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8232584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部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卫生部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卫生部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卫生部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卫生部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卫生部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部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孕产期保健工作标准为标准孕产期保健工作,保障母婴平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施行方法?和 ?孕产期保健工作管理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性文件,制定本标准。孕产期保健是指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为准备妊娠至产后42 天的妇女及胎婴儿提供全程系列的医疗保健效劳。第一局部工作职责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一制订辖区内孕产期保健工作标准施行细那么,并负责组织施行。二建立健全辖区内孕产期保健工作管理体系和高危孕产妇转诊、会诊网络,明确各级职责,实行统一管理。三组织建立由妇幼保健、妇产科、儿科等相关学科专家组成的孕产期保健技术指导组。负责对孕产期保健专业人员的培训。四建立健

2、全辖区孕产期保健信息系统,监视管理孕产期保健信息的搜集、上报工作。五组织管理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评审工作。六组织制订孕产期保健工作质量评价标准及相关制度,定期进展质量检查与评价。七协调同级卫生监视机构,依法对医疗保健机构提供的孕产期保健效劳进展监视,处分违法行为。二、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一受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组织孕产期保健技术指导组对辖区各级医疗保健机构的孕产期保健工作进展技术指导与评价。同时,承受卫生行政部门的监视和上级妇幼保健机构的指导。二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制订本辖区孕产期保健工作相关规章制度。三负责对本辖区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及出生缺陷进展监测、报告、分析,对监测数据进展质量控制;开展孕产妇

3、死亡、围产儿死亡评审;有条件的可开展孕产妇危重症评审工作。四组织开展辖区内孕产期保健业务培训,推广适宜技术,组织对专业人员的考核五负责指导和开展本辖区孕产期安康教育工作,制订安康教育方案,开发适宜安康教育材料。六做好辖区内孕产期保健相关信息的搜集、核实、质控、统计、分析、上报等工作。定期总结本辖区孕产期保健工作情况,上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及上级妇幼保健机构,并向辖区内医疗保健机构进展反应。七提供与本级职责和才能相适应的孕产期保健效劳。三、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一遵照孕产期保健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指南、技术标准,为辖区内的孕产妇提供系统保健效劳。包括:建立孕产期保健手册,提供孕前保健、产前检查

4、、助产效劳、产后访视、产后42 天安康检查和相关安康教育,进展高危孕产妇的专案管理。二按照规定向辖区妇幼保健机构报告孕产期保健效劳、孕产妇死亡和围产儿死亡、出生缺陷等情况,按照要求填报有关报表。三严格执行孕产妇死亡和围产儿死亡评审制度,按照规定提供死亡孕产妇和围产儿的相关资料。四承受卫生行政部门管理、指导和监视。五县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成立由妇产科、儿科、内科、外科、辅助科室等相关科室业务骨干组成的产科急救小组,承当辖区危重孕产妇的抢救工作。六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效劳中心定期召开辖区村、社区卫生效劳站妇幼保健工作例会和举行专业培训,并指导工作。负责对依法获得家庭接生员技术合格证书进展接生员的接生

5、技术指导。七村卫生室所、社区卫生效劳站。1. 负责辖区内孕产妇的安康教育,发动催促怀孕妇女于孕12 周前到医疗保健机构建立孕产期保健册卡、定期承受产前检查、住院分娩及产后42 天安康检查。协助上级医疗保健机构进展高危孕产妇管理,做好产后访视。2. 负责搜集辖区内妇女妊娠、婴儿出生、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新生儿死亡及出生缺陷的有关数据,定期向乡(镇 )卫生院、社区卫生效劳中心报告。3. 按时参加妇幼保健工作例会和专业培训,汇报孕产妇管理工作情况,学习业务知识,进步专业技术程度。第二局部孕产期保健效劳 孕产期保健效劳包括孕前、孕期、分娩期、产褥期的全程系列保健效劳。一、孕前保健孕前保健是指为准备

6、妊娠的夫妇提供以安康教育与咨询、孕前医学检查、安康状况评估和安康指导为主要内容的系列保健效劳。二、孕期保健孕期保健是指从确定妊娠之日开场至临产前,为孕妇及胎儿提供的系列保健效劳。对妊娠应当作到早诊断、早检查、早保健。尽早发现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及早干预。开展出生缺陷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一孕期保健内容。孕期保健内容包括:安康教育与咨询指导、全身体格检查、产科检查及辅助检查。其中辅助检查包括根本检查工程和建议检查工程。根本检查工程为保证母婴平安根本的、必要的检查工程,建议检查工程根据当地疾病流行状况及医疗保健效劳程度等实际情况确定。根据各孕期保健要点提供其他特殊辅助检查工程。二孕期检查次数。孕期应

7、当至少检查5 次。其中孕早期至少进展1 次,孕中期至少2 次建议分别在孕 16-20 周、孕 21-24 周各进展1 次 ,孕晚期至少2 次其中至少在孕36 周后进展1 次 ,发现异常者应当酌情增加检查次数。三初诊和复诊内容。根据孕妇到医疗保健机构承受孕期检查的时机,孕期保健分为初诊和复诊。1. 初诊。 1 确定妊娠和孕周,为每位孕妇建立孕产期保健卡册,将孕妇纳入孕产期保健系统管理。 2详细询问孕妇根本情况、现病史、既往史、月经史、生育史、避孕史、个人史、夫妇双方家族史和遗传病史等。 3测量身高、体重及血压,进展全身体格检查。 4孕早期进展盆腔检查。孕中期或孕晚期初诊者,应当进展阴道检查,同时

8、进展产科检查。 5辅助检查。根本检查工程: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阴道分泌物、肝功能、肾功能、乙肝外表抗原、梅毒血清学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建议检查工程:血糖测定、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沙眼衣原体及淋球菌检测、心电图等。根据病情需要适当增加辅助检查工程。2. 复诊。 1 询问孕期安康状况,查阅孕期检查记录及辅助检查结果。 2进展体格检查、产科检查体重、血压、宫高、胎心、胎位等。 3每次复诊要进展血常规、尿常规检查,根据病情需要适当增加辅助检查工程。 4进展相应时期的孕期保健。四确定保健重点。根据妊娠不同时期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合并症、并发症及胎儿发育等情况,确定孕期各阶段保健重点。【孕早期】妊

9、娠 12+6 周前1. 按照初诊要求进展问诊和检查。2. 进展保健指导,包括讲解孕期检查的内容和意义,给予营养、心理、卫生包括口腔卫生等和防止致畸因素的指导,提供疾病预防知识,告知出生缺陷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的意义和最正确时间等。3. 筛查孕期危险因素,发现高危孕妇,并进展专案管理。对有合并症、并发症的孕妇及时诊治或转诊,必要时请专科医生会诊,评估是否适于继续妊娠。【孕中期】妊娠 13-27+6 周1. 按照初诊或复诊要求进展相应检查。2. 理解胎动出现时间,绘制妊娠图。3. 筛查胎儿畸形,对需要做产前诊断的孕妇应当及时转到具有产前诊断资质的医疗保健机构进展检查。4. 特殊辅助检查。 1 根本检

10、查工程:妊娠16-24 周超声筛查胎儿畸形。 2建议检查工程:妊娠16-20 周知情选择进展唐氏综合症筛查;妊娠24-28 周进展妊娠期糖尿病筛查。5. 进展保健指导,包括提供营养、心理及卫生指导,告知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的重要性等。提倡适量运动,预防及纠正贫血。有口腔疾病的孕妇,建议到口腔科治疗。6. 筛查危险因素,对发现的高危孕妇及高危胎儿应当专案管理,进展监测、治疗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必 要时转诊。妊娠 28 周及以后1. 按照初诊或复诊要求进展相应检查。2. 继续绘制妊娠图。妊娠36 周前后估计胎儿体重,进展骨盆测量,预测分娩方式,指导其选择分娩医疗保健机构。3. 特殊辅助检查。 1 根

11、本检查工程:进展一次肝功能、肾功能复查。 2建议检查工程:妊娠36 周后进展胎心电子监护及超声检查等。4. 进展保健指导,包括孕妇自我监测胎动,纠正贫血,提供营养、分娩前心理准备、临产前兆病症、提倡住院分娩和自然分娩、婴儿喂养及新生儿护理等方面的指导。5. 筛查危险因素,发现高危孕妇应当专案管理,进展监测、治疗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必要时转诊。三、分娩期保健分娩期应当对孕产妇的安康情况进展全面理解和动态评估,加强对孕产妇与胎儿的全产程监护,积极预防和处理分娩期并发症,及时诊治妊娠合并症。一全面理解孕产妇情况。1. 接诊时详细询问孕期情况、既往史和生育史,进展全面体格检查。2. 进展胎位、胎先露、

12、胎心率、骨盆检查,理解宫缩、宫口开大及胎先露下降情况。3. 辅助检查。 1 全面理解孕期各项辅助检查结果。 2根本检查工程: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孕期未进展血型、肝肾功能、乙肝外表抗原、梅毒血清学检测者,应进展相应检查。 3建议检查工程:孕期未进展艾滋病病毒检测者,入院后应进展检测,并根据病情需要适当增加其他检查工程。4. 快速评估孕妇安康、胎儿生长发育及宫内安危情况;筛查有无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以及胎儿有无宫内窘迫;综合判断是否存在影响阴道分娩的因素;接诊的医疗保健机构根据职责及效劳才能,判断能否承当相应处理与抢救,及时决定是否转诊。5. 及早识别和诊治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加强对高危产妇

13、的监护,亲密监护产妇生命体征,及时诊治妊娠合并症,必要时转诊或会诊。二进展保健指导。1. 产程中应当以产妇及胎儿为中心,提供全程生理及心理支持、陪伴分娩等人性化效劳。2. 鼓励阴道分娩,减少不必要的人为干预。三对孕产妇和胎婴儿进展全产程监护。1. 及时识别和处理难产。 1 严密观察产程进展,正确绘制和应用产程图,尽早发现产程异常并及时处理。无处理难产条件的医疗保健机构应当及时予以转诊。 2在胎儿娩出前严格掌握缩宫素应用指征,并正确使用。 3正确掌握剖宫产医学指征,严格限制非医学指征的剖宫产术。2. 积极预防产后出血。 1 对有产后出血危险因素的孕产妇,应当做好防治产后出血的准备,必要时及早转诊

14、。 2胎儿娩出后应当立即使用缩宫素,并准确测量出血量。 3正确、积极处理胎盘娩出,仔细检查胎盘、胎膜、产道,严密观察子宫收缩情况。 4产妇需在分娩室内观察2 小时,由专人监测生命体征、宫缩及阴道出血情况。 5发消费后出血时,应当及时查找原因并进展处理,严格执行产后出血的抢救常规及流程。假设无处理才能,应当及时会诊或转诊。3. 积极预防产褥感染。 1 助产过程中须严格无菌操作。进展产包、产妇外阴、接生者手和手臂、新生儿脐带的消毒。 2对有可能发消费褥感染的产妇要合理应用抗生素,做好产褥期卫生指导。4. 积极预防新生儿窒息。 1 产程中亲密监护胎儿,及时发现胎儿窘迫,并及时处理。 2胎头娩出后及时

15、清理呼吸道。3及早发现新生儿窒息,并及时复苏。4 所有助产人员及新生儿科医生,均应当纯熟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每次助产均须有1 名经过新生 儿窒息复苏培训的人员在场。 5新生儿窒息复苏器械应当完备,并处于功能状态。5. 积极预防产道裂伤和新生儿产伤。 1 正确掌握手术助产的指征,标准施行助产技术。 2认真检查软产道,及早发现损伤,及时修补。 3对新生儿认真查体,及早发现产伤,及时处理。6. 在不具备住院分娩条件的地区,家庭接生应当由医疗保健机构派出具有执业资质的医务人员或依法获得家庭接生员技术合格证书的接生员施行。家庭接生人员应当严格执行助产技术标准,施行消毒接生,对分娩后的产妇应当观察2-4 小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与当地医疗保健机构联络并进展转诊家庭接生根本要求见附件1 。切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