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的相关知识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8221493 上传时间:2024-02-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胰岛素的相关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胰岛素的相关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胰岛素的相关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胰岛素的相关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胰岛素的相关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胰岛素的相关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胰岛素的相关知识(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胰岛素的来源】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体内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在胰腺中散布 着许许多多的细胞群,叫做胰岛。胰岛素是由胰岛 直细胞受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如 葡 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等的刺激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胰岛素半衰期为5-15分钟。在肝脏,先将胰岛素分子中的二硫键还原,产生游 离的AB链,再在胰岛素酶作用下 水解成为氨基酸而 灭适胰岛B细胞中储备胰岛素约200U,每天分泌约40U。空腹时,血浆胰岛素浓度 是515pU/mL。进餐后血浆胰岛素水平可增加510倍。体内胰岛素的生物合成速 度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一)血浆葡萄糖浓度 是影响胰岛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口服或静

2、脉注射葡萄糖 后,胰岛素释放呈两相反应。早期快速相,门静脉血浆中胰岛素在 2分钟内即达到最 高值,随即迅速下降;延迟缓慢相, 10分钟后血浆胰岛素水平又逐渐上升,一直延 续 1 小时以上。早期快速相显示葡萄糖促使储存的胰岛素释放,延迟缓慢相显示胰岛 素的合成和胰岛素原转变的胰岛素。(二)进食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后, 血液中 氨基酸浓度 升高,胰岛素分泌也增加。 精氨酸、赖氨酸、亮氨酸和苯丙氨酸均有较强的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三)进餐后 胃肠道激素 增加,可促进胰岛素分泌如胃泌素、胰泌素、胃抑肽、 肠血管活性肽都刺激胰岛素分泌。(四)自由神经功能状态 可影响胰岛素分泌。迷走神经兴奋时促进胰岛素分

3、泌; 交感神经兴奋时则抑制胰岛素分泌。胰岛素是与 C 肽以相等分子分泌进入血液的。 临床上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病人, 血 清中存在胰岛素抗体,影响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胰岛素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可通过测 定血浆 C 肽水平,来了解内源性胰岛素分泌状态。【胰岛素的作用】药理作用治疗糖尿病、消耗性疾病。生理作用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 血糖的激素,也是唯一同时促进 糖原、脂肪、蛋白质合 成的激素。作用机理属于受体酪氨酸激酶机制。(一)调节糖代谢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并抑制糖原的分解和糖原异生因此,胰岛素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胰岛素分泌过多时,血糖下降迅速,脑组织受影响 最大,可出现惊厥、昏迷,

4、甚至引起胰岛素休克。相反,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受体缺乏常导致血糖升高;若超过肾糖阈,则糖从尿中排出,引起糖尿;同时由于血液 成份中改变(含有过量的葡萄糖),亦导致高血压、冠心病和视网膜血管病等病变。胰 岛素降血糖是多方面作用的结果:(1)促进肌肉、脂肪组织等处的 靶细胞细胞膜载体将血液中的葡萄糖转运入细 胞。(2)通过共价修饰增强 磷酸二酯酶活性、降低CAMP水平、升高cGMP浓度, 从而使糖原合成酶活性增加、磷酸化酶活性降低,加速糖原合成、抑制糖原分解。(3)通过激活丙酮酸脱氢酶磷酸酶而使 丙酮酸脱氢酶激活,加速丙酮酸氧化为 乙酰辅酶A,加快糖的有氧氧化(4)通过抑制PEP羧激酶的合成以及

5、减少 糖异生的原料,抑制糖异生。(5)抑制脂肪组织内的激素敏感性 脂肪酶,减缓脂肪动员,使组织利用葡萄糖 增加。(二)调节脂肪代谢胰岛素能促进脂肪的合成与贮存,使血中游离 脂肪酸减少,同时抑制脂肪的分解 氧化。胰岛素缺乏可造成脂肪代谢紊乱,脂肪贮存减少,分解加强,血脂升高,久之 可引起动脉硬化,进而导致心脑血管的严重疾患:与此同时,由于脂肪分解加强,生 成大量酮体,出现 酮症酸中毒(三)调节蛋白质代谢胰岛素一方面促进细胞对氨基酸的摄取和蛋白质的合成, 一方面抑制蛋白质的分 解,因而有利于生长。腺垂体生长激素的促蛋白质合成作用,必须有胰岛素的存在才 能表现出来。因此,对于生长来说,胰岛素也是不可

6、缺少的激素之一。(四)其它功能胰岛素可促进钾离子和镁离子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可促进脱氧核糖核酸 (DNA)、核糖核酸(RNA)及三磷酸腺苷(ATP)的合成。胰岛细胞根据其分泌激素的功能分为以下几种: B细胞(B细胞),约占胰岛细胞的60%80%,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可以降低 血糖。 A细胞(a细胞),约占胰岛细胞的24%40%,分泌胰升糖素,胰升糖素作用 同胰岛素相反,可增高血糖。 D细胞,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6%15%,分泌生长激素抑制激素。 糖尿病患者,由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遗传基因等各种发病因素,其病理生理主要是由于胰岛素活性相对或绝对不足以及胰升糖素活性相对或绝对过多所致, 也即 B

7、和 A 细胞双边激素功能障碍所致。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胰岛素分泌细胞严重损害或 完全缺如,内源性胰岛素分泌极低, 需用外源性胰岛素治疗。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胰岛素分泌障碍较轻,基础胰岛素浓度正常或增高,而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则一般均 较相应体重为低,即胰岛素相对不足。【体内对抗胰岛素的激素】体内对抗胰岛素的激素主要有胰升糖素、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 激素、生长激素等。它们都能使血糖升高。胰岛素的存放方法胰岛素须保存在10 C以下的冷藏器内,在2 C 8 C温度的冰箱中可保持活性不 变23年,即使已部分抽吸使用的胰岛素也是如此。使用时,温度不超过30C和大于2C的地方均可,但必须

8、避开阳光,以防失效。正在使用中的胰岛素,只要放在室内阴凉处就可以了。开瓶使用中的瓶装胰岛素 可以放在冰箱的冷藏室中,保存约 3个月。使用中的胰岛素笔芯不要和胰岛素笔一起 放回冷藏室中,可随身携带保存 4 周。混浊型胰岛素若是被震摇几个小时或是没有适当保存时便可能会形成团块, 这时 胰岛素就应该丢弃。胰岛素反应 有全身及局部反应两类。全身反应有:低血糖反应:最常见。多见于I型中脆性型或II型中重型,特别是消瘦者。一 般由于体力活动运动太多,偶或饮食太少、减量、失时或剂量过大。症状有饥饿感、 头晕、软弱、出汗、出悸,甚而出现神经症状,如定向失常、烦躁不安、语无伦次、 哭笑无常,有时可更严重,甚而昏

9、厥、抽搦、状似癫痫,昏迷不醒,以致死亡。治程 中应教会病人熟知此反应而随时提高警惕,及早摄食糕饼糖食或糖水以缓解,较重者 应立即静脉注射 50%葡萄糖 40ml 以上,继以静脉滴注 1 0%葡萄糖水直至清醒状态; 有时可先注胰高血糖素,每次皮下或肌肉1mg,如低血糖反应历时较久而严重者还可 采用氢化可的松,每次100300mg于5%10%葡萄糖水中静滴。当低血糖反应恢 复后必须谨慎估计下次剂量,分析病情,以防再发。在多次低血糖症后由于刺激胰岛 a细胞及肾上腺可发生反应性高血糖(Somogyi效应),由此常导致脆性型,必须尽 量避免。过敏反应: 少数病人有过敏反应,如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紫癜

10、,极个别 有过敏性休克。此种反应大致由于制剂中有杂质所致。轻者可治以抗组胺类药物,重 者须调换高纯度制剂如单组分人胰岛素,由于其氨基酸序列与内源性胰岛素相同,且 所含杂质极少,引起过敏极罕见,或可改用口服药。必需时还可采用小剂量多镒胰岛 素皮下注射脱敏处理。胰岛素性水肿: 糖尿病未控制前常有失水失钠, 细胞中葡萄糖减少, 控制后 46 日可发生水钠滞留而水肿,可能与胰岛素促进肾小管回吸收钠有关,称为胰岛素水 肿。屈光失常: 胰岛素治程中有时病人感视力模糊,由于治疗时血糖迅速下降,影 响晶状体及玻璃体内渗透压,使晶状体内水分逸出而屈光率下降,发生远视。但此属 暂时性变化,一般随血糖浓度恢复正常而

11、迅速消失,不致发生永久性改变。此种屈光 突变多见于血糖波动较大的幼年型病者。局部反应有:注射局部皮肤红肿、发热及皮下有小结发生,多见于 NPH或PZI 初治期数周内,由于含有蛋白质等杂质所致,改变注意部位后可自行消失,不影响 疗效。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脂肪萎缩成凹陷性皮脂缺失,多见于女青年及小儿大 腿、腹壁等注射部位;皮下组织增生成硬块,多见于男性臀部等注射部位,有时呈麻 木刺痛,可影响吸收,须更换注射部位而保证治疗。6.胰岛素抗药性 很少数病者有胰岛素抗药性,每日胰岛素需要量超过 200U , 历时 48 小时以上,同时无酮症酸中毒及其他内分泌病引起的继发性糖尿病者称为胰 岛素抗药性。此组不

12、包括肥胖、感染、肝病、血色病、白血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脂 肪萎缩性糖尿病等所致的抗药性。据近年来多方面研究,大多认为此种抗药性属胰岛 素免疫反应,由于注射胰岛素后血液中产生抗胰岛素抗体,一般属 IgG 类,尤以牛胰 岛素易于产生。因而,此处的胰岛素抗药性不要与病理生理中的胰岛素抵抗相混淆。处理方案:改用单组分人胰岛素可明显减少抗体产生,缓解抗药性;试改用 口服抗糖尿病药物及其相互的联合;在抗体浓度明显增高的患者,必要时可试服强 的松,30mg40mg/d,分3次服,大多也可于12周内使胰岛素剂量明显减少, 见效后渐减,停强的松。治程中,须密切观察病情和血糖,以免在抗药性消退时发生 反复严重的低

13、血糖症。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胰岛素不仅可以控制血糖,同时还可以扩张血管、改善 循环、抗炎症反应,预防各种并发症,因此专家认为早期及长期正确使用胰岛素对身 体有益而无害,胰岛素是身体的自然物质,注射它既没有毒性也不会成瘾。注射“胰岛素”的正确方法 胰岛素是糖尿病患者的常用药,许多病人都需要在家自己注射胰岛素,那么应该 如何正确、安全地注射胰岛素呢?正确选择注射部位和工具 每次注射部位都应轮换,可按照以下原则:选左右对称的部位轮流注射,如先选 左右上臂,并左右对称轮换注射。待轮完后,换左右腹部。这样可避免因不同部位胰 岛素吸收不同而造成血糖波动。常用注射部位有上臂外侧、腹部、大腿外侧、臀部,不同

14、部位胰岛素吸收由快至 慢,依次为腹部、上臂、大腿、臀部,如果偶尔吃饭时间提前,则选腹部脐外五厘米 以外之处;如果推迟,则选臀部注射。注射工具应选用胰岛素专用注射器或胰岛素笔,上述注射工具操作简单,剂量准 确,针头幼细,大大减轻了疼痛感。无论是专用注射器还是笔用针头,均应为一次性 使用,重复使用会使针头变钝,产生肉眼不易察觉的缺口和倒钩,增加了疼痛感,甚 至有断针和皮肤感染的危险。学会自我观察 经常用手指按压注射部位有无硬结、疼痛感,严重时应请教专业医护人员,打针 时要避开这些部位。注射胰岛素的人,应自备血糖仪,保证每天自测血糖,了解血糖波动情况,每次 将结果记录下来,以便复查时医生调整胰岛素用

15、量。随身携带含糖食物以备自救,包括 2-4 块糖果或方糖、 5-6 块饼干、一勺蜂蜜等。如有心慌、饥饿感、头晕、出冷汗等症状,应立即自测血糖或去医院,进食含糖食物 后,一般能在 15 分钟内缓解,仍未缓解者应到医院诊治。哪些人需要胰岛素?1、1 型糖尿病患者该型糖尿病患者的体内分泌胰岛素的胰岛 B细胞被完全破坏,彻底丧失分泌胰岛 素的功能,如果不通过注射的办法向体内补充胰岛素,该型的糖尿病患者体内就要出 现严重的代谢紊乱如酮症酸中毒,并进而发展至昏迷和死亡。在 1921 年胰岛素被发 现之前,几乎所有的 1 型糖尿病都死于酮症酸中毒性昏迷。因此,对于 1 型糖尿病患 者而言,胰岛素首要的是用来

16、救命,然后才是用它来治病,即通过用胰岛素来控制血 糖,减少慢性并发症。2、“久病”的患者2 型糖尿病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体内胰岛素水平明显降低,二是对胰岛素不敏感 而使胰岛素相对缺乏。由于体内尚能分泌胰岛素,多数 2 型糖尿病患者不会因为不使 用胰岛素而出现生命危险, 所以以前也把该型糖尿病称作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但是,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长期观察发现, 多数患者大约在患病 810 年左右就 不能仅靠口服降糖药来控制血糖了,这时如果不用胰岛素,血糖就难以得到满意的控 制,由高血糖所导致的糖尿病并发症就会出现明显的进展。因此,从减少并发症、延 长患者寿命的角度上讲,当疾病进展到一定的阶段,也必须用胰岛素。3、早期患者强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