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基础知识练习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8259714 上传时间:2023-08-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科学基础知识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基础知识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基础知识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基础知识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基础知识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科学基础知识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科学基础知识练习(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科学(下册)基础知识复习资料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一、基础知识1.人的最高视力只能看清楚( )大小的微小物体,( )和( )的发明大大扩展了我们的视野。2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所以放大镜也叫( )。凸透镜具有( )的功能,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 )有关,凸度多大,放大镜放大倍数越大,但观察范围( ),所以( )的放大倍数很大。每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 )的,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 )。3.用放大镜观察电视机和计算机的屏幕所看到的色彩点是由( )三色组成。4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水滴等),就具有同样的( )功能。5.最早使

2、用的透镜是用( )琢磨而成。英国主教( ),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 )根据建议设计并制造出能增进视力的( )。6蝇的复眼由许多( )组成;蟋蟀的耳朵在( );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 )。7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 )就是它们的( ),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比如,蚕蛾的触角是羽毛状,蝗虫是丝状,蝴蝶是棍棒状,天牛的是锯齿状(一节一节的)图见书本P5。8蚜虫的天敌是( )。蚜虫喜欢吃植物( )。9.碱面、食盐、白糖、味精的颗粒都是有( )的固体,这样的固体物质叫( )。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很有( ),有的是立方体,如食盐,有的像金字塔,如水晶,有的像一簇簇的针,如维

3、生素C。岩石是由( )集合而成。10.两个( )组合起来就是一个简易显微镜,它可以使物体的( )11( )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 )。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 ),显微镜是人类认识( )的重要观察工具。12荷兰生物学家( )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 倍)的( )。( )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 结构),植物细胞是由( )组成的,动物细胞是由( )组成的。13一切生物体都是由( )组成的,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 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 单位)。( 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细胞的形态是( )的,它们具有(不同的 )。14.正确

4、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安放 ( )上片( ) 观察。15.洋葱表皮是由( )构成的,细胞的形态像( )。16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如:(抵抗制服疾病、酿酒、泡菜、发面、做酸奶、克隆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等。P20.17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 和 )以适应周围的环境。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 ),如( )等18微生物具有( )的特征,如:由细胞构成、有生命、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新陈代谢、能繁殖等。P22.19.人类( )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放大镜(能看清小于毫米

5、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如昆虫的肢体)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电子显微镜(能看到病毒)扫描隧道显微镜(能看到更小的微观世界)二、科学探究1. 掌握放大镜的使用方法。P2.2. 放大镜的作用很多,详见书本P2。3. 会画常见晶体的图(如食盐、白糖在玻璃片上的晶体)。P8.4. 制作晶体的方法。有(减少水份)和(降低温度)等P9.5. 利用放大镜制作简易显微镜的的方法。P10.6. 洋葱表皮装片的制作方法,会画显微镜下洋葱表皮结构图。P13.具体见课时特训。7. 显微镜各部分的结构名称和使用方法。(理解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看到的方向相反、放大倍数的计算、放大倍数和观察范围的关系)P13.8.

6、 观察水中微生物的方法步骤,会分辨常见微生物的外观形状。P17、18.9细胞的作用。第二单元 物质世界一、基础知识1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 )构成的,物质是( )存在的,像声音、光、电都是物质,物质是在不断地发生( )的。2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 )和( ),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 )。3在变化中能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为( ),不能产生新物质的我们称为( )。化学变化常伴随物理变化。如蜡烛燃烧时蜡烛融化是( )、液体的蜡烛油汽化后燃烧是( ),再如,加热白糖,白糖的熔化是( ),白糖变成黑色的物质,则是( )。4米饭在口腔里咀嚼后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米饭中的( )变成( ),所以咀嚼后

7、的米饭有些甜味。淀粉与 ( )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 )色的新物质,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 )。哪些食物含有淀粉?类别食物名称含有淀粉的食物玉米、土豆、番薯、苹果、面包、馒头、南瓜不含淀粉的食物花菜、胡萝卜、白萝卜、菠菜、番茄、桔子、白糖、洋葱5铁生锈是一种( )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的原因是( 和 )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就是铁锈。6在一个空盘子和两个分别装有水、菜油的盘子中各放入一枚铁钉,空盘子的铁钉与空气接触会生锈但速度( ),菜油盘子的铁钉( ),水盘子的铁钉生锈速度( )也(很多)。7在平常生活中,铁生锈

8、的快慢与( )关系很大。把铁与( )隔绝开是防止(铁生锈)的好方法,如( )( ) 等。8( )和(白醋)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气体),这样的变化属于( 变化)。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它有( ),比空气 ( )等特点。9(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如:( )、( )、( )、( ),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10( )和(铁钉)会发生( 反应),浸入硫酸铜溶液的铁钉表面有(红褐色新物质附着),这种新物质就是( )。11.综合填表: 物质的变化伴随的主要现象变化类型及特点水结冰、水蒸发状态改变物理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易拉罐压扁形状改变物理变化、没

9、有产生新物质弯折铁丝形状改变物理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混合沙子和豆子没有明显变化物理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火柴、蜡烛的燃烧发光发热化学变化、产生了新物质加热白糖改变颜色、有焦味化学变化、产生了新物质米饭、淀粉和碘酒颜色改变化学变化、产生了新物质小苏打和白醋产生气体化学变化、产生了新物质铁生锈颜色改变、性质改变化学变化、产生了新物质硫酸铜溶液和铁钉颜色改变、产生沉淀物化学变化、产生了新物质二、科学探究1. 探究铁生锈的原因,设计实验计划。P35.主要影响因素:水分、空气、铁钉质量、时间、盐分等。改变其中一个条件,其他条件保持不变。2. 根据实验数据,会分析。P383. 探究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杯中的剩

10、余物是什么?如有白色粉末剩余,则没有白醋,剩余液体是醋酸钠和水,再加入白醋会继续冒气泡。如无白色粉末剩余,剩余液体有两种可能:1.白醋、醋酸钠、水;2.醋酸钠、水,可通过加入小苏打区分,如有气饱产生,说明原剩余液体中有白醋剩余。第三单元 宇宙一、基础知识1月球是地球的( ),围绕地球( )方向公转。月球( )方向自转,由于月球的公转周期和自转周期相同,所以,我们只能看见月球的一个面。2月球上没有( ),没有( )。月球上是真空,连声音也无法传播。3月球直径是地球的( ),质量是地球的( ),体积是地球的( ),引力是地球的( )。4月表的温度变化非常剧烈。白天最热时,温度可达127;夜间最冷时

11、,温度可降到183。5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 )。环形山的特点:分布杂乱随意,数量众多,大小深浅不一。6关于月面环形山的形成,人类曾有过多种猜测,目前公认的观点是( )。71969年美国( )宇宙飞船在7月21日着陆,宇航员( )在月球上留下了人类第一个足印。8( )载人飞船于2003年10月1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10月16日成功返回,航天员是( ),他在太空大概飞行了21小时。9( )载人飞船于2005年10月12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10月17日成功返回,航天员分别是费俊龙、聂海胜,他们在太空大概飞行了115小时。(补充:2008年9月27日

12、,神州7号胜利发射,中国宇航员翟志刚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的太空漫步,胜利返航。)10月球在( )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 )。月相变化,上半月缺左,由缺变圆;下半月缺右,由圆变缺,一个变 化周期就是农历一个( )。11.模拟月相实验:黑板太阳;皮球月亮;皮球亮面朝着黑板月球亮面始终朝着太阳。12.农历上半月,我们可以在傍晚观察月相;农历下半月,我们可以在清晨观察月相。口诀:上上西,下下东。意思是,月相在上半月的上半夜升起,我们看到的月相亮面在西。下半月的下半夜升起的月相,亮面在东。13.日食:发生在农历初一或三十;从右边( )开始先黑,有日全食、( )和( )三种。日食形成: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的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于是形成日食。14.月食:发生在农历十五;从左边( )开始先黑,有月全食、月偏食两种。月食形成: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