三朝古都,拥有大量历史遗迹的西安市本应有大批世界文化遗产,但目前全陕西也只有秦始皇兵马俑闻名于世。孙福喜委员告诉记者,目前在周沣镐遗址、秦阿房宫遗址、汉长安城遗址、汉杜陵遗址、唐大明宫遗址这

5、五大土台遗址范围内,当地政府引进了一些规模小、层次低的开发项目,不仅对遗址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而且导致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当地的农民因为发展受到限制,对遗址保护不仅没有热情和积极性,而且充满敌意,把遗址保护当作贫困的根源。如果不采取措施,这些遗址10年内将消失殆尽。中国首次主办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15届年会”将在西安召开。如果能借此会议发表一个以“建立西安市文物保护开发区”为主要内容的西安宣言,既能使西安在国际上的文化历史知名度进一步得到提升,更能将西安建设“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现代化国际大城市”的发展目标和“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的发展理念公诸于世。设想:建立“西安市文物保护开发区”

6、将周沣镐、秦阿房宫、汉长安城、汉杜陵、唐大明宫五大遗址和唐皇城遗址区调整设立为一个统一的“西安市文物保护开发区”, 借鉴西湖景区和美国、加拿大、日本、意大利等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管理模式,由文物部门统一管理,或由文物部门进行业务指导。成立一个由文物、考古、历史、自然、生态专家组成的特殊的管理委员会,负责审定区内所有项目的规划、建设、发展及重大政策的出台,所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均与国际接轨。实现该区域经济指标、税收、干部考核任免的特区管理政策。开发区的规划既要符合文物保护的要求,又要有利于凸现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内涵。从国际国内对大遗址的保护惯例看,除唐皇城遗址外,其他遗迹都可以生态化建设为主线,改善周边环境风貌,让自然与人文景观相结合,形成一个集旅游观光、人文参与、西安的生态肺叶为一体的“世界文化遗产区”。配合国家“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使“西安市文物保护开发区”成为“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西安段”,成为展现西安“四化”理念的世界级名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