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D光学读取系统原理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8227629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56.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VD光学读取系统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DVD光学读取系统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DVD光学读取系统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DVD光学读取系统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VD光学读取系统原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DVD 光学读取系统原理DVD 光学读取系统是 DVD 激光视盘机的核心器件,主要由激光头(半导体激光器、 光电接收器及光路通道)和光头传动机构组成。大致可分为偏光光学系统和无偏光光学系统 两类。无偏光光学系统经过发射接收转换后,功率会降低较多,因此读取效率较低,主要 用于VCD和CD机的光学读取系统。而DVD机由于激光读取时需要较大功率,一般都采 用了更先进的偏光光学系统。激光头是光学读取系统的关键器件,主要由半导体激光二极管LD、光电二极管PD以 及物镜、偏光分光棱镜、反射镜、 1/4 波长板等组成。主要结构见下图:圆柱面透镜激光二极管卡光电二极管光电二极管(图 1)由图可见,从激光二极管

2、发射出来的发散激光通过准直透镜后变为平行激光,通过 PBS (特殊的偏光光束分光器),再通过1/4波长板(QWP),把偏振平行激光送至物镜,经物镜 聚焦后,激光焦点准确跟踪碟片上记录的信号,根据碟片上的凹凸信号,激光的反射光信号 根据碟片信号的变化而变化,反射信号通过1/4波长板和PBS后,在PBS中产生45度偏转, 成为 S 线性偏振光。该信号经反射后送往信号检测和误差检测系统,经光电检测器把激光 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后送到RF信号处理电路处理。1、激光二极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机的工作性能,VCD的激光二极管发射激光波长为 780nm, DVD的激光波长为650nm或以下(635650nm),激

3、光二极管工作时发出 的正常功率为35mW,碟片信号最终得到的功率为0.3mW左右。激光二极管的正 常工作电压为2V左右,工作电流一般为50100mA,在正常读碟的情况下,工作 电流越小,激光二极管的性能越好,工作寿命就更长。当工作电流超过100mA时, 一般激光二极管已经老化。除了一些更短波长的激光二极管发出与PN结合面垂直 的偏振光外,DVD中一般的LD管均发出与PN结合面平行的线性偏振激光,一般 激光二极管的要求有以下几点:A、激光波长为 635650nm。B、具有低噪声性能。C、抗振动性较强。D、 E、 F、G、使用寿命要长,一般要求在 6000 小时以上。能够在 60 度左右的较高温度

4、中长时间工作。成本低,适合批量生产。 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2、光电检测器在激光头中用来检测从光盘上反射回来的激光信号,并把该信号转换为 电信号,一般由A、B、C、D、E、F六只共阴极的光电二极管构成,排列矩阵见图 2,当有激光照射光电二极管时,光电二极管中就有电流流过。从反射回来的激光 中把碟片上记录的坑纹信号转换为高频的数字信号,将几只光电管检测到的电流进 为A+B+C+D,聚焦误传动机构是保证光头正常读取碟片的前提,具体包括进给电机传动机构、主轴电机转动 机构和物镜周围的聚焦线圈、循迹线圈的驱动机构。进给机构主要由进给电机、控制光头移动的齿轮、光头滑动轴、丝杆、弹簧片等组成。 滑动轴有

5、单轴式和双轴式两种,VCD 一船只用了单轴,而DVD由于伺服精度要求极高,绝 大部份都采用了双轴滑行杆。进给电路工作原理是:由循迹误差信号中通过取样得到进给小 信号,经放大处理后驱动进给电机,通过传动齿轮使光头相对于碟片作径向运动,用来大范 围内移动光头跟踪信号轨迹。DVD光盘信息记录区范围为光盘直径的48116mm,由于信 号读取是从光盘内圈开始的,因此光头读取信号的起始端应在距碟片中心的24mm范围之 内,运动最大行程应大于34m m,才能正常读取碟片上的所有信号,在进给机构的支架上一 般都加有四个橡胶垫进行减震,以保证进给机构的正常平稳运行。主轴转动机构由光盘固定机构和主轴电机构成,光盘

6、固定机构一般均采用永久磁铁压碟 盖来锁定光碟盘片。压碟盖安装在机芯架上方的正中,加载后把碟片吸压在主轴上的小升降 盘上由主轴带动碟片转动。主轴电机要求具有极高的精度,因为DVD光盘上的信号坑纹很 细密,而光头必须以恒定线速度来读取信号(恒线速转动的额定值为3.27-3.49m/s),所以 在碟片内圈时主轴的转速远大于外圈时的转速。电机若不能快速根据CLV控制电压的变化 而变化,碟片运行不平稳或偶有停顿,势必主生误码信号,使机器无法读取碟片或不能流畅 的进行播放。我们知道,任何几何物体都有一定的误差,碟片自然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平面,反射基膜 的高低也本就不完全一致,加之碟片在使用过程中受环境的影响

7、日久也会变形,主轴电机在 带动物镜运动的过程中,碟片也是忽上忽下,相对于激光头是不断变化的,但激光束的焦点 必须准确投射在信号轨迹上,才能正常读取碟片信号。聚焦线圈与物镜相连为一体,物镜架 由永久磁钢构成的,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的运动来带动物镜上下移动,达到聚焦效果。物 镜实际上是一个凸透镜,作用是把平行的激光汇聚成很小的光点,并且准确的投射在碟片的 信号反射层上。由信号组合而得到的聚焦误差信号经过放大处理后驱动聚焦线圈,带动物镜 在在磁场中上下运动,使物镜紧随碟片信号轨迹的变化而上下移动,达到精度聚焦的目的。碟片信号由于是由内到外逐步扩散,而且信号与信号之间的距离很小,虽然有进给电机 移动整

8、个光头由内向外移动,但不能做到小范围内的准确跟踪。循迹线圈通过循迹驱动信号 带动物镜的左右移动,准确跟踪一圈一圈由内到外的信号轨迹,也可以说,循迹伺服是进给 伺服的精度伺服,而进给伺服只是大范围内的粗伺服。光头在机器通电后首先要完成复位、碟片搜索等初始化动作,初始化的控制按机芯CPU 的指令来执行,具体执行步骤和程序都已写进机芯ROM中。一般的程序如下:通电后,微 处理器先检测碟仓是否到位,若在出仓状态,自动完成进仓动作;接着启动进给电机,把光 头移到碟片内圈的起始端,再给激光二极管加上工作电压,使激光二极管正常发光。然后开 始进行碟片搜索,碟片搜索主要是通过S聚焦来完成,所谓S聚焦,就是开机

9、后光头发出 激光时,物镜较大范围内上下移动搜索碟片的过程,若碟片放置在正常范围内,物镜只须上 下移动搜索1、2次,便可找一到焦点,顺利读出碟片的TOC目录;若没有碟片或是碟片放 置不到位和不能识别读取的碟片,物镜在反复聚焦3、 5 次后,停止搜索,激光二极管熄灭。 在 S 聚焦的同时,物镜在循迹线圈的控制下同时左右径向移动,完成径向搜索,读取目录 后处于待命状态。由于DVD光学读取系统不单单只是读取DVD碟片,而应向下兼容CD/VCD格式的盘 片,两类碟片的外观结构尽管相同,实际上却有很大的差异, DVD 视盘机要顺利兼容其它 格式的盘片,不仅仅电路上要支持各自的解编码、伺服等,首先光学读取系

10、统要能正常兼容。 光学读取系统解决兼容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案:1、双光头方案这是 DVD 开发初期使用的一种光学解决方案,有可靠的兼容性,而且也还能顺利 读取 CDR 刻录光盘。双光头方案实际上是在机芯中装置两套独立的激光读取系 统,一套专用于DVD,另一套用于CD、VCD、SVCD等碟片的读取,但这种光学 解决方案结构复杂,成本高,只在DVD面世的初期使用,现已属淘汰主品。2、单光头双物镜方案 这种方案只有一个发光和光路系统,但具有可以滑动的两个物镜,分别用于 DVD 及CD/VCD的不同聚焦,通过两个透镜的相互转换来识别读出不同的光盘,这种方 案读取效果也不错,但机械结构也相对复杂,难以小型化,实际使用中也不多。3、双光管单光头方案 目前最广泛采用的一种兼容方案,结构小巧简单,只有一个光路系统和一个物镜, 内部却封装了两只激光二极管,分别发出780nm和650nm的激光来读取CD/VCD 或 DVD 盘片,这种技术最早由松下公司所开发,这种光头的技术关键在于物镜的 制作,NA值为0.45的CD/VCD物镜一般由塑料压铸制成即可。但这和DVD物镜 必须使用优质玻璃制成,需要在物镜表面加工出许多的衍射环,使单透镜能正常汇 聚两个波长不同有激光焦点,采用两个激光二极管不但使读取各种碟片变得轻松自 如,而且大大延长了光头的寿命。拟稿:胡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