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趋势(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现状和分析)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8186598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趋势(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现状和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趋势(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现状和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趋势(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现状和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趋势(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现状和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趋势(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现状和分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我国证券市场的开展趋势(我国证券市场的开展现状和分析) 为大家解读: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证券市场迅速开展,目前已初具规模,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局部。在新世纪之初,我国证券市场既面临挑战,又面临机遇,具备了进一步开展的良好条件。因此,我们要抓住机遇,从扩大股票和债券发行规模、丰富证券交易品种加快开展证券市场的机构投资队伍加强证券市场监管力度、努力培育运行有序的良好市场环境等方面。推动我国证券市场迈上新的台阶。证券市场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局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证券市场迅速开展,初具规模,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开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展望21世纪,

2、我国证券市场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我国证券市场推上一个新的台阶,这是亟待我们认真研究和解决的现实课题。本文拟对此作一初步探讨。 关键词:金融 证券市场1 回忆中国证券市场的十年奠基阶段,我们主要取得了如下成就 初步构建了以?公司法?、?证券法?为核心的资本市场制度架构。市场开展初具规模。截至2022年10月,在沪深两市上市的公司(包括a、b股)达1152家,市价总值为43742.14亿元,流通市值为14560.16亿元,这一市场规模表示:资本市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局部,已经开始成为中国经济开展的重要推动者。培育了一支规模较大、包括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在内的投

3、资者队伍。截至2022年10月底,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开户数已经到达6577.05万户,有44只标准的证券投资基金,局部商业保险资金可以通过投资于证券投资基金的方式间接投资于股市,开放式基金已经推出。虽然投资者队伍还需进一步开展,并有待成熟,但是不可否认,整个社会的金融投资意识已经大大加强。建立起了较为系统、相对独立的信息披露规那么体系。经过十年努力,信息披露规那么已经建立。市场参与各方尤其是上市公司,大都能在这个规那么框架内及时披露其相关信息,从而使交易市场具有一个根本的标准。建立了一个科技含量较高、富有效率的证券交易体系。沪、深证券交易所从起步阶段就注重发挥后发优势,整个交易、清算、登记、过

4、户系统是世界上技术水平最高的交易体系之一。经过10年的不断改进,我国的证券交易体系运行稳定、效率较高。证券监管体系根本建立,对风险的防范、控制水平显着提高。证券市场的有效监管是市场标准开展、防范风险的前提。只有监管的理念、水平有了切实的提高,创新化的市场行为才不会成为新的“风险源。 2 我国债券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在充分肯定我国证券市场建设成就的同时,也应认识到我国证券市场起步晚、规模小,尚处于不完善阶段。总的说来,这个市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2.1 债券市场多头监管,宽严不一 从西方各国经验看,一个统一高效的监管体系是债券市场开展的首要条件。各国将各类债券的发行和交易监管整合在证券监管机

5、构之下(除了国债的发行一直由财政部负责之外),形成了统一、高效、互联的债券监管体系。 而我国债券市场的监管构架十分复杂,存在多头监管。债券发行、交易监管以及结算分别由不同机构负责(见图)。最为突出的多头监管在发行监管环节,有限的四种债券分属四个监管机构审批,其中国债的发行审批由财政部负责,金融债(包括央行债)由人民银行负责,企业债由国家发改委负责,而可转换公司债发行的审批权在证监会。债券市场监管机构的别离造成各类债券在审核程序、发行程序、发行标准和规模、信息披露等各个环节监管宽严不一,严重阻碍了债券市场的快速协调开展。比方企业债券的发行自2000年以来都是由发改委每年严格控制规模,发行名单和规

6、模指标要报国务院特批,存在审批程序冗长、审批标准太严、发行方式陈旧、信息披露和监管处于真空状态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企业债券市场只能在这种严格控制下缓慢开展,2022年底余额仅为1232亿元,占到债券余额的区区2.4%,远远低于兴旺国家10%以上的水平。 我国股票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规模。证券法制法规框架初步形成,证券专业化监管队伍(包括发行监管和公司监管)业已具备,证券执法力度空前加强。目前的监管环境已经今非昔比,企业债券监管模式应该到了彻底反思和调整的时候了,否那么这一债券市场重要分支的开展将远远落后于市场的需求。 2.2 债券品种单一,非公部门债券带开展 西方兴旺国家债券市

7、场产品多样,国债以外的非公部门债券,包括金融机构债、资产证券化债、公司债都占有一定的比重。债券市场在企业(包括金融机构)融资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我国非公部门债券开展缓慢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企业金融严重依赖银行。过去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制风险没有暴露,非公部门严重依赖银行贷款,债券融资的需求被掩盖。在近年银行改革未实施之前,储蓄不断增加,银行贷款不断膨胀,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企业的融资需求。二是长期以来机构投资者队伍缺乏。大企业发行公司债券必须有足够的机构投资者参与投资,在2022年大力开展机构投资者的政策出台之前,我国机构投资者发育缺乏,进入证券市场的机构资金也显缺乏。三是债券监

8、管体制压抑开展。这一点上面已分析得很详细,不赘述。 2.3 交易制度还不能完全适合债券交易的需要 从国外的经验看,做市商制度在兴旺证券市场已有很长的历史,在许多成熟债券场外、场内市场中广泛采用。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已有做市商制度雏形。1997年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运行后,债券交易不够活泼,市场流动性严重缺乏。人民银行于2022年3月发布?人民银行关于标准和支持银行间债券市场双边报价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双边报价商的准入条件、权利与义务等事项作出了明确要求,确立了做市商制度的根本框架,随后批准中国工商银行等九家金融机构为银行间债券市场首批双边报价商,并在2022年7月将双边报价商正式改名为做市商

9、,将其数量增加至15家,同时引入市场表现活泼的两家证券公司,丰富了做市机构的类型。但是双边报价商制度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做市商制度。由于目前的双边报价商制度对做市商各项政策支持不到位,实际上是只要求其履行做市义务,而忽略了其做市权利。具体表现在:一是融资融券便利不落实。虽然?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标准和支持银行间债券市场双边报价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明确对做市商进行融资支持,但没有具体落实措施:对其融券尽管有具体措施,但由于质押券种和折算比例对做市商比较苛刻,很少使用此便利。二是没有承销和配售便利。做市商在承销各类债券时没有得到非竞争性投标一定数量配售等优惠,没有把二级市场做市和一级市场承销配售管理统一起

10、来。三是没有费用优惠。3 对开展我国债券市场的政策建议 3.1 建立统一的债券市场监管体系 债券市场作为资本市场和直接融资必不可少的一局部,其监管体系应该是统一的,在我国应该由证监会来统一管理。这样做有以下几点优势:第一,有利于专业管理。证监会作为资本市场监管部门,在证券发行审核、发行主体监管、流通市场建设、信息披露监管、中介机构监管、投资者保护等方面具有组织保障和专业经验,将债券市场纳入其现行的管理框架,有利于债券市场的专业管理。第二,有利于资源整合。证监会所具有的组织保障可以使债券市场的标准管理建立在不增加更多本钱的根底上,在资源整合方面具有优势。第三,有利于我国债券交易市场的全面开展。对

11、于公司债券、市政债券等急需开展的品种应在现有市场构架下尽快安排,从而促进我国债券市场的全面开展。 3.2 大力开展公司债券、资产证券化债券等非公债券 目前我国除了少量可转债以外,还没有真正市场意义上的公司债,公司债的发行也受到严格的行政管制。最近刚刚修订了?公司法?和?证券法?,对公司债发行主体的限制已经放开,公司债发行的审批也改成了核准制,这些都为大力开展公司债券市场提供了良好根底。 3.3 大力开展公司债,首先必须理顺发行机制,根据市场化得要求制定发行条件。其次要完善信用评价体系,为债券市场的开展构建良好的根底环境。目前,我国缺乏权威的信用评级体系,机构,不能客观、实时地根据发债公司的真实

12、财务状况评定发债主体的信用,这严重阻碍公司债券市场的开展。再次,要加快公司债券品种和市场规模。最后,在法律方面尽快完善?破产法?和债权人信托制度,为保护债权人合法权利创造法律条件。 3.4 交易所交易引进做市商制度 我国证券交易所还没有实行做市商制度,交易所债券交易与场外债券交易相比市场流动性强的特征并没有表达出来,交易量差距还越来越大。交易所应该借鉴银行间市场做市制度的经验教训,尽快在优势品种上推出做市商制度。企业债券一直是交易所上市的传统品种,目前与银行间市场相比在托管量和交易量方面还占有一定优势。应在企业债券产品上推出真正意义上的做市商制度,配合融资融券、承销配售便利、适当减免费用等方面的支持,有利于稳固交易所企业债券份额,在监管体制理顺的条件下快速开展企业债券市场。交易所推出做市商制度时应该注意不要成为大宗交易平台的副产品,而是应该在真正的交易体系进行改造。 参考文献: 1周正庆.?证券市场导论?,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 2赵海宽.中国证券市场开展现状及开展设想a.见:励以宁等.中国资本市场开展的理论与实践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20124. 3陈剑平.改革与完善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法律思考j.上海经济研究.2022年02期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