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知识应知应会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8201620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感染知识应知应会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医院感染知识应知应会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医院感染知识应知应会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医院感染知识应知应会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医院感染知识应知应会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感染知识应知应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感染知识应知应会(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全员必备的基本知识一、基本知识 (一)什么是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涉及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涉及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在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院内感染。无明显潜伏期的,一般指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二)医院感染的分类 1、外源性感染 、内源性感染(三)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架构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医院感染管理的规划与指引。 感染控制科:负责全院医院感染管理防控工作的监督、指引与贯彻。 各科室感染监控小组:负责本部门医院感染的防控。(四)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控制职责是什么? 1、严格执行医院

2、感染管理有关的各项规章制度; 、掌握医院感染诊断原则; 3、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4、发现医院感染病例或爆发及时报告感染管理科;5、积极参与医院感染知识培训;6、掌握自我防护知识,对的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避免锐器伤;7、严格执行医院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及管理;8、发现法定传染病,按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的规定报告。(五)控制医院感染最简朴有效的措施是什么?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做好清洁消毒及隔离。(六)医院感染重点部门有哪些? 涉及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病房、手术室、内镜室、消毒供应室、产房、血液透析室、口腔科、检查科、急诊科等。(七)医院感染的三要素(感染链)是什么?感染源、感染途径、易动人群。(八)医院

3、感染的感染途径及标记?1、接触传播(蓝色)2、飞沫传播(粉色)3、空气传播(黄色)(九)医院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是什么?1、侵入性操作; 2、放化疗及免疫克制剂的应用;3、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地下的原发病; 4、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医疗器械、空气、医务人员手等的污染。二、手卫生知识 (一)什么是医务人员手卫生?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二)什么是洗手? 指医务人员用肥皂或者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清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三)医务人员洗手措施 1、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足淋湿。 2、取适量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

4、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涉及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环节为:掌心相对揉搓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揉搓手指交叉,掌心相对揉搓弯曲手指关节在掌心揉搓拇指在掌中转动揉搓指尖并拢在掌心中揉搓两手互握互揉搓腕部。4、每个环节至少施行0次,认真揉搓双手不少于1秒5、流动水下彻底冲洗,擦干(如为非接触龙头应采用防污染措施)(四)卫生手消毒定义指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五)外科手消毒定义指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六)手卫生应遵循如下原则: 1、当手部有血液或其她体液等

5、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替代洗手。(七)哪些状况下,医务人员应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2)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5)接触患者周边环境及物品后。(6)解决药物或配餐前。(八)什么叫卫生手消毒? 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九)医务人员在哪些状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 1、接

6、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2、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解决传染患者污物之后。(十)手卫生监测的采样时间和采样措施有何规定? 采样时间应在接触患者、进行诊断活动前。采样措施是:被检者五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浸湿的棉拭子,在双手指曲面从指跟到指端来回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02,涂掠过程中同步转动棉拭子;将棉拭子接触操作者的部分剪去,投入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中,及时送检。(十一)手消毒的效果应达到什么原则?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数应1cfucm2。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数应5cu/cm2。(十二)外科手消毒应遵循

7、哪些原则? 1、先洗手,后消毒; 2、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十三)洗手不可忽视的环节有哪些?涉及掌心、手背、指缝、大拇指、指关节、指尖六步,总揉搓时间至少15秒。(十四)医务人员锐器伤防护具体措施有哪些?1.在进行侵袭性诊断、护理、实验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避免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2.采用新技术,如使用有安全保护装置的锐器。3.消除不必要的锐器和针具,如使用合适的电灼器、钝化针具和U形针具等。 4使用带有刀片回缩解决装置的或带有刀片废弃一体化妆置的手术刀,以避免装、卸刀片时被手术刀伤害。5.手术中传递锐器应使用传

8、递容器,以免损伤医务人员。 .锐器用完后应直接放人防穿刺、防渗漏、有警示标记或安全标色和中文警示阐明的锐器盒中,以便进行合适解决。 严禁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严禁弯曲被污染的针具,严禁用手分离使用过的针具和针管,严禁用手直接接触污染的针头、刀片等锐器,严禁双手回套针帽,如需盖帽只能单手盖帽或借用专用套帽装置。 8.严禁用手直接拿取被污染的破损玻璃物品,应使用刷子、垃圾铲和夹子等器械解决。 解决污物时,严禁用手直接抓取污物,特别是不能将手伸入到垃圾容器中向下压挤废物,以免被锐器刺伤。二、消毒、隔离与防护知识 (一)什么是消毒? 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解决过程。(二)什

9、么是灭菌? 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解决。(三)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在何种状况下必须灭菌?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组织的诊断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四)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在何种状况下必须消毒? 接触完整皮肤、完整黏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消毒。(五)原则避免的原则是什么? 原则避免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涉及汗液)、非完整皮肤和粘膜均也许具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六)原则避免涉及哪些核心措施? 1、遵守手卫生规范。 、血液体液也许污染面部时,要戴防护眼镜或防护面罩。 3、血液体液也许污染皮肤或衣服时,要穿防护服。 4、

10、要遵守呼吸卫生/咳嗽礼仪。 5、收治传染病患者时要根据也许传播途径,采用相应隔离措施。 、仪器/设施和环境怀疑被具感染性的体液污染后应清洁消毒。 7、遵守安全注射的原则。(七)空气隔离涉及哪些核心措施?负压病房、医务人员戴防护口罩、患者戴外科口罩。(八)飞沫隔离涉及哪些核心措施?单人病房、医务人员戴外科口罩、患者戴医用口罩。(九)接触隔离涉及哪些核心措施? 单人病房、手套、隔离衣、仪器、设备专用。(十)安全注射涉及哪些内容? 1、对接受注射者无害; 2、对实行注射者无害;3、注射产生的废弃物对她人无害。(十一)用注射针、套管针和静脉输液系统时,应遵循下列规定。 1、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2、一针

11、一管一用,涉及配药、皮试、胰岛素注射、免疫接种等。 、能使用单剂量注射用药物。 、量注射用药物不得分多次使用。 5、量包装药物每次使用时注射针(套管)和注射针筒必须无菌。 6、时应按照厂家建议保存,疑有污染时应立即丢弃。 7、多位患者共用袋装或瓶装的静脉输液。8、滥用注射。 (十一)试举3种容易导致锐器伤的危险行为? 1、进行操作时,光线局限性、体位不稳、患者不配合 2、徒手传递锐器 3、徒手缝合创口 4、徒手安装或拆卸手术刀片 5、注射器使用后双手回套针帽 6、用手分离注射器和针头 7、弯曲针头、用手直接接触污染的针头、刀片、破损玻璃等锐器 9、锐器盒装载过量三、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知识(一)

12、什么是多重耐药菌?是指细菌同步对三类或三类以上(每类中至少1种或1种以上) 构造不同、作用机制不同的抗菌药物不敏感(涉及中敏和耐药)三类: 是指-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林可霉素类等这些大类中的三类,而不是每一类中的三种,如只有对一代头孢、二代头孢、青霉素都耐药就不算DRO,只能算对内酰胺类耐药。(二)常用多重耐药菌有哪些? 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2、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 3、产超广谱-内酰胺酶(ESLs)细菌; 4、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 6、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

13、/PR-P) 、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三)发生多重耐药感染应如何解决?(1)设立醒目的蓝色隔离标志,并通报全科医务人员,以避免耐药菌的交叉传播。 (2)应严格实行接触隔离。 (3)医务人员应相对固定,涉及护工和保洁人员。 ()强化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 (5)加强诊断环境的卫生管理。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对患者常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应当每班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浮现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爆发时,应当增长清洁和消毒频次。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之处应立即消毒。 (6)患者转诊之前应告知接诊的科室,以便采用相应传播控制措施。 (7)患者标本持续2次(间隔应不小于4h)耐药菌培养阴性

14、或感染已经痊愈但无标本可送,方后解除隔离。 (8)在有流行病学证据显示多重耐药菌的传播与环境来源有关时,对环境如物品表面、公用设施进行采样培养。(9)如果采用以上控制措施,但传播仍然继续时,该病区应暂停收治患者,对环境进行彻底清洁消毒和评估。(五)导致MDRO感染危险因素(1)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2)侵袭性操作未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手卫生不到位(4)长期置管(5)免疫力低下(6)隔离不及时或未有效隔离(7)物品消毒不彻底或共用(8)患者周边的环境消毒不及时等五、重点部位医院感染知识(一)呼吸机有关肺炎的核心避免方略是什么? 1、床头应抬高4。 2、定期口腔护理:用洗必泰冲洗没小时1次。 3、吸引气管插管气囊上方的分泌物。4、每日停用或减量镇定剂1次,评估与否可以撤机或拔管。 、避免深静脉血栓的产生。(二)手术部位感染的核心避免方略是什么? 1、对的脱毛措施,术前即刻剪毛手术部位感染率低。 、根据指南避免性使用抗菌药物:术前.52使用抗菌药物;24内停用抗菌药物;对的选择抗菌药物品种。 3、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