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常见问题及预防处理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8217976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心理常见问题及预防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大学生心理常见问题及预防处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大学生心理常见问题及预防处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大学生心理常见问题及预防处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大学生心理常见问题及预防处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心理常见问题及预防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心理常见问题及预防处理(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土资源学院2014年春季心理知识教育一定的心理教育教会学生有正确的自我认知, 帮助学生调整和 控制行为,很好地进行自我分析和调节,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他人, 形成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心理咨询部特对大学生常见心理问 题做了一个较为具体的讲述,帮助同学们认识相关心理问题的表现和 调适方法。一、大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大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适应不良。 这是大学新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困惑, 其具体表现有:对学习缺乏应有的兴趣、紧迫感和自觉性,学习缺乏 独立性,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不理解大学的学习特点和规律,不能 有效地开展学习活动;不知道怎样建立专业知识结构,培养专业技能, 学习带有盲

2、目性。2、缺乏中等强度的学习动机。心理学家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得 出结论:学习效率与动机强度之间,可以描绘成一条倒U型曲线, 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学习的进行。动机过强或缺乏都会影响学 习效果,并会带来一系列心理问题。 在高中阶段,很多同学以考上 大学为唯一的学习目标,步入大学,旧的目标已实现,新的目标还没 有明确形成,造成了考上大学前后的“动机落差”。3、学习过度焦虑。 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焦虑对学生的学习是 有利的,而低度焦虑和高度焦虑则相反。焦虑过度会使学生感到沮丧、 痛苦、失望、内疚,而焦虑不足则会使学生不思进取、萎靡、消沉、 灰心丧气。一部分学生存在着过度的学习焦虑情绪。它的原因来自

3、多 个方面,有的是由于在学习中一再受挫,增加了失败感;有的产生于 不良的教育方法;有的缘于过高的自我期望值。4、学习心理疲劳。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思想迟钝,精神萎靡不 振,学习效率下降等。造成心理疲劳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如缺乏劳 逸结合;学习过于紧张,使大脑神经持续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对学习 缺之兴趣、厌烦、畏难。5、考试焦虑和怯场。考试焦虑是指担心自己考试失败有损自尊 而忧虑的一种情绪反应。考试怯场是指考生在应试中因心理过度紧 张、过分激动等原因而出现心跳加速、记忆受阻、思维迟钝等应急反 应。考试焦虑容易分散和阻断注意过程,使注意力不能集中于学习和 应试,而是专注于各种各样的担忧。考试紧张是一

4、种正常现象,但是 要注意“适度”。适度紧张会使人的活动变得积极,思维变得清晰。过 度紧张则使人的活动受到抑制。二、大学生容易产生的几种心理问题1焦虑焦虑是一种情绪反应,是个体对当前或预感到的挫折产生的一种 紧张、忧虑、不安而兼有恐怕的消极的情绪状态。它包括自信心、自 尊心的丧失,失败感与罪疚感的增加等。而过度的或过于持久的焦虑 会损伤他们正常的心理活动,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如忧虑症、神经 衰弱等,从而严重地影响大学新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要减轻或避免焦虑困扰,大学生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自我调节:(1)放下包袱、轻松上路。易为焦虑感困扰的大学生,常常在头 脑中固守着许多不恰当的观念和想法,而且深信不

5、疑,结果使自己像 负重行路一样,疲惫不堪。比如认为自己决不能失败或认为一旦发生 了某件事(退学、失恋)就全完了等。类似的观念和想法使得他们过分 注重事件的成败结果,对可能产生的后果无限夸大,心理压力太重。 因此要先丢开或改变这些观念,放下包袱,才能放松心情、轻松上路。(2)当机立断、积极行动。对于正面临选择的大学生来说,解除 焦虑感的最好办法是衡量利弊得失后当断则断,不再犹疑。尤其是一 些个性优柔寡断的大学生,在作出决定或选择时,往往瞻前顾后、举 棋不定,甚至一拖再拖,以求暂时逃避,但实际上问题并没有解决, 而且随时间推移,内心愈加焦急、忧虑,对身心的影响也越大。因此 大学生在面临选择和困难时

6、,应勇敢正视、积极行动,并 认识到每一种选择都有得有失,在行动中体会战胜自我、克服困难的 快乐和自信。(3)动静结合、身心放松。身心放松可以使人心境安宁、平静, 排除各种不良情绪如烦恼、紧张、忧虑等的干扰,有助于减轻和消除 焦虑感。身心放松有多种方式,大学生可以采用动静结合、一张一弛 的办法,即把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和想像法、音乐法等静态调节方式 结合起来,既在运动中释放出紧张的情绪,使人身心舒畅、精神焕发, 又通过想像放松、音乐调节平静心情,排除杂念,从而达到解除焦虑、 有益身心的目的。2冷漠冷漠是个体遇到挫折后的一种防御手段。它包括缺乏积极的认识 动机、活动意向减退、情感淡漠、情绪低落、意志

7、衰退、思维停滞。 在生活中,当一个人面临困难和挫折时,表现出漠不关心的心态,以 来保护自己。具有这种性格的人,缺乏进取精神,对任何事都不感兴 趣,终日随波逐流,无所事事。要减轻或避免冷漠困扰,大学生可以这样进行自我调适:(1) 充分认识到冷漠情绪状态对身心健康和个人发展的危害, 因而不能听之任之,而是要积极行动起来,分析自己产生冷漠反应的 原因,找出症结所在并勇敢地面对它;(2) 要认识到生活中总会有挫折和不幸,但不能就此失去热情 和希望,现在的生活和将来的生活都是属于自己的,要认真负责地对 待;(3) 对现在正在做的每一件事,都要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地去 做、去体验、去感受,克服原先被动、逃避

8、的不良习惯,积极地投身 于各种活动之中,打开闭锁的心灵,在友谊的暖流中融化冷漠的坚冰, 发展广泛的兴趣,从中体验到生活的丰富多彩。3狭隘狭隘表现为受到委屈或遭到贬抑后,思想上产生,意结”,常常为 一些小的意见和得失而烦恼,耿耿于怀,不能自拔,遇事好猜疑,万 事计较,一天到晚疑神疑鬼,闷闷不乐,苦恼不满。如学习和生活中 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伤害了自尊心,生活上单调乏味,缺乏必要的人 际关系,易产生狭隘心理。4狂妄自大狂妄自大是对自己的品质和才能给予过高的估价而产生的一种 虚狂的心理状态。具体表现为:自以为是、任性逞能、目中无人、事 事以我为中心,好发表自己的见解,听不进别人的意见等。比如,家 庭溺

9、爱、娇惯,导致习惯支配别人、命令别人;个人天份较高、学习 成绩突出、有较强的自尊心和好胜心的学生,形成固执已见,不听别 人劝,往往阻碍着他们接受新的教育。自卑表现为完全丧失信心、胆子小、信心不足。病态的表现为: 怕见生人,一见生人就会全身紧张,手足无措,惟恐别人笑话自己, 自我感觉一切不如人,对前途完全失去信心,人际关系冷漠。5.激动易怒愤怒是由于客观事物与主观愿望相违背,或愿望一再受阻、无法 实现时产生的激烈的情绪反应,程度可以从不满、生气、愠怒、激愤 到暴怒,特别是当人们认为他所遭受的挫折是不公正、不合理的,或 是被恶意造成时,最易产生愤怒情绪。愤怒对人的身心有极为不利的 影响,会导致心律

10、失常、心悸、失眠、高血压、胃溃疡等躯体疾病, 愤怒还会使人的自制力减弱或丧失,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行为的意义和 后果,做出不理智的冲动行为,如打架斗殴、毁损物品等。有些大学生容易动怒是因为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如认为发怒可 以威慑别人,使人尊重自己;发怒是男子汉气概的体现;发怒可以维 护自己的利益或尊严,等等。此外,不良的家庭环境和教育、个性修 养方面的缺陷以及先天气质类型也是一些大学生激动易怒的重要原 因。如胆汁质的大学生就更具有冲动、易怒的情绪特征;自我评价偏 高、鲁莽、冲动、强壮的大学生也容易发怒。要克服激动易怒的不良情绪,大学生应该:(1)加强修养、开阔心胸。大学生应认识到发怒并不能解决任何

11、 问题,只会激化矛盾和招来别人的敌意和厌恶,只有加强自身修养, 以开阔的胸襟宽容体谅他人,不为小事斤斤计较,才能得到别人的信 任、尊重和理解,并建立真诚的友谊。(2)冷静克制。在与人发生矛盾冲突,即将动怒时,要用理智和 意志控制冲动的情绪,尽量缓解或避免怒气发作。这时可以暂时离开 使自己动怒的环境,待回来后往往是时过境迁风平浪静了,对问题 可以冷静地商量解决。还可进行自我暗示,如在情绪激动时心中默念:“要冷静、别发火”,或在床头壁上贴上“制怒”、“三思而行”等 条幅,以时刻提醒自己。(3)合理疏泄。心理卫生学认为,对不良情绪如愤怒等,如果一 味克制、压抑,不加以疏泄,同样会不利于身心健康,因此

12、大学生 要学会通过适宜途径合理疏导不良情绪,十分重要。可以采用与人交 谈、写书信、记日记等方式缓解愤怒情绪,还可以在情绪激动时进行 剧烈的体育活动或喊叫以宣泄愤怒,但是,无论是哪种方式,都要适 时适度,既不能影响他人,也不能损害自身,更不可危害社会。6压抑苦闷压抑是当情绪和情感被过分克制约束,不能适度表达和宣泄时所 产生的内心体验,它混合着不满、苦闷、烦恼、空虚、困惑、寂寞等 诸种情绪。有的时候,人们知道自己在压抑什么,但更多的人常常感 到一种压抑感,却不知压抑来自何方,更不知如何消除压抑。处在压抑、苦闷状态中的大学生常常精神萎靡不振,缺少青年人 应有的朝气和活力,对生活失去广泛兴趣,不愿主动

13、与人交往,感觉 迟钝、容易疲劳,不满和牢骚多。长期严重的压抑会诱发高血压、冠 心病、消化道溃疡等疾病,极易导致心理障碍。青年大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精力充沛,无不渴望体验丰富 多彩的大学生活,但现实中的生活却是繁重的课程、激烈的竞争、沉 重的考试压力和单调枯燥的业余生活,大学生丰富的文化生活需要得 不到满足,感到乏味、压抑。大学生在自身心理、生理和社会性发展 中的矛盾性特点,也是他们易产生苦闷、压抑情绪的重要原因,例如, 一方面他们强烈地希望与人交往,得到理解和友谊,体验爱情的甜蜜, 另一方面由于自我评价不当、认识错误、缺乏交往能力等原因,使得 他们在交往中畏缩不前甚至自闭自锁,感情无处寄托

14、,体验到郁闷、 痛苦、压抑,又如因性欲望、性冲动被社会规范约束而产生的压抑感, 等等。此外,大学生受不良社会风气和现象的冲击而产生的困惑、迷 惘,以及个性上的缺陷,如固执、刻板、退缩、过分敏感等,都易使 其产生情绪困扰,若不及时调适、宣泄,长期累积便会形成压抑。时时感到苦闷压抑的大学生可以:(1)尽量做到客观理智地分析自己的现状及情绪,找出造成压 抑的根本原因,也可以在知心朋友的帮助下一起分析,然后才能针对 问题,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如有的大学生感到压抑是因为在交往中 过于注重对方的感觉和需要,以对方为中心,不敢大胆说出自己的不 同意见和真实想法,以为这样才能维护友谊,结果自己感到十分压抑,

15、这种情况就要先纠正错误认识,认知到人际交往是一个相互满足内心 需要的过程,既要注意相互谦让,又要注意保持自己的个性,达到互 相补充、共同发展,友谊才能历久弥坚,然后在交往实践中逐步学习 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和看法,增强自信,体验到交往的乐趣。再如有 的大学生因生活单调乏味,缺少变化而感到无聊、压抑,针对这种状 况就要注意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如参加文学 社、集邮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这样可以充实生活、丰富思想、 陶冶情操,从而消除压抑感。2)适当宣泄是减少或消除压抑感的有效途径。培根曾说过, 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份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 一个朋友倾诉,你将分掉

16、一半忧愁。所以当你感到内心压抑苦闷时, 不妨向亲朋好友倾吐心中的忧愁和不愉快。也可以日记、书信的方式 来疏散郁闷情绪。坚持进行体育锻炼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可 令大学生身体强健、精神饱满、心情愉快,充满朝气和透力,一扫萎 靡不振的精神状态。此外,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适度表达自己的 喜怒哀乐之情,对于消除压抑感也很必要。7抑郁消沉抑郁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低落消沉的情绪体验,处于抑郁状态 中的大学生,看到的一切仿佛都笼罩着一层暗淡的灰色,对什么事都 提不起兴趣,常常感到精力不足、注意力难集中、思维迟钝,同时伴 有痛苦、羞愧、自怨自责、悲伤忧郁的情绪体验,自我评价偏低,对 前途悲观失望。长期处在抑郁情绪状态,会使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受到极 大影响。情绪抑郁消沉的大学生往往对学习、交往和活动失去热情和 动力,体验不到生活的乐趣学习效率大大降低,由于自我估价偏低, 常常自怨、自责,认为自己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