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边坡专项安全方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8172178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3.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边坡专项安全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边坡专项安全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边坡专项安全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边坡专项安全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边坡专项安全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边坡专项安全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边坡专项安全方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边坡专项安全方案第一章编制说明一、编制依据为规范高边坡安全施工,切实保障施工人员及设备安全,防止事故发生。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和建设部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的规定,结合本工程特点,制定高边坡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上述工程施工前,技术人员向施工队,作业人员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双方签字,并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监督。二、采用的标准规范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三、概述我部施工的CY-TJ10合同段桩号为K68+110K78+628.419(含互通)的路基及结构物土建工程,其中

2、主线高边坡共6处,匝道无高边坡工程,分别为:K70+992K71+240(左)K70+992K71+150(右)K74+530K74+859(左)K74+600K74+830(右)K77+640K77+853(左)K77+580K78+004(右)最高开挖高度为33.733米。第二章安全施工方案一、施工场地及临时设施1、高边坡防护施工队的驻地设在二管组。2、便道已通至高边坡范围,均以石渣填筑,每天派专人维护,施工时能保证便道通畅、耐久使用。3、在现场山谷地打井作为工地施工用水及施工人员饮用水的水源。4、配置1台200KVA变压器,作为高边坡防护施工用电。二、高边坡施工规定1、施工生产区域应实行

3、封闭管理,主要进出口处应设有明显的施工警示标志和安全文明生产规定、禁令。与施工无关的人员、设备不得进入施工区。2、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服从领导和安全检查人员的指挥,工作时思想集中,坚守岗位,未经许可不得从事本工种之外的工作。严禁酒后上班,不得在禁止烟火的地方吸烟、动火。3、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照作业要求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严禁赤脚或穿高跟鞋、硬底鞋、带钉易滑的鞋和拖鞋进入施工现场。4、在施工现场行走应注意安全,不得在边坡下方休息或停留。5、临边、危险区域、易燃易爆场所,变压器周围应设置围栏和安全警示牌,夜间设红灯示警。施工现场各种防护设施、警示标志未经施工负责人批准,不得移动和拆除。6

4、、从事高边坡作业人员应定期体检,经医生诊断凡患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癫痫病以及其他不适于高空作业的,不得从事高边坡作业。7、作业所用材料要堆放平稳,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内,上下传递物件不得抛掷。8、遇有影响施工安全的恶劣气候时,禁止进行高边坡作业。三、施工方案、工艺本高边坡防护工程包括浆砌片石挡墙、喷播草籽、浆砌片石踏步、护脚及排水沟等防护内容。四、边坡施工高边坡施工做好土石方开挖与支护挡加固工程施工的有机结合和进度协调,坚持“分级开挖,分级防护”的原则,自上而下,开挖一级,防护一级,工序衔接紧凑,严禁一挖到底。高边坡开挖应贯彻“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的原则”,在开挖过程密切注意核对地质情况,

5、发现实际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时,或地质有异常变化是,立即通报有关部门。五、坡面开挖、整形1、土石方开挖采用挖机开挖,分级进行。开挖前用木板按设计坡率做好坡度架,安排专人指挥边坡开挖,保证边坡不陡于设计,坡面平顺、平整。坡面整形主要以机械施工为主,局部人工配合修整。对松散岩土及全强风化岩层直接安排液压反铲挖掘机修整,对于硬度较大的微风化、弱风化类岩层,要采用爆破方法。2、坡面整形的目的是尽快为坡面防护工程施工提供完整的作业面,坡面整形从上而下逐级进行,开挖一级支护一级。其施工流程图进行。六、石方爆破对于少量石方爆破,由于不影响工期,采用潜孔密眼小型爆破,风钻机打眼。对于大量石方路段,小型爆破满足不

6、了工期要求,将采用先进的爆破技术一深孔多排微差挤压爆破和光面爆破法施工,降低对岩石边坡的扰动和破坏,同事满足每日进度计划个工作量。2、爆破开挖主要采取由上而下分层分台阶纵向推进,每路基段两端相向开挖施工。对于深路堤两侧高边坡较长地段,先沿路线中心挖一条槽,纵向创造两边自由面,多开工作面进行横向分层台阶布孔开挖,提高工作效率。3、施工程序:爆破方案设计审核测量放样布孔钻孔装药起爆清楚瞎跑修整坡面清运石渣七、浆砌片石防护本高边坡防护浆砌片石防护主要由浆砌片石截水沟、浆砌片石挡墙、浆砌片石急流槽、平台截水沟。1、施工方法1、边坡开挖前后先开挖截水沟沟槽,砌筑截水沟,以防雨水冲刷边坡。2、当该级边坡开

7、挖完并修整后,先进行边坡防护护脚、平台排水沟和截水沟的施工。3、同时施工检查踏步,待浆砌工程完工后,植草防护施工。八、浆砌片石方法1、使用的原材料的强度、规格等要求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2、砂浆配合比采用作用磅秤控制,用砂浆拌和机拌制,随伴随用。3、砌体工程采用做浆法或挤浆方法施工,片石之间相互交错,丁顺结合,挤浆密实,砂浆饱满。4、砌浆第一层砌块时,石质基地表面清洗、再做浆砌筑:土质基底则清理松土后做浆砌筑。第三章危险源的控制一、风险规划和控制工程开工前,对边坡工程施工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估,并采取控制措施二、危险源种类在高边坡施工中存在的危险源:机械伤害、爆破伤害、触电伤害、坍塌和滑

8、坡。三、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从人的不安全行为、作业活动的不安全因素、设备设施和周围环境的不安全状态等方面,高边坡施工可能存在的危险进行识别一般危险源。预防措施不能防止事故发生的,很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其它伤害的判断为一般危险源。四、风险控制和管理1、对评价出的危险源制定控制措施,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技术交底。2、建立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的台帐,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管理。对本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应予以公告,并在其部位悬挂安全警示标志。3、项目部对重大危险源实施动态管理,项目管理人员、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要全面准确的掌握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加强对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的检查。五、预防

9、措施(一)、开挖1、覆盖层开挖(1)、在施工前应按照设计要求清理完边坡的风化岩块、堆积物、残积物和滑坡体,并在适当位置修筑拦渣坎,保证下部施工安全。(2)、在开挖前按设计要求完成截水、排水沟的施工,验证排水效果,防止地表水和地下水对施工的影响。(3)、覆盖层开挖应按设计边坡坡比自上而下分级进行,坡面按设计要求做成一定的坡势,以利排水。(4)、坡面随开挖下降及时进行清坡,按设计要求或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支护,保证施工安全。支护主要采取锚固、护面和支档几种形式。(5)、作好汛期防水、边坡保护措施,防止边坡坍塌造成事故。(6)、对于边坡易风化崩解的土层,若开挖面不能及时支护时,应预留保

10、护层,在有条件支护时,再进行保护层开挖。(7)、需人工开挖的坡面覆盖层,应在开挖范围内,按照每人控制2.5m的水平距离,作业人员系安全带,从高处分条带向下逐层依次清理,相邻5人之间最大高差不得大于1.5m,所有人员之间最大高差不得大于3m,对于块体较大、人工无法撬动的孤石,宜爆破后清除。(8)、在覆盖层开挖过程中,如出现裂缝或滑移迹象,应立即暂停施工并将施工人员及设备撤至安全区域,在查清原因、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后方可恢复施工。2、边坡石方开挖(1)、边坡石方开挖采取自上而下的开挖方式,同时应作好边坡开口线上下一定范围内的锁口和锚固工作。对于需要支护的边坡,采用边开挖边支护的方法,永久支护中的系

11、统锚杆和喷混凝土与开挖工作面的高差不大于一个梯段高度,永久支护中的预应力锚索与开挖工作面的高差不大于两个梯段高度。(2)、边坡开挖时,不得采用对坡面产生破坏的爆破方法,可在坡面35米以内预留保护层;也可先进行坡面预裂爆破再进行主体石方开挖爆破,一般采用梯段加预裂爆破一次开挖。严格控制一次最大单药量,质点振动速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3)、对于边坡易风化破碎或不稳定的岩体,应先做好施工安全防护,边开挖边支护。在有断层和裂隙发育等地质缺陷的部位,应在支护作业完成后才能进行下一层的开挖。(4)、在开挖面靠近平台设计高程时,各级平台预留1.52m的保护层,保护层开挖严格按照保护层开挖技术要求进行,并在平

12、台外侧,分别设置护栏及其它挡渣措施,以免石渣滑落。(5)、在靠近其他建筑物边沿或电杆、电缆、电线、风水管等附近开挖时,应由技术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专门的安全防护措施。(6)、边坡开挖的分层厚度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两马道间的高差、钻孔设备和装载机械的技术参数等因素确定。(二)、钻孔作业:1、钻机司机应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持证后方可单独操作。2、钻机的工作地面应平整,在倾斜地面作业时,履带板下方应用楔形木块塞紧。不得在斜坡上横向钻孔作业。3、应采用湿式凿岩,或装有能够达到国家工业卫生标准的干式捕尘装置。作业人员宜佩戴口罩、面罩、耳塞等劳动防护用品。4、开钻前,应检查工作面附近岩石是否稳定;有无盲炮,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否则不得作业。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在残空中钻孔。5、夜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6、钻孔质量应符合爆破设计要求,不得因钻孔误差影响爆破效果或发生安全事故。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