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资本放逐的高管们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8172166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4.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被资本放逐的高管们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被资本放逐的高管们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被资本放逐的高管们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被资本放逐的高管们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被资本放逐的高管们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被资本放逐的高管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被资本放逐的高管们(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被资本放逐的高管们互联网是个流动性很大的领域,无论是资本还是人才。 而当两者发生矛盾时,必然的现实性往往让后者低头离开。2005年伊始,中国IT业是好戏连台。先是联想上演蛇 吞大象之举,一口气拿下IBM的PC部门,拉开了国际化序 幕。紧接着,盛大成功控股新浪,打造娱乐帝国之心明示于 天下。而百度上市,无疑是2005年互联网领域热点中的热 点。其实,百度要海外上市,已是众人皆知的事实。真正让 百度在业界实现高曝光率的,还是上市前的人事大变动一一 徐勇离职。2004年12月上旬,百度公司两位创始人之一、首席策 略官徐勇正式离开百度。对于徐勇离职,业内众说纷纭,有 多个不同的版本。但不同声音中折射着

2、同样的含义一一资本 的残酷。曾经的战友、功臣,在利益诱惑前,被资本放逐了。如此残酷,却也是我国互联网公司职业经理人的一种普 遍现象,是一种共同的宿命。媒体往往谈到的是资本意志,但是资本意志的背后到底 是什么呢?资本最终追逐的是如何赢利。如果经理人的答案 不能够令资本满意,资本就不会在意他曾经的功劳、他的精神价值、他的形象价值。资本需要金钱的回报,资本是冷血 动物,它不相信眼泪。徐勇离职中的“资本”意义据艾瑞市场咨询提供的数字表明,中国的搜索引擎市场 在2004年大约为5000万美元,预计2006年将会增长到2 亿美元;2004年中国互联网用户使用搜索引擎的用户比例为 80%,预计未来2年使用搜

3、索引擎的用户将呈现稳定增长态 势;2004年使用搜索引擎的互联网用户为8000万,预计2007 年随着互联网用户的增长将接近1.9亿。显然,搜索已成为一块诱人的蛋糕。对此,国内外搜索 巨子是心照不宣。据2004中国搜索引擎研究报告显示, 2004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中,百度、雅虎、Google分别以 36.29%、22.72%、21.22%的用户占有率占据着国内搜索引擎 市场的前3位,形成了国内搜索市场的第一阵营;新浪、搜 狐、网易、Tom、中国搜索、中华网等国内厂商紧随其后, 形成第二阵营。业内分析,这个恰当的时候,很有可能是百度上市的时 机。强者的较量,是实力的比拼,更是气势的对垒,Goog

4、le 不想让百度上市压倒自己如日东升的勃勃气势。从1月份传闻的纳斯达克人员进驻,到最近掌门人李彦 宏“常驻”美国,百度上市已进入“倒计时”。可以说,目 前的百度已经处于IPO紧锣密鼓的缄默阶段。而所谓掌门人 的李彦宏,此刻也是一脸的春风得意,却不知他心里,是否 会惦念那个与他一同打天下的人。百度占据着中国搜索市场的第一位,资本吸引力可想而 知,作为百度的两大创始人,在企业即将实现上市收获盛名 之前,为何要匆匆离去?目前互联网最有发展潜力与市场的 就是搜索服务,鹏程万里对百度来说似乎指日可待,他又怎 能舍得离开?但徐勇确实离开了。疑惑重重之下,有人猜测,徐勇的离职,可能是百度总 裁李彦宏在上市前

5、对公司管理层进行的清洗。也有人说,徐 勇离职“体现了资本层的意志”。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徐勇是百度内部持股仅次于李彦宏 的高管,这是百度在下一轮融资或者上市之前,李彦宏为调 整公司股权结构,对公司管理层进行的清洗。理论上来说, 即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或是出现重大融资的时候,由于 内部调整和股权重新分配的需要,他们经常面临“下课”的 风险。资本说:让他们走开!同样的事例,又岂只徐勇一个?亚马逊收购卓越,陈小红走人2004年8月19日,美国的亚马逊公司以7000万美元 收购中国最大的图书音像零售商卓越网。随后,就传出卓越 网部分高管离职的消息,其前任副总裁陈小红离职就与亚马 逊收购卓越网有直接的联

6、系。2004年2月,陈小红闪电加盟卓越,初衷就是把卓越网 推上纳市。当然,这也是董事会的初衷。之后,陈小红大多 数时间在美国与投资者进行积极的沟通。8月19日,卓越网 突然宣布与亚马逊签署并购协议,放弃赴美上市计划。此时, 陈已萌生去意。陈小红说,并购与她个人的意愿有很大出入。对于陈小红来说,继续呆在卓越网显然不是一个明智之 举,没有一个女强人和智者会傻到在一个无用武之地的地方 混日子。她可以享受着成功的荣誉、风光无限地走人了。就在亚马逊宣布收购卓越网不久之后,卓越网董事长雷 军说:“今后,卓越网将全部属于亚马逊,随着整个收购的 完成,我将在今年的第3季度内卸任卓越网董事长一职。” 如果雷军离

7、开,在现有的管理团队之中,林水星无疑是卓越 第一人。面对充满变数的卓越,林水星似乎早已找好了退路。当 林水星和来自亚马逊的资深副总裁象征性的微笑握手时,他 心里非常清楚,自己离开卓越网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但他不 会沮丧,作为大股东之一、联想在卓越的代言人,他已经十 分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如果去联想,杨元庆也不会号待他的。近日,业内再度传出消息,亚马逊为对卓越进行“美国 式”的改造,将对卓越网进行内部调整,而分管线下业务的 副总裁刘俊将被裁撤,卓越网将全力扑向线上业务。eBay收购易趣,邵亦波下台2003年6月12日,世界最大的拍卖网站eBay以1.5亿 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易趣美

8、国公司 剩余67%的股份。2002年3月,eBay以3000万美元收购了 易趣美国公司33%的股份,至此,eBay已完全控股易趣。可以说,从eBay收购易趣的那一刻起,也为创业者邵亦 波后来的下台埋下了伏笔。易趣易主后,不断增大宣传费用, 但其市场老大的地位却在逐步失去。2004年7月,成立一周 年的淘宝网就在流量、CISI网络人气指数等多项指标上超过 了易趣。艾瑞市场研究机构统计显示,淘宝网已经成为中国 C2C电子商务市场排名第一的网站。易趣投资加大,而市场份额下降。邵亦波,难逃下台的 厄运。2004年11月中旬,eBay全球总裁兼CEO惠特曼借第3 季度财报发布之际飞抵北京,杯酒释兵权,年

9、轻的邵亦波交 出了 CEO宝座,郑锡贵迅速走上前台。在资本的力量面前,人人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对于这位 见证了中国互联网复苏的海归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毕竟,是他一手创立了易趣,并风雨兼程走过了5年。关于邵亦波下台,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惠特曼对邵亦波 不满意,而邵也想另办一个网站;二是邵亦波的妻子远在大 洋彼岸的美国,放下权柄可以让他有更多的时间与妻子团聚。 对于两种说法,我们更愿意相信后者,毕竟这是一个美丽而 浪漫的故事。剥去了资本冷酷的外衣,展现的是人性温情的 一面。今年2月,惠特曼再度访华,并表示eBay易趣要什么, 就给什么,要多少给多少,中国将是eBay在2005年投资的 重中之重

10、。现在的易趣之于eBay,强大或貌似强大的背后, 有极其虚弱的一面。在惠特曼宣布向中国市场投资1亿美元 后,业内戏称郑锡贵是“美元空运大队长”。但愿,邵亦波 的故事不要在郑锡贵身上重演,至少,不要出现得太早。还有人在走国内著名的IT专业网站硅谷动力也计划在海外上市。上 市之前,人事先动。2月3日,经硅谷动力公司CEO和董事 会讨论通过,美国人苏格特?拉蒙特(Scott Lamont)加盟硅谷动 力,出任硅谷动力网站总裁兼首席财务官。苏格特将全面协 助硅谷动力以及CEO,在资本运作、战略规划及运营等方面 进行工作。这位洋教头,曾在亚洲也有工作和运营的经历, 对硅谷动力的发展充满信心。4月14日,

11、业内传出硅谷动力的总编辑孙祖德离职 的消息,据说他是因为和公司高层在上市和未来发展战略上 存在不同的看法而离去。他们也有可能离开?在残酷的资本面前,上台和下课已是司空见惯。每一次 的资本震动,必然会涉及一批高管的去留。告别的结果都一样,告别的理由却各不相同。徐勇是因 为百度上市,公司内部股权结构的调整;王志东是因为个人 能力和新浪的迅速发展不相适应;陈小红是因为对卓越的商 业模式存在不同的看法;而邵亦波则是因为易趣业绩下滑, 没有达成惠特曼的预期尽管各自有本难念的经,但却逃不出资本的身影。这是 一个资本的时代,刨去企业的组织功能,人在这个资本时代 的经济意义就是使资本增值。顺应资本潮流者昌,逆

12、者则亡。 所以,昌者如陈天桥可以大富大贵,富极榜首,而亡者如邵 亦波,只能被东家抛弃。进入2005年,中国还有多个互联网公司谋划上市,也 有更多的网站在合纵连横,演绎中国互联网新模式。而保留 原班人马似乎只能是安徒生童话里的情节,在一个个新人掩 口窃笑的时候,旧人的哭声仍会响彻IT人的耳膜,眼泪会打 湿键盘。新浪汪延萌生去意?今年2月19日,盛大公司利用新浪疲软的股价,以极 低廉的价格在纳市抢购新浪股票达19.5%,成为新浪最大的 股东。此前,反复的高层变动导致新浪股权分散。4年间,新 浪CEO 4次更换,从沙正治、王志东、茅道林再到汪延。汪 延2年的任期马上就要到了,他不会忘记王志东、茅道林

13、等 被董事会赶下台的场景,引入盛大作为单一大股东,也许是 摆脱董事会及四通段永基的一招。自盛大控股新浪以来,汪延承受了巨大的内外压力。特 别是在新浪掌“生杀大权”的董事会联合主席段永基,对汪 延的不信任感进一步加剧。盛大事件,很有可能成为段老要 挟汪延,迫其出走的一个转折点。而近期的种种迹象也表明,汪延已身心疲惫,萌生去意。 内幕人士说,汪延不再担任公司的新闻发言人,而资深副总 裁陈彤已接任新闻发言人一职。业内风传,汪延至少与个别亲密人士进行了单独会议,商量如何“体面离开”。TOM王雷雷见好就退?今年春节前夕,TOM网站CEO王雷雷将要离职的消息不 胫而走,被业内抄得沸沸扬扬。据接近王雷雷的人

14、士透露, 王本人离职后会进行“自主创业”,重点开发短信业务。而 和王雷雷创业的合伙人说,未来新公司,还是由王雷雷打理 业务。该人士还表示:在短信行业,一般的公司缺少上层关 系难以做大,王雷雷加盟将使公司得到质的飞跃。在中国互联网界,王雷雷可谓是中国CEO年轻化趋势的 典型代表。和36岁的李彦龙、和33岁的丁垒相比,王还年 轻许多。近年来,TOM网站在王雷雷的领导下,由小到大, 从弱到强,跻身中国4大门户网站之列,直逼传统门户网站 3强。2004年3月,TOM在香港和纳斯达克同步上市,网站 业务持续上升。TOM推出的短信和Skype无线增值服务,令 公司人气直线上升,盈利步步提升。2005年初始

15、,王雷雷就曾对外界公开表示:“ 2005年, TOM在线的收入还将保持50%以上的高速增长,而且去年我 们已经超过了传统3大门户网站中的一家,今年还将再超过 一家。”资本的营盘流水的兵,资本的世界人来人往。职业经理 人,迟早会面临这种抉择。也许,王雷雷比其他CEO更聪明 一些,想得更早一些,晚走不如早走。功成名就,见好就退, 这也是王雷雷性格使然。据接近王雷雷的亲密人士表示,TOM在中国内地牢固生 根后,王雷雷就产生了离开TOM做自己事业的念头。而且, 他已经开始秘密筹划此事,并多次找寻资本伙伴商讨创业事 宜。该人士再次强调,可以确信的是,王雷雷的具体离职时 间已经很近很近。资本是残酷的,它惟一的标准就是利益,但不得不承认, 它对互联网的作用重大。互联网不是资本催生出来的,但是 互联网热潮却地地道道是资本催生出来的。退一万步讲,没 有资本的投票,今天的新经济也好,网络经济也罢,无论如 何不会这么红红火火。但是没有资本的抽刀断水、疯狂脱逃, 网络业界的头头脑脑们无论如何不会像今天这么难受,没有 资本的残酷压迫、威逼利诱,网络企业们无论如何也不会想 到这么快就加入疯狂“制造”收益的新一轮竞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