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_2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8241746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_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_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_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_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_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_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 近日,我校在老师中深入开展师德学习,并就目前师德建设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经过学习和讨论,受益不浅,感慨颇多,我对师德的含义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老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大中小学德育工作情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现在,在市场经济条件和开放的环境下,学校教育和师德建设工作面临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的挑战;人民大众对于优质教育日益增加的需求,对老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老师的素质和师德水平,和社会和人民大从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整个老师队伍的师德水平

2、和素质亟待深入提升。所以,师德建设工作亟待深入加强,师德建设的制度环境亟待深入改进和完善。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国民受教育程度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为社会主义当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知识贡献。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穷国办大教育,而且办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现在,教育面临的挑战仍然十分严峻,整体水平离实现全方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和中国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将成为教育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的基础矛盾。教育工作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还有很多微弱步骤,尤其是农村教育整体比较微弱的情况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

3、,教育为农村及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还亟待加强。目前,中国已经进入全方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新的历史时期。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国力竞争日趋剧烈。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教育作为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必需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没有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就无法造就社会主义当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就无法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就难以提升全民族素质,难以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难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教育兴、民族兴。正因为这么

4、,中央决定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汇报中明确提出:要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用更大的精力,更多的财力加紧教育事业发展。教育发展,老师是关键。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表现在两个主体地位:一是教育要以育人为本,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二是办学要以老师为本,老师是办学的主体。老师在传输人类文明、启迪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开发人力资源方面发挥着主要的、关键的作用。老师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者,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没有高质量的老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就没有高质量的人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

5、发明,首先就要尊重老师,关心老师的发展,重视教育队伍的建设。我们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对老师全部给了高度的重视。毛泽东同志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方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老师。江泽民同志指出,老师是学生增加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她的一言一行,全部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学识学风上全方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才能真正为人师表。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广大老师要为人师表,重视师德修养,以高尚的情操教书育人,重视素质教育和德育工作,充足发挥其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

6、建设中的主要作用。重温和学习我们党几代领导人的讲话精神,我愈加深切地认识到,教育事业发展,关键在于老师。老师素质,师德最主要。老师队伍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历史性战略任务。师德建设决定中国老师队伍建设的成败,也就决定中国整个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成败。今天,面对全方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对对外开放深入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面对树立全方面协调可连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全方面发展的新目标新要求,我们更应该大力加强师德建设,不停提升老师的师德水平,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师资保障。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中华民族素有崇尚师德,弘扬师德的优良传统。师德是中华优

7、异传统文化精粹,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老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老师必需具有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老师最主要的素质,是老师之灵魂。师德决定了老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忠诚,决定了老师执着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其次,师德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成长。老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就是一部活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受益终生的。大家回想起自己的成长经历时,常常不约而同地想到的就是老师的启蒙和楷模作用。目前我们深化教育改革,全方面推进素质教育,全方面提升教育质量,不但需要老师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更新知识结构、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更需要老师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高尚的师德,并在和时俱进的伟大实践中不停提升师德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