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综合实验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8254165 上传时间:2023-08-3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化学综合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大学化学综合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大学化学综合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大学化学综合实验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大学化学综合实验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化学综合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化学综合实验(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名称 安 息 香 的 合 成 及 表 征 专 业 班 级 生 物 工 程 112 班 同 组 人 员 钟坤 徐再鸿 何德维 刘洪念 熊泽雨 学 号1108110391 1108110375 1108110384 1108110379 1108110389指 导 老 师 郭 妤 老 师 实验时间:2013年12月5日安息香的合成及表征前言1943年Ukai等发现噻唑盐具有和氰负离子相同的催化性能,同样可以用作安息香缩合反应的催化剂,维生素B1(VB1)在碱性条件下可生成噻唑盐,因此容易获得的VB1可作为催化剂用来进行安息香缩合反应。但在实际操作中发现,VB1催化反应产率低且

2、不稳定,重复性差。何强芳通过探讨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溶液pH值、VB1用量、反应物料加入方式对糠偶姻合成的影响,改进了VB1催化糠醛缩合生成糠偶姻的反应条件:常温下糠醛与VB1的质量比为201-151,滴加2.5mol/L NaOH使溶液pH值为8-9,然后65-75回流反应60-90 min,产率可达74.16% -76.19%。安息香缩合反应一般采用氰化钾(钠)作催化剂,是在碳负离子作用下,两分子苯甲醛缩合生成二苯羟乙酮。但氰化物是剧毒品,易对人体危害,操作困难,且“三废”处理困难。20世纪70年代后,开始采用具有生物活性的辅酶维生素B1代替氰化物作催化剂进行缩合反应.以维生素B1作催化剂

3、具有操作简单,节省原料,耗时短,污染轻等特点。芳香醛在氰化钠(氰化钾)作用下,分子间发生缩合反应生成-羟酮,称为安息香缩合反应。氰离子几乎是专一的催化剂。反应共同使用的溶剂是醇的水溶液。使用氰化四丁基铵作催化剂,则反应可在水中顺利进行。安息香缩合最典型、最简单的例子是苯甲醛的缩合反应。这是一个碳负离子对羰基的亲核加成反应,氰化钠(钾)是反应的催化剂,其机理如下:除了CN-外,噻唑生成的季铵盐也可对安息香缩合起催化作用。因为氰化物为剧毒药品,使用不方便,现今多用有生物活性的维生素B1的盐酸盐代替氰化物催化安息香缩合反应,反应条件温和、无毒且产率高。反应式如下:维生素B1又称硫胺素或噻胺,是一种辅

4、酶,作为生物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在生命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结构如下:绝大多数生化过程都是在特殊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酶的参与可以使反应更巧妙、更有效及在更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维生素B1在生化过程中可对形成偶姻(如-羟基酮)反应发挥辅酶作用。从化学角度看,VB1分子最主要的部分是噻唑环,其C2上的质子由于受氮和硫原子的影响,有明显的酸性,在碱作用下,质子容易解离下去,产生碳负离子反应中心,形成苯偶姻。反应机理如下:第一步:碱作用下第二步:亲核加成烯醇加合物第三步:亲核加成辅酶加合物第四步:辅酶复原 安息香在化学工业和药物合成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如抗癫痫药物二苯基乙内酰脲的合成以及二苯基乙二酮、二

5、苯基乙二酮肟,乙酸安息香等制备都用这个反应。现阶段最佳的安息香合成方法是2009年厦门大学发表了一篇有关安息香合成方法的改进:以盐酸硫胺素为催化剂,V(水)V(乙醇)=32,pH=9.5,常温下放置7d,其收率可达82左右。与传统的加热合成法相比,改进后的合成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收率高、重现性好等优点,适用于实验室制备安息香。一、 实验目的1. 学习辅酶催化合成安息香的反应原理及其合成方法,利用红外光谱表征其分子结构。2. 通过实验使学生巩固并熟练掌握溶液配制、加热回流、冰浴冷却、抽滤、重结晶、测熔点等实验操作。3.通过综合型实验的学习,更全面的学习和了解安息香合成的实验机理和实验操作步骤。二、

6、 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了有生物活性的辅酶维生素 B1(Thiamine)来代替剧毒的氰化物完成安息香缩合反应,反应时,维生素 B1 分子中的噻唑环上的氮原子和硫原子邻位的氢,在碱的作用下可生成负碳离子()。然后()与苯甲醛作用生成中间体(),()可以被分离得到。()经异构化脱去质子得到了中间体烯胺(),()与另一分子苯甲醛作用时就得到了缩合中间物(),再进一步得到产物()。三、 主要化学试剂和仪器设备 1、试剂: 维生素B1 苯甲醛 95%乙醇 氢氧化钠 蒸馏水 食盐 活性炭 冰块 2、仪器:100ml三口圆底烧瓶一个 250ml圆底烧瓶一个 试管 电磁搅拌器 回流冷凝管 温度计 减压蒸馏装置一

7、套 水泵 熔点仪 布氏漏斗 抽滤瓶四、 实验步骤1.原料处理与装置安装 减压蒸馏苯甲醛. 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约1/3至2/3的苯甲醛,连接简易减压蒸馏装置,温度稳定之前为前馏分;待温度稳定后,开始收集馏分,即为苯甲醛。2.开始反应 安息香的合成:在100ml三口圆底烧瓶中放入3.5g(0.010moL)维生素B1和10mL水。完全溶解后再加入30mL95%乙醇,塞上瓶塞,放在冰盐浴中冷却。另取5mL15% NaOH于一支试管中,置于冰水浴中冷却。冷却时间至少10min后,将冷却的NaOH溶液加入到圆底烧瓶内的维生素B1溶液内。 并立即将20mL(20.8g,0.196mol)新蒸馏的苯甲

8、醛倒入上述溶液中,混合均匀,测定pH,如果pH偏低,用15%NaOH溶液滴加调节PH值使之在10左右(注意不要过量,不能回调)。装上回流冷凝管,在6575水浴中加热90min。切勿将反应物加热至激烈沸腾,水浴温度不超过80,可以测定反应溶液的pH。反应混合物呈橘黄色均相溶液。反应完成后,冷却反应混合物至室温。将反应后的混合物用冰水冷却,使晶体析出(如果反应混合物中出现油层,应重新加热使其变成均相溶液,再慢慢冷却结晶。若无晶体析出,可用玻璃棒在溶液内摩擦容器内壁,促使其结晶析出。减压过滤,用50mL冷水分两次洗涤晶体,干燥后得粗产物。用95%乙醇重结晶,每克产物约需乙醇7ml。纯化后产物为白色晶

9、体。3.计算产率,测定熔点,并测定纯产品的红外光谱并与安息香的已知红外光谱对比,指出其主要吸收带的归属。本实验约需45h五、 实验现象及数据记录六、 数据处理七、 实验结果分析八、 注意事项1、 维生素B1受热易变质,将失去催化作用,应放于冰箱内保存,使用时取出,用后及时放回冰箱中。2、 苯甲醛不能含有苯甲酸,使用前应先用5%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干燥后蒸馏。因为苯甲醛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如发现实验中所使用的苯甲醛有固体物质苯甲酸存在,则必须重新蒸馏后使用。3、 若产物难以析出,可用力振摇或摩擦瓶壁,促使沉淀生成。4、 维生素B1在酸性条件下是稳定的,但易吸水,在水溶液中易被氧化失效,光及铜、

10、铁、锰等金属离子均可加速其氧化;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噻唑环易开环失效。因此,反应前维生素B1溶液及氢氧化钠溶液必须用冰水冷透。5、 水浴上加热时,水浴温度应保持在8085,否则反应难以进行。6、 安息香在沸腾的95%乙醇中,其溶解度为1214g/100mL。7、反应过程中,开始时溶液不必沸腾(即反应液的温度不超过80)反应后期可适当升高温度至8090。8、1 g产品约需6mL 乙醇。在沸腾的95乙醇中产物的溶解度为1214 g100mL。必要时可加入少量活性炭脱色,若需脱色活性炭加入0.15 g左右。九、 思考题1. 合成安息香可选择的催化剂有哪些?答:传统的合成安息香的催化剂是氰化钾或氰化钠,但

11、是氰化物是剧毒,对人体有害,而且实验中产生的三废难以处理;催化剂除氰化物外,也可以使用噻唑盐,而且使用噻唑盐做催化剂时,有-H的醛也能够缩合。现今大多采用具有生物活性的辅酶维生素B1催化安息香合成,用辅酶维生素B1催化安息香,反应条件温和,无毒且产率较高。还有就是2009年厦门大学对安息香合成的改进,用盐酸硫胺素作为催化剂,这种方法合成安息香实验操作简单,收率高,重现性好,很适合实验室合成安息香实验。除了上述这些之外,还有噻唑啉离子、三乙氧基膦和氯化三甲基硅、在LDA存在下、烷基和芳基取代的咪唑啉啶也可以催化安息香的合成。2. 为什么要向维生素B1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使用化学反应式说明。答:

12、向维生素B1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是为了调节PH值,在此试验中维生素B1在碱性溶液中才能充分发挥催化剂的作用。PH值是本实验成败的关键,太高或太低均影响收率,氢氧化钠溶液用滴管滴加入反应液中,同时检测反应液使其pH值在89之间;参考文献1 吴世辉,周景尧,林子森等编著.中级有机化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2 丁长江编著,有机化学实验室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3 李中华,白亦穷,辅酶催化安息香缩合反应的实验探究J.大学化学.20124 张国升,程俊等,安息香缩合反应的改进J.,安徽中医学院报,2003,22(6)46-475 王玥菊,李二成.安息香激光光解的 CIDNP 研究J.波谱学杂志,2006. 6 张国升,程俊等,安息香缩合反应的改进J,化学合成.2003,(1)17. 7 李仲杰,李四季.-羟甲基安息香合成和光引发性能的研究J,2004. 8 何强芳,伍光仲,朱洁民,安息香缩合反应的影响因素J.大学化学,2010,(3). 9 刘汉标,石建新,雏小勇等.基础化学实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 10 杜登学,马万勇等,基础化学实验简明教程M.北京:化学化工出版社,2007.8.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