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充满创新活力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8255218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 页数:66 大小:2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数学课堂充满创新活力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让数学课堂充满创新活力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让数学课堂充满创新活力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让数学课堂充满创新活力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让数学课堂充满创新活力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让数学课堂充满创新活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数学课堂充满创新活力(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论文创新之花在数学课堂中绽放南阳市第三十二小学张江燕创新之花在数学课堂中绽放人类已经进入知识经济的发展阶段,一个崭新的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就是创新。创新是目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应树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那么,怎样营造创新氛围,让课堂充满创新活力,使学生能创造性地解决数学问题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好胜心强,兴趣广泛,对未知的问题具有较强的猜疑心,抱着试一试的欲望。那么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首先必须创设情景,唤起学生的创造欲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观察,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有着创造

2、的空间,在胸中燃起求知和创造的欲望。 如,教学二年级“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这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个难点。一上课,我出示下面的问题情境: 小明带着2元钱高高兴兴地准备到文具店买3本数学练习簿。假如你是小明,你在买的时候将思考什么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请同学们讨论,学生讨论热烈,积极参与。 接着,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每本作业本多少钱?有的说:买3本一共要给售货员多少钱?有的说:买3本应找回多少钱?学生思维活跃,我马上给予肯定太棒了!你真会想。顺着学生的思维,我接着问:你是怎样解决的?这时学生又纷纷举手发言。再经过例题的分析和教师的恰当点拨,很快就能找出中间问题,并能正确地计算出结果。 这样,

3、在这一课的教学活动中既揭示了知识的奥秘,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又培养学生的创造欲望,激发创造思维。二、开拓发散探索,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发散探索是对己有的知识进行多向思考,从而提出新问题,探索新知识或发现多种解答的思维方式。它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基本途径。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引导学生进行大胆尝试,提出合理、新颖、独特的解答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如,我在教学“商店有白皮球20个和红皮球22个,卖出15个,还剩多少个球?”这道应用题时,学生在弄清题意之后,就纷纷列式计算:20+22=42(个),42-15=27(个)。按常理,这道应用题已经解答出来,

4、但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我没急于小结。我问学生,还有没有不同的解法呢?教室顿时安静下来,学生个个都进入思考当中,抓住这个机会,我马上启发,引导他们从问题入手,进行讨论,看谁最聪明,能够想出另一种解答方法。学生积极讨论,过了一会儿,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问题中没有告诉我们是卖出哪一种球,我们可以想成他把白皮球先卖出去,所以就可以这样列式:20-15=5(个),5+22=27(个)。这位同学刚回答完,我来不及表扬他,同学们就争先恐后地回答:还可以想成他把红皮球先卖出去,所以列式是:22-15=7(个),7+20=27(个),就求出还剩多少个球。我马上给予表扬你们真聪明!

5、这样教学,学生既自主参与到学习当中,又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拓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趣味性练习,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趣的练习是培养学生解题的兴趣,激发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和创新性的好方法。 如在一次练习中,我出了一道这样的题目:“小红有一些苹果,送给小明一半,送给小青一半的一半,自己还剩下9个,小红原来有多少个苹果?”学生思维活跃地思考着,交流着,教室里形成了一片探索发现的学习气氛。过了片刻,有的学生这样做:94=36(个),我及时表扬了他们,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思考着。有的学生这样做:9+9+9+9=36(个),我也给予肯定。有的学生又是这样做

6、:18+18=36(个)等,方法很多。学生们的思维得以拓展,并且方法是多样化。因此在这样的练习中,要鼓励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勇于探索,才能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更新颖、独特。设计这样的练习既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应多创设情境,善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每个学生都树立起创造的欲望、勇气和信心,鼓励他们多观察,多动脑,多动手,多尝试;要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究,哪怕是一点点发现,教师应及时地表扬、肯定。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为学生提供充分发挥创造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探索中,

7、从而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数学论文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南阳市第三十二小学张江燕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传统的观念认为: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优秀便是得到了全面、和谐的发展。而新课程理念对此作了重新定位:每一门课程都要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整合。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这就要求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为

8、了满足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还学生活动的空间,形成知识技能。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虽然学生要学的数学都是已知的知识,但对学生来说仍是未知的,需要每个人再现类似创造的过程来形成。因此,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亲自参与的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是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在这种理念指导下,小学数学教学应创设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和

9、空间,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发展。1、考虑共性保证每一位学生有充足的学习空间。例如:教学连加连减课时,从学生熟悉的活动场景出发,选择学生喜爱的“爬竿”活动,呈现两组录像镜头:4个小朋友在竿头,爬上2个小朋友,又爬上1个小朋友;8个小朋友在竿头,下去3个,又下去1个。课尾,师与生交流:学习了连加连减的知识,你们就可以自己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了。小朋友们,你们喜欢上公园玩吗?你最喜欢玩什么呢?(屏幕呈现公园游乐项目的图片及单价)师继而询问:进公园之前要先干什么?(买门票2元)如果只给你10元钱,买了门票,你还可以玩哪些东西?你能列出算式算算钱吗?能在小组里交流交流吗?“爬竿”、“选择游乐项目和计算花费

10、”这些现实、开放的情境,巧妙地把数学知识延伸到生活之中,老师尊重学生,让其自主选择游乐项目,学生个个兴趣盎然,积极思维,把全课推向一个新的高潮,这样富有个性地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了数学的魅力,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了数学学习的快乐。2、兼顾个性允许不同的学生有独立的学习空间。教育应该尊重学生,允许不同的学生有独立的学习空间,“让不同的学生能够得到不同的发展。”(新课程标准语)在课堂上,教师应尽量多地考虑学生的层级水平差异,为他们精心搭建适合自己的学习活动的平台,充分挖掘每一个学习个体的内在潜质,实现活动空间内的效益最大化。例如:在教学“一个数除以小数”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填空,

11、想一想,你们的根据是什么?(板书:155=()()=()()=()()=.)接着出示今天要研究的1.50.5这样的问题,通过引导观察发现这道题除数是小数,该怎么办?启发学生思考.得出新知识与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商不变性质两方面的知识有关系。放手让会计算的学生尝试计算,请还不会计算的同学上台和老师继续研究。结合生活实例:铅笔1枝5角,1元5角可买几枝?(3枝)让学生列出算式(1)155=3(1元5角15角) (2)1.50.5=3引导学生观察发现1.50.5=155,让学生说说他们为什么相等,这时在启发学生发现:左边是今天要学的算式,右边是已学过的知识.实际上根据商不变性质把除数是小数转化成除

12、数是整数就行了,这样学有困难的学生也会做了。相同的结果,不同的学习历程,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是教育“以人为本”的思想的重要体现。关注差异,鼓励不同的学习历程,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二、还学生思维的空间,培养思维能力“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实质上是思维活动的教学。”而人的思维都有其个体自身特征和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因此,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应充分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不断催生“自我产品”。1、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培养发散思维。拓展思维的广度是要求学生能够依据事物间的联系,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研究问题,这也是创造型人才的重要特征之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启发学生适

13、时借助原有的知识、经验,“由此及彼”地展开合理的联想,进行“生”与“熟”、“顺”与“逆”、 “旧” 与“新”的转化,并从中找出最佳方法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例如:在教学百以内的退位减法时,教师首先利用教科书中的主题图创设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图书馆原有儿童画报33本,小明借走了7本,还剩多少本?”并列出算式:33-7?本。接着教师鼓励学生并放手让学生自己先尝试,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有的利用小棒摆,有的利用计算器,还有的在本上算.生1:计算33-7=?可以通过摆小棒:散开的小棒只有3根,要想去掉7根还差4根,应该再从一捆小棒中拿出4根,还剩26根; 生2:用计算器:个位

14、上3减7不够减,从十位借1当10,用13-7=6,再与十位上的20合起来得26; 生3:用竖式算: 生4:个位减7不够减,可以先减3得30,再用30-4=26; 生5:从33里拿出10,10-7=3,再将323=26这个教学环节,在生动活泼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中完成对退位减法的知识建构,给予了每个学生不同的选择的权利,培养了儿童发散性思维的习惯,拓展了学生思维的广度。2、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培养求异思维拓展思维的深度是要求学生不满足对问题的表面理解,能够透过现象抓住问题实质及问题间的联系,从共性中找个性,深究问题,从而使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要让学生能够“不满足于已有结论,不相信唯一正确的解释,不迷

15、信权威的仲裁,不屈服于任何外在的压力而放弃自己的主张。”例如:教学完“找规律”的知识之后,我让学生思考这样一道思考题:“6颗珠子摆成3行,每行3颗,该怎么摆?有几种摆法?”这样的要求比较科学合理,因为不同的学生思维的能力不可能在同一条水平线上,能力强的可能会想出三种,甚至三种以上的方法,其中有学生把6颗珠子摆成4行,每行3颗。学生通过摆摆拼拼,知道了原来一个问题可以通过深入思考得出很多种不同的答案。倘若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求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一味地循规蹈矩,思维囿于固有的模式之内,不敢标新立异、别出心裁,那么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精神就会一点点地泯灭掉。三、还学生表现的空间,养成健康心理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教师都要善于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建立平等、民主、尊重、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学生的情感处于积极、自由、宽松、安全的心理状态,使学生进入一个自由驰骋的表现空间。1、让学生展示自我,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教学活动是在知识与情感两条主线相互作用下进行的,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和谐作用的过程。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宽松、和谐、民主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这就要求教师以亲切的教态、饱满的热情、形象的语言、流畅的表达、灵活多样的教法,去感染、激励学生,引起师生情感的共鸣。同时,要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让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