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离不开电话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8262011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离不开电话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生活离不开电话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生活离不开电话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活离不开电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离不开电话(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扬中市外国语小学 电子备课三年级美术 第4课 生活离不开电话课 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 了解电话相关的文化、历史,了解电话的基本结构、功能,体验电话给我们生活工作带来的便捷和乐趣。2. 引导学生运用不同材料的特征,运用美术表现的语言,大胆想象,创造造型各异的电话。3. 在动手的过程中体验创作的乐趣和探索的精神,同时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激发热爱热生活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通过电话这个载体,引领学生体会电话设计功能的科技性和造型的艺术性,在学习中认识了解电话演变、发展的历史。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根据材料的特性,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大胆的设计和创造。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师)多媒体课件。(生

2、)橡皮泥,硬纸板,剪刀等手工材料工具。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二十世纪老电话机图片,猜猜是什么?从哪些地方看出? 拨号器、听筒、话筒,还有一根连接用的螺旋线。这其实就是电话机的基本特征。2、教师介绍:这是一台100多年前的老式电话机,从外形看,它不仅精致,还体现了一种古典的美。设计意图:老电话机的出示,带着一种历史文化的痕迹,也创设了一定的情境。用猜一猜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地观察,首先提炼出电话机的基本特征。为整个课堂的推进奠定基础。 (二)欣赏感知,进一步了解电话相关文化、发展知识。 1、在遥远的古代,人们又是如何来传递信息的呢?展开讨论与交流。(烽火、快马等)2、1876年,英国

3、科学家贝尔发明了第一台电话机,从此人类的信息联络方式就翻开了崭新的一页。现代生活中,电话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我们都离不开电话,因为它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很多的方便,大大提高了生活的效率。3、教师:每一个电话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就造型而言,有的简洁,有的繁复,有的具体,有的抽象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有自己的艺术魅力,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丰富的色彩。那么,你还见过哪些有趣的电话机呢?一起来分享一下。设计意图:美术是视觉的艺术。欣赏和交流是学生进行美术学习的重要方式。在本环节中,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资料,引导学生从艺术的视角进行欣赏,感受不同时期、地区、国家电话机所体现的艺术美感,同时拓宽视野,使学生

4、有参与设计创造的欲望。(三)设计制作:1、好的创意怎样把它表现出来呢?一起欣赏一组范作。引导关注不同材料的添加和合理使用,强调各种方法的使用:切、剪、贴教师:几根树枝看似随意的组合,一台古典的电话机就出现了;妈妈淘汰的红色手提包,加个通话器,粘贴上按键也就是一架新颖的电话了;纽 扣、鞋带、瓦楞纸都能作为电话机创意制作的重要元素。图1:仿物法。将电话机的基本部位设计成某一个物件的样式,同时也可以是人物、动物、植物或生活中的某件物品。大家可以展开大胆的想象和设计图2:变形添加法。在废旧的物品上能够直接进行剪贴、添加,使其改变原来形状,形成独特的电话机造型。图3:装饰法。运用绘画、剪贴的方法对电话机

5、进行装饰,追求新颖、个性独特的效果。请同学们想象:还有哪些东西也能成为我们设计别出心裁、与众不同的电话机的重要元素呢?(橡皮泥,泥巴,废弃的塑料瓶等) 2、结合学生交流的创意,稍做方法的指导和点拨。 (四)学生作业: 手工制作的同学,以同桌为单位,根据小组确定的创意,分工合作,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要求电话创新、个性,新颖,结构结实。 (五)小结评讲: 1、每小组之间相互参观2分钟,由每小组的策划师负责介绍本组作品的创意和功能。2.教师对学生作业的优缺点进行讲评。六、拓展延伸普通的电话已进入千家万户,你想不想发明创造一个具有特殊功能的电话机呢?请同学们课后上网搜查有关新功能电话的资料,然后去寻找一些特殊的材料制作一个不但美观,而且有特殊功能的电话机。板书设计: 生活离不开电话设计制作:仿物法、变形添加、装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